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5日,40余位来自全市各级文博系统的研究员、讲解员们齐聚济宁市博物馆,以着汉服、唱古曲、行古礼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拉开了济宁市文物局主办的“文物情·中国梦·讲济宁文物故事”演讲比赛的复赛。
“通过讲文物故事大赛这样一个平台,不仅可以传播文物知识,提高人们对保护文物的意识,也可以互相学习各地在文物保护方面的长处。”在复赛中表现优异的梁山民俗博物馆馆长林淼说。这些参赛选手中,既有文物古迹的讲解员,也有县市区文博系统的研究员,他们在文物工作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当站上舞台时,却都无一例外的是抱着对弘扬济宁传统文化的职责而述说着济宁的文物故事。
经过激烈的角逐之后,11位选手最终晋级决赛,并在12月9日的决赛中,决出了一、二、三等奖。在决赛中,1993年出生的济宁市博物馆讲解员李金灿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述运河故事,以最高分斩获一等奖。这个经常和朋友们论历史、聊文玩的小姑娘告诉记者,获得讲故事大赛的一等奖,既是对自己的一次肯定,更是对自己的一个鞭策,“济宁是孔孟之乡,我们作为这其中的一份子,有责任将家乡的历史文化传播出去。”
“这一年,我们一直努力寻找‘让文物活起来’的有效载体,讲济宁文物故事大赛,无疑是一次非常有影响的尝试。”丁海燕说,近年来,济宁市的文博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许多古老的历史文物古迹经过保护性修缮后,重新回到了百姓的视野中,成为许多县市区珍贵的文化地标。“而在文物事业的飞速发展中,我们理应让济宁人民更多的掌握传统文化的话语权。”
在外人看来,文博事业是一个死气沉沉的行业,因为你整天要面对一堆不动、不言的瓶瓶罐罐、亦或石头铁器。
正因为如此,“我们不仅要让文物活起来,也要让文物人活起来,要让整个行业都蒸蒸日上,呈现出新的生命力。”丁海燕说。
从今年8月开始,济宁市文物局启动“最美文博人”评选活动,旨在引导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最美”人物、践行“最美”精神,树立为民务实清廉之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丁海燕介绍,学习宣传文物战线的先进典型人物,能够展示济宁市文博工作者良好的精神风貌,发掘平凡中的伟大,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最重要的是为全力打造济宁文化强市首善之区奠定坚实的基础。
经过各县市区的初选后,来自任城区文物局的王霞、兖州区文物局的潘悦等17名文博工作者,凭借着他们对文博视野的热爱与付出,成为济宁市文博系统首批“最美文博人”。
“文物工作是一种坚守!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守护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样入选“最美文博人”的济宁市汉任城王墓管理所副主任杨惠莹如是说。也正是许许多多像杨惠莹这样的文博人,才使得济宁的文博事业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