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里的心理咨询室用“心灵鸡汤”治心病

2018-03-11 14:51:19  阅读 140 次 评论 0 条

  嘉兴桂苑社区有一个心理咨询室,居民们亲切地叫它“心灵驿站”,帮助需要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的社区居民,给人重新生活的勇气和鼓励;同时它也要进行更加有效的探索,让有需要的人都能喝上“心灵鸡汤”。

  桂苑社区一位住在嘉兴冶金三村的居民,以前很敏感,总为一点小事想不开或是大动肝火,二十几年前就不再工作,一个人碌碌无为地生活着,一晃就到了花甲之年。他还很爱喝酒,平时总要喝点酒,喝了酒脾气就不好,总会和人吵架。

  社区里包括党委书记吴亚萍在内的工作人员都很关心他,吴书记在晚上9点多还跑到他家跟他谈心,劝他少喝酒,去找份工作,免得在家无事可做。

  在社区工作人员耐心和反复心理干预下,他心灵的窗户终于被打开。他第一次尝试着不喝酒,第一次作为社区值班人员上岗,第一次学会了微笑面对生活。慢慢地他有了收入,生活也步上了正轨。

  冶金三村还有一位阿姨有臆想症,常产生幻觉,觉得有人要害她,每天把自己“闷”在家里。她的儿子有智力上的残疾,丈夫去世了。

  社区工作人员总会打电话去阿姨家询问情况。有一次,工作人员又打电话到阿姨家,平时都是阿姨接电话,那天很反常,是阿姨的儿子接电话,儿子说妈妈正在睡觉,工作人员让他叫醒妈妈,可儿子说叫不醒。

  工作人员感到异样,马上赶到她家,一看吓了一跳,二十几床被子叠在客厅,阿姨就睡在里面一个塑料箱内,彻底“闷”在当中,直到派出所民警帮忙才将其唤醒拉出,出来后第一句话就是“有人要害我”。

  前几天,阿姨再次在家中用棉被把卧室隔成两间,睡在其中一间,家门外面加了两扇防盗门。社区工作人员找到她,发现她眼神中透露着惊恐,一直担心自己不安全。想让她去医院看看,她一口拒绝,称自己没病。社区工作人员不放心,三天两头打电话去询问。纯粹的心理干预对阿姨作用不是很大。

  “第一个案例我们成功帮助了一位处在生活边缘的居民,通过及时心理干预介入,取得了明显效果。第二个案例是未来我们需要探索的方向,因为它的难度比较大。”吴亚萍说道。

  桂苑社区“心灵驿站”2010年成立,作为南湖街道的试点社区,为居民的心理治疗提供了便利,比如会定期召开工作交流会,提高工作效率和居民满意度,还会做好档案收集整理,定期面向居民开展心理健康讲座。

  “心灵驿站”的组成人员有社区党委书记、专职社工和心理专家。王金龙是我市心理卫生协会秘书长,吴亚萍告诉记者,他在社区开过心理讲座,反响热烈。

  “目前有两个问题,一是等居民心理状况出现问题我们再介入,比较被动;二是社工的理念和信心急需加强,希望有更多的人愿意加入社工的队伍。”

  吴亚萍说,党的十八大号召加强建设精神家园,通过这两年和浙江工商大学社工科专业学生的实习合作,她发现心理咨询可以引导到社工工作上去,社工专业出身的学生到社区工作,可以使社区的心理咨询工作更好地开展;以开课的形式多向广大居民传播心理健康的知识,有利于整个社区的和谐。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11485.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