被余华、马原盛赞的文学编辑家程永新“点赞”:“华语青年作家奖”的理想也是文学同道共同的理想

2018-03-04 08:12:54  阅读 89 次 评论 0 条

  年味儿越来越浓,万家团聚的时刻越来越近。热爱文学的心,却永远跳动。2018年2月11日,由成都市文联《青年作家》杂志社、华西都市报社、封面新闻联合打造的“第三届华语青年作家奖”启动后,不到一天时间,就收到文学圈写作界、评论界的热烈反响。在参评投稿邮箱中,也已经受到多篇读者推荐、作者自荐的作品。为了更好地发掘人才,打捞佳作,主办方邀请到李敬泽(中国作协副主席)、阿来(四川省作协主席)、施战军(《人民文学》主编)、何向阳(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谢有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程永新(《收获》杂志主编)、宗仁发(《作家》杂志主编)、穆涛《美文》杂志常务副主编、梁平(《青年作家》杂志主编)等多位文学界资深人士担任评委,组成强大的专家评审委员会阵容。名单公布后,也受到文学界人士的瞩目,“强阵容,大动作!”的好评声络绎不绝。

  每年一届的华语青年作家奖,旨在对过去一年内文坛内卓有成果的青年作家进行发掘和推广。所以参评作品,须是2017年度在中国内地公开发行的文学期刊上发表的作品。纵观过去一年,2017的文坛是怎样的一年呢?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到国内纯文学“重镇”——《收获》杂志主编、文学批评家、文学编辑家程永新。大众读者有些可能不太熟悉程永新,但很多人会对王朔、余华、苏童、马原、格非等名作家不会陌生。实际上,这些名动文坛的作家,其青年时代的重要作品都是出自程永新之“手”,这也让程永新在文学界有“中国当代最有名文学编辑”之称。自1983年进《收获》杂志社工作,程永新在文学圈内浸润极深,对中国当代文学有非常深刻的观察和见解。作家马原说程永新“是少数真正懂小说的人之一”,作家李洱说“没有程永新,1985年以后的中国文学就会是另外一副模样”,作家余华说“程永新给我的深刻印象就是他对小说的真正理解,他对小说形式的敏感是发自内心的,同时对小说的每一个细部和它们之间的衔接也是心领神会。”

  “总体来说,2017年,对于国内文坛来说,有不少佳作出现,称得上是一个丰收年。无论是长篇也好,中篇、短篇也好,都有优秀的作品出现。像宗璞老师长篇小说《北归记》,表现出老作家的强大功力。像小说家范迁先生的长篇小说新作《锦瑟》,在《收获》发表以后,引起很大的反响,有很多人认为其影响力直逼《繁花》。此外还有像严歌苓的《芳华》,卢一萍的《白山》,都是2017年文坛不可多得的收获。”提到2017年文坛的成绩,程永新表示自己的欣喜,“尤其是在2017年岁尾,叫我们遇见了《锦瑟》《白山》这样的作品,非常高兴。我认识卢一萍多年,对他的创作一直很关注。《白山》是一部让人信服的作品。”在中短篇小说方面,程永新也如数家珍,“比如尹学芸写的中篇小说《我的叔叔李海》,《士别十年》等等,一连串的中篇都非常扎实。此外,像石一峰、双雪涛、张悦然等人在2017年都有很好的文学成绩。”

  华语青年作家奖已经成功举办两届,程永新也是连续两届的专家评审团成员。如今已经启动第三届, 程永新再次受邀担任评审,他也表示“我很高兴,很乐意当这个评委。对我来说,当评委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寻找和学习的过程。寻找好的文学苗子,同时也听听其他评委的文学意见。”

  文坛需要新鲜血液。让程永新深有感触的是,“据我观察,在国内很多文学期刊,都非常关心年轻人的写作。很多文学同道,都在热心扶持青年人。包括《收获》《江南》《作家》《天涯》《花城》等在内的重要文学刊物,特热心编发青年写作者的作品。有的杂志还专门开设专栏,推荐年轻人。此前,大家都在寻找80后,现在大家都在寻找90后当中有潜力的有才华的年轻人。《青年作家》杂志在提携青年作家方面,非常给力——与华西都市报合作主办了一个文学奖‘华语青年作家奖’。这个奖,自首届创立至今,今年已经来到第三届。这个奖创立的宗旨,所表现出的文学理想和情怀,跟国内的文学同道们所要做的事情,是高度一致的。把更多的优秀文学新人,推到前台,是‘华语青年作家’奖的理想,也是我们文学同道们共同的理想。”

  作为评委,程永新坦言,自己期待看到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作品,“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文学的生命。作家必须要有自己的文学个性和表达创造力,否则就没有辨识度,没有独特性,基本也就失去了大半的文学价值,甚至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毕竟,文学不只是讲故事。”

  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吸引年轻读者,多阅读提供深沉品质的纯文学,而不是只把目光盯在手机上的‘十万+’网文,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程永新对此有自己的思考,“ 每个人触及生活的方向、方式不同,不能强求谁去一定阅读纯文学。但是,作为写作者,你得关注心灵、精神、灵魂,你就得多进行慢阅读、深阅读。”程永新同时也保持乐观态度,“《收获》杂志也开了公众号,已经积累几十万的粉丝量。在留言、点评中,我们可以看到,看过文学作品的读者粉丝留言,和不看文学作品的人,精神面貌是很不一样的。很多读者的评论很有水准。从中可以猜到他一定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意识到,要通过阅读培养出聪慧的眼光。所以,我们不必担心快阅读抢了大家的注意力。我们确信,有很多人,包括很多年轻人在喜欢着文学。”这也让程永新对“华语青年作家奖”再次点赞,“这个奖,为文学新人搭建平台,为文学发声,有助于提高文学在当下社会的存在感,非常有必要,非常有意义。”

  从2015年开始举办首届开始,华语青年作家奖旨在奖掖和扶持4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作家,填补目前国内缺乏有影响力和含金量、专门针对45岁以下的青年作家文学奖项的历史空白,力争将这个奖打造成比肩日本‘芥川文学奖’的纯文学奖项,助推更多的文学新人走上文学大家之路。此次大奖设华语青年作家奖设 “中篇小说奖”(1名主奖,2名提名奖)、“短篇小说奖”(1名主奖,2名提名奖)、“非虚构写作奖”(1名主奖,2名提名奖)(主奖各奖5万元,提名奖各奖1万元。)。经过作品参评环节、评审环节等程序,评出奖项,将于2018年5月在成都举行落地的颁奖仪式。

  从即日起,“第二届华语青年作家奖”面向全球征集候选人作品。评选采取文学刊物推荐+读者推荐+作者自荐的方式。两者均可对2017年创作突出的青年作家进行提名推荐,每人各门类最多只能推荐2人。被推荐的青年作家的作品,必须是2017年度在中国内地公开发行的文学期刊上发表的作品,体裁仅限于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非虚构文学作品。

  首先由组委会初审组审定,就3个奖项分别遴选出5名候选人。15名候选人的作品,在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上进行发布,接受广大读者投票。然后结合专家投票和读者投票(专家投票占七成,读者投票占三成),最终分门别类地评选出3名主奖作家,6名提名奖作家。

  从第二届开始,有资格参评的作家年龄从第一届的40岁延展到45岁,第三届华语青年作家奖,则将延续这个年龄范围。参评者年龄须在45岁以下(1973年1月1月之后出生)。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10341.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