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既然佛学不适合我,儒释道是一家,我还是学习孔孟阳明的学问比较靠谱,我准备根据您关于读书的论述把儒家的著作通读一下。
我:什么通读一遍啊?你是靠知识吃饭的专家学者?不要浪费时间了,把几本经典认真读一下就行了,“学其上者得其中,学其中者得其下”,宋儒的东西读多了就乱了。
读书要注意两点,一是,《论语》、《传习录》等经典都是下学,读的时候要入心,要能领悟文字背后的上达学问才行,如果只是在文字表面上下功夫,训诂考证和咬文嚼字,结果就变成了一个满脑子知识的学者,除了学会一套说文解字的说辞,讲讲课、出出书、吹吹牛,其他一无用处,到老还是凡夫俗子一个。二是,如果只读书不联系自身去切切实实地修行就和打麻将打游戏差不多了,正如明末清初与黄宗羲、孙奇逢并称海内三大名儒的李二曲所言,一个学者如果不去切实修心,即使学富五车,著作等身,终究是一个玩物丧志之人。
友:哈哈,老师,读书总比打麻将好吧?我现在就把打麻将戒了,专心读书。我感觉读书毕竟能够陶冶情操,开卷有益啊。
我:人云亦云的毛病又来了。什么是开卷有益?宋太宗说“开卷有益”是他读《御览》的体会,不是指什么书都开卷有益的。《商君书》开卷有益吗?能陶冶出个什么情操?所以要看读什么书。
书正确了,还要看怎么读,如果按照自己的私欲去读就读成邪恶之人了,王阳明批判的后儒就是这样的人。一个邪恶之人读书越多破坏性就越大。我们不妨来看看民国和抗战时期的那些博览群书的大汉奸:
汪精卫,出身书香门第,精通“四书五经”,中秀才,当塾师,自述“一生国学根基,得庭训之益为多”,留学日法,创办报刊杂志;陈公博,就读北京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硕士,他说他最喜欢《大学》、《孟子》和《春秋》;周佛海,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留学日本,曾任广东大学教授;李士群毕业于上海大学毕业,曾留学苏联;郑孝胥是近代诗人,书法家,还有章宗祥、陆宗舆、褚民谊、齐燮元等等,他们哪一个不是读圣贤经典的人?
我们再来看看大魔头希特勒,他从小就是图书馆的常客,当他到了维也纳,几乎把图书馆的书读了个遍。即使在穷困潦倒的时候也坚持买书读书,战争间隙他同样坚持读书。有物质上的条件后他有了自己收藏上万本图书的书库,别人可能是附庸风雅,而希特勒的大量藏书中都有他本人的阅读笔记。可以这么说,希特勒绝对是一位爱读书的人。我问你,你说“开卷有益”,对这些恶人而言,读书的益处在何处?
我:我不是写了《洗脑》一文吗?一般人都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古斯塔夫·勒庞说:“群体的叠加只能增加愚蠢;群体对强权俯首贴耳,只会喊口号以号召起头脑风暴;群体埋葬了所有的质疑精神与独立意识。”你想想文革和成功学的疯狂就知道群体是多么的愚蠢,群体这个盲流足以淹没真理和人类的良知,你要有独立思考能力才行啊。
友:看来我也是个被洗脑之人,可怜可悲啊。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我记住了,老师。
我:就读书而言,有了读正确的书和正确读书两个前提,读书才没有坏处,但没有坏处并不等于有好处,读书如果不入心也是一场空,终究是个稀里糊涂的故事员。即使入心了,还有一个做的问题,如果不按照圣人“学问为己”的教诲去实实在在的修行,纯净自己的心灵,增长智慧,快乐自己,还是等于没读书。
我们看到,社会上很多人都在读书,他们也常常被书中那些深刻的哲理所打动,甚至拍案叫绝。他们可以把书上看到的道理头头是道地说出来,但反观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说话办事的时候,那些书里的思想和道理就不见踪影了。如果他们能够冷静地看看自己的所作所为,他们就会发现,虽然读了很多书,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丝毫没有改变,人还是昨日之人。他们在顺境时捧着本书打发时间,洋洋得意,似乎学会了圣人之学,而一旦落入逆境,大难临头或大病缠身就魂飞魄散了,结果就会像国学大师熊十力和佛学大师欧阳竟无一样,面临生死,立刻“倾倒”,所有的知识“全不得力”,连忙在恐惧中念佛经。
所以说,如果只是读经典,解释经典,理解经典,聊经典,辨析经典,而不实修去私欲,整天名利生死扰心,烦恼纠结,与其这样辛苦读书不如去打麻将、打游戏、喝酒聊天,反正都是为了消磨时间,都是玩物丧志,本质是一样的,有什么不同呢?既然如此,为什么要苦苦地读书呢?你眉头紧蹙的思考有什么意义呢?
结论就是:读书不入心等于没读,知而不行就是未知!一个小学生都能背诵几百条名人名言,他心里明白吗?那些夸夸其谈的学者比这些小学生又高明多少呢?所以,如果读书只是用眼睛看,大脑思考,分析判断,逻辑推理,这样就是读一辈子也是白读。除了肉身混一个学者大师的名头,与真正的“你”什么关系也没有。
我:他们当然不是修行人,充其量只是一个知识的奴隶。本来,学者教授只是一种职业而已,他们多读书可以更好地讲课、写书和评职称,籍此提高名声和薪水,这没什么可指责的,各行各业的人都在这样干。
我批评的国学教授和学者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贪婪无度型,这种人顶着一大串的头衔,东奔西走忽悠世人。他们为了获取名利,迎合世人的私欲,歪曲经典,玷污圣人,把圣人之学变成贪婪的成功学,撩拨人们的欲望,以达骗取钱财的目的。无数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毁于他们之手,真是毁人不倦!
另一种是书呆子型的。这种人从来不问问自己为什么做学问?一天到晚考据训诂,研究这个词与那个词的差别,这段话那段话的出处,从字面上解释经典,把儒释道学问拆解得面目全非。他们把训诂和文字当成学问本身,就是不知道古人训诂考证只是为明经服务的,古代是没有单独的训诂学的。比如,到了汉朝,人们就读不懂商周学者的著作了,学者们只好训诂考证了,把那些文字、名词、方言、人名地名、名物数度搞清楚。毛亨、郑玄、马融等大儒都在做这件事情,如许慎的《说文解字》等等。到了民国开始学习西方,单独搞了一个文字学,他们对大篆、小篆、汉隶、楷书等等文字的变革和字义的变迁进行研究,说穿了就是字典,属于工具书。
文字、训诂、音韵古称为“小学”,目的是为了后人理解古人的著作,但它却不是学问本身,所以阳明先生是明确反对读书人咬文嚼字、死记硬背、训诂考证的。他说:“学者读书,只要归在自己身心上。若泥文著句,拘拘解释,定要求个执定道理,恐多不通。盖古人之言,惟示人以所向往而已。若于所示之向往,尚有未明,只归在良知上体会方得。”读经典要入心,学问要服务于自己的身心才行。还有,经典只是指向真理的指路牌,并不是真理本身,拘泥于文字有什么意义?
道无影无形,怎么可能通过有形的文字表达出来呢?经典只是指着月亮的手,并不是月亮,月亮在你的心里,要自己去寻觅。所以阳明先生提醒我们:“道无方体,不可执着。却拘滞于文义上求道,远矣。……若解向里寻求,见得自己心体,即无时无处不是此道。亘古亘今,无始无终,更有甚同异?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
友:我在网上和生活中也接触过不少学者博导,开始都很激动和崇敬,积极请教,以为能学到东西,结果都是以失望告终。一个是他们名利心太重,喜欢谈经世致用;二是说出来的东西都是书上的,不如我自己去查查百度。我也没有排斥他们的意思,只是感觉他们说出来的东西一点意思也没有。学问在您这里是活泼有趣的,在他们那里是死气沉沉的。
我:这里的区别在于学问为己还是为人的问题。《论语·宪问》里有,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个“己”就是阳明先生说的心灵这个“真己”,而“人”就是肉身或别人等心外之物。上述两种学者教授的共同点就是“学问为人”,他们执着于心外的肉身,汲汲皇皇于俗世的名利,所以他们都是属于有知识没学问,聪明而没有智慧的人,即使读书万卷还是遇名利动心,遇生死魂飞魄散的烦恼无明之人。
有的学者训诂考证,东抄西摘,著作一大摞,但反观其人,贪嗔痴慢疑五毒俱全,这样的人与不读书的人有什么区别?他能给别人什么帮助?所以,阳明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后世儒者又只得圣人下一截,分裂失真,流而为记诵词章,功利训诂,亦卒不免为异端。”
你看,“记诵词章,功利训诂,”是异端啊!当下许多传统文化爱好者也热衷于搞这一套,他们没有看到,专家学者搞训诂考证和文字研究,那是他们的职业,其性质和工人农民一样,他们出书讲课都是为了赚钱养家。他们从小开始上学直到工作,都是为了找一个好饭碗,然后为了保住饭碗,一辈子在院校或研究所度过,按照工作单位和体制内的要求做研究,论资排辈,教授、博导、院士一级一级往上爬,到老也没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和见解。可叹许多学子不明此理,为了听课培训花费了许多金钱和时间,岂不知这些学者教授自己还没明白什么是学问,学生又能学到个什么?
所以,我经常提醒国学爱好者,你们都是有工作的人,时间有限,如果业余时间也像个学者专家一样训诂考证咬文嚼字,学了满脑子的知识,有什么用?人家搞这些研究有工资拿,你呢?既浪费了时间,又一分钱的报酬也没有,还没时间照顾家人。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却于己毫无益处,傻不傻啊?
友:我在读到您公众号之前也参加过许多高大上的培训,什么国学讲座、内观、禅修、灵修班,后来才发现全都是忽悠人骗钱的。他们骗人的套路很深,也能让你一时之间找到一些感觉,然后心甘情愿地掏钱,结果一回到生活中还是一团糟。说起来我也读了不少书,虽然没有变成书呆子,但比书呆子也好不了多少,我现在遇人就谈古论今,吹牛显摆,好为人师,其实就是您说的故事员。
我:你也是书呆子的一种。书呆子分两种,一种是教条主义的书呆子。这种书呆子是为读书而读书,死读书读死书,不知变通,不懂人情世故。他们说话办事往往不合时宜,让人感觉既好气又好笑。他们还喜欢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有时又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一有麻烦就退避三舍,一副与世无争,又自以为是的样子。《履园丛话·笑柄·不准》中写道:为官者必用读书人,以其有体有用也。然断不可用书呆子,凡人一呆而万事隳矣。看到没有?“断不可用书呆子”,所以,读书人要“有体有用”才行。
还有一种是华而不实型的书呆子,你大概就属于这一种。这种书呆子往往从外表看不出来,很能迷惑人。他们看上去很博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说起来口若悬河,一本正经的好为人师,其实都是纸上谈兵,徒有其表,根本不具备解决现实具体问题的能力。诸葛亮评价这种人道:“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此所谓小人之儒也;虽日赋万言,亦何取哉!”“虽有千言,实无一策”就是这种人的本质。其实,诸葛亮没看出来,他的学生马谡就是小人之儒的代表,他满脑子兵法,说起来头头是道,让人肃然起敬,其实“虽有千言,实无一策”。
我:在读书问题上,要记住阳明先生的教诲:“文字思索亦无害,但作了常记在怀,则为文字所累,心中有一物矣”,这句话是对文字和思考的一种正确态度。其含义是,文字和思考虽然无害,但依然只是下学,属于知识范畴,再多的知识也是心外之物。如果读书不入心,领悟不到文字背后的上达学问,加之又不去切切实实地修行,结果就是一个“百无一用”的书呆子。
前面提到的大儒李二曲,他做学问始终强调一个实字,注重实学实修。他认为,所谓实修,就是默坐澄心、悔过自新、明心识体。这其实就是渐悟的次第:通过静坐去私欲纯洁心灵,然后时时觉察三省吾身,最后心如明镜、明心见性、认识本体,这样就悟道了。李二曲说:“走路要脚踏实地,千万不要踩空了步子,如果一个人只知道空谈理论,而轻视实行,那就像走路踩空了步子一样,难免是要摔跤的。”
空学误己,空谈误国,说千道万还是一句话,不要执着与文字和大脑,而是要用心领悟经典,切实修行去私欲致良知,这样才能有体有用。
友:明白,两点,一是读书不修行就是玩物丧志,到老一场空。二是,老师反复强调读书入心,我太喜欢思考辨析和逻辑推理了,看来我还要把您的《以心印心读经典》多读几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