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悠扬,舞姿翩翩。3月6日晚,玫瑰谷绽放着与往日不同的美。三亚2017十大幸福民生新闻评选揭晓晚会,为这个夜晚增添一份独特的魅力。随着谜底揭开,一幅幅温馨幸福的画卷一一呈现在观众的眼前,一年来人们生活的美好被娓娓道来,可看见的幸福在人们的心里落下印迹。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人辛弃疾以蝉鸣、蛙噪等山村特有的声音,表达山村乡野特有的情趣,以及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去年9月下旬,市民对辖区“蛙鸣”进行投诉,“神回复”陈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诗意般地回复投诉,获得了市民的认可,收获广大网友点赞。
蝉鸣蛙叫,小河流淌。一次对投诉的回复意外爆红,引发人们对城市发展的重新审视。修复山体、治理污水、建设生态公园、推广绿色能源……这座城市在生态环境上不遗余力,为的是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三亚。
如今,白鹭翩飞、蛙鸣成片、河鱼飞跃。看似偶然的“神回复”背后,是包括陈敏在内的工作人员、市民、游客共同参与生态环境维护的结果。“几年前有些河段的河水是发黑发臭的,死鱼漂浮在河面。现在的三亚河红树林成片生长,河水清澈,鱼儿和白鹭多了起来,蛙声一片。”陈敏说。
在不断刷新的网络热点话题中,“神回复”很快会成为过去式,而这座城市在生态环境上的努力,却始终处在进行时。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三亚发展的最大本钱。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完善和落实“河长制”“湾长制”“湖长制”“库长制”,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环境监测评价体系,构建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诸如此类的行动将实实在在地增强人们的幸福感。
2017年大约有75086个7分钟。对于“潜水哥”陈永国而言,去年有那么一个7分钟,让他难以忘怀。
7月16日的台风“塔拉斯”带来了强降雨,把海棠湾林旺北路一处供水管网损坏了。消防栓倾斜,一道白色水柱喷向路边,而在一旁,倒下的树木已压住了控制阀门井的井盖。两米多深的阀门井,还灌满了泥水。”陈永国脱掉衣服潜入井里摸索,在7分钟的时间里,下潜了12次,最终关闭阀门。
“每个人都应该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做好‘螺丝钉’,认真对待每一个工作细节。”在舞台上,陈永国乐于奉献的“椰树精神”,再次博得了观众的掌声。
在建设文明城市的路上,像陈永国这样的“螺丝钉”并不少见,或是在烈日下执勤的交警,或是在火场中逆行的消防员,或是在万家灯火通明时,还拿着手术刀的医生……只要在脑海中回放一次那七分钟的场景,人们就会有眼角湿润的感觉。一个不足百万人口的城市,一年接待上千万人次的游客,每一个突发状况的应对,每一个细节的完善,每一天的坚守,都需要像陈永国这样的一线工作者持续付出。
当同龄人纷纷奔向大城市的怀抱时,25岁的李鸿民却选择走进了乡间泥泞的田埂。他并非不向往城市的花红酒绿,而是在乡间的那一隅,有他至亲的人,他们病痛缠身。脱去白衬衣,挽起裤脚,白天下田耕作,晚上做饭,照料家人。一次次寻医问药,一次次爬坡前行,一次次跌倒摔伤,他以瘦弱的身躯克服困难,将家庭重担扛肩上,用爱,拼命编织看得见希望的幸福。
观众在台上见到李鸿民不过几分钟,大家感受到的不只是他经历的艰辛,也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温度。社会各方的关心从未缺席,在脱贫增收的路上,不会让一个人落下。低保补助、提供工作、发展林下经济……在多方帮助下,这位“90后”如今的生活渐渐好转,对生活有了新的希望。
“今年,我想和同学成立合作社,通过自身的努力,走向幸福的生活。”在晚会的舞台上,李鸿民扬起自信的胸脯。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步伐不会停歇。三亚将继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加强“农旅融合”,让更多人通过就业创业增加收入得到实惠,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一台晚会已经落幕,而幸福民生行动计划依然在前进的路上,续写着更多感人的故事、美好的变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