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克:牛顿脚下的巨人

2018-03-11 21:00:43  阅读 157 次 评论 0 条

  牛顿本是天神下凡,一生恃才傲物,狂放不羁,以上帝代言人姿态碾压人间,不过爵爷偶尔也有谦虚的时候,爵爷临终言道:我好像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这看似谦逊,其实言下之意是我到了海边,你们芸芸众生连海风都闻不到,谦虚到这个程度的,也只有爵爷了。

  罗伯特.胡克,英国皇家科学院首任实验室主任,兴趣广泛,无所不通,号称英国达芬奇,达芬奇以博学著称,在多个领域都达到时代巅峰,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胡克能被称为英国达芬奇,自然也是一代枭雄。

  胡克之所以生气,和当时的科学环境大有关系,当时还处于科学的拓荒时代,每个领域都有着待开发的处女地,每天都有激动人心的发现,科学家就是当年的网红,其粉丝还都是皇室和贵族,这足以令今天任何一个爱豆羡慕不已,科学发现可以给科学家带来财富与地位,例如拉瓦锡就是法国的税务官,牛爵爷则是大英帝国造币局局长。

  这一方面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后来者,因为科学带来的巨大收益,对于学术大牛来说,其研究领域就成了私人领地,对于后来者,大牛可以带你一步,但是要想出人头地,一定要熬到大牛封刀归隐。

  要论撕逼,牛爵爷当然是史上第一,但胡主任也不遑多让,在没有牛顿的时代,那是撕逼界的泰山北斗,号称撕遍天下无敌手,对任何一个敢于挑战他权威的都是毫不留情,哪怕对方也是大牛。

  不但对对手象严冬一样冷酷无情,对战友,胡克同样也不放过,惠更斯作为法国科学院掌门人,与胡克同属光的波动说阵营,二人一直争执游丝弹簧的发明权,就是手表里的发条,事关两国,当时又没有欧盟,没有一个机构可以评判孰是孰非,无奈皇家科学院只好规定,以后任何会议不得讨论游丝弹簧发明权的归属,估计科学院的大佬们也被吵烦了。

  不过这次对少年牛顿,胡主任没有直接开撕,而是腹黑起来。他并没有直接反对牛顿的设计,作为学术大牛,他一眼就看出了反射式望远镜的价值,如果贬低这头小牛的发明,岂不是侮辱自己的智商,胡主任不走寻常路,而是宣称早在七年前他就设计出了反射式望远镜,而且远比这个年轻人设计的高明,牛顿的设计有十五米长,而他的设计只有三厘米,而且还有更精巧的设计,可以放在怀表里,要不是因为伦敦大火,早就拿出样品了,哪还轮得着牛顿这年轻人猖狂,果然是顶级科学家,连吹牛都吹得这么正气凛然利国利民。

  顺便说一句,作为英国达芬奇,胡克不仅在科学上出类拔萃,在建筑学上也是颇有建树,1666年,伦敦大火烧毁了一万多间民房,胡克作为助手随行建筑大师雷恩爵士投入伦敦重建,设计了一批古朴优美的建筑,后来的格林威治天文台也出自他们之手。

  牛当然可以随便吹,要想争发明权就必须要拿出样品或者设计,胡主任无奈之下又想出了一个清新脱俗的理由,说是担心自己的设计被剽窃,拒不公布设计细节,这做法倒是和目前生物学界某青年翘楚类似,既然拿不出样品,又不公布设计细节,这样岂能服众,于是反射式望远镜的发明权就归了少年牛顿。

  但是作为撕逼高手,胡主任岂能这么轻易放过牛顿,以后牛顿提交的论文胡主任都会大加鞭挞,科学界有史以来最旷日持久的撕逼大战就此拉开帷幕,不过起初牛顿一直落于下风,一则少年牛顿生性腼腆,不善争论,二则胡克位高权重,继续撕下去只能影响自己的前程。

  两人曾就地球引力展开争论,设计了一个假想实验,如果在高塔上平抛物体,假设地球可以穿透,没有阻力,那么最后物体的轨迹应该是什么。少年牛顿提出,物体的轨迹应该是一条螺旋线,最终将停留在地心。学界大牛胡克则认为,平抛物体不损失任何能量,应该呈一条椭圆轨道绕地球一周,回到原处。

  占了上风的胡主任岂会这么轻易放过牛顿,既然不能当面撕逼,胡主任就时不时写封信指点一下爵爷。不过蔫人也有蔫脾气,在和胡主任旷日持久的撕逼大战中,爵爷也日渐成熟,都会抢答了。

  一次回信中牛顿写到如果我看得更远一点的话,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话说的颇为巧妙,堪称撕逼界的经典,典型的打一巴掌给个甜枣,一方面指出我比你高明,另一方面还不忘抚慰对手一下,尊称对方是巨人,但是胡克不仅身材矮小,而且还驼背,称其为巨人,很明显是在讽刺,胡克自然心知肚明,可也没有办法宣扬牛顿称其为巨人,只好吃了这个哑巴亏,不过以胡克当时的地位,也不稀罕牛顿这假意赞颂,只要不出来抢饭碗就行了。

  胡克此时已经意识到了他触摸到了万物之理,在和哈雷,就是哈雷彗星的命名人,雷恩爵士,就是带着胡克重建伦敦的建筑大师,喝咖啡闲聊时,谈起了行星轨道计算问题,胡克一口咬定行星轨道符合平方反比率,是椭圆形,而自己早就证明了这个问题,只是不便公布详细的证明过程,面对胡克这种我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的态度,哈雷怒火盈天,可还真是干不掉他,经过两个月计算无果后,哈雷敲响了牛顿家的门。

  面对大神,胡克此时败象已显,但是胡克是属鸭子的,就是煮熟了嘴也是硬的,胡克以一种自杀的方式对牛顿发起了攻击,胡克宣称,牛顿的研究自己早就做过,只是由于……,我们就不再继续陈述胡克的理由了,反正都是那种清新脱俗的论调,狼来了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话不能连说三遍,何况胡克已经说了无数遍了,自然是没人再相信了。

  胡克退而求其次,要求牛顿在序言中写上研究受到了他的启发,这个要求看起来并不过分,可是胡克当年种下的恶果现在到了收获的季节,此时的爵爷已非昔日吴下阿蒙,牛顿立刻对书稿进行订正,删去了所有胡克的名字,在胡克的不诲教诲下,牛顿已经青出于蓝,成长为绝世高手,至此,这场撕逼大战,以牛顿的完全胜利告终。

  凭心而论,对于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胡克是有贡献的,而且贡献颇大,如果真的有传说中砸中牛顿头的苹果,那么这只苹果只能是胡克,毕竟是胡克第一次凭直觉提出了力学也遵循平方反比率,之所以胡克给不出证明过程,是因为当初的数学工具不给力,牛顿在备受打击的时候,潜心独立研究出了微积分,微积分是划时代的数学工具,以往用初等数学无法解决的问题,微积分则迎刃而解,例如行星轨道计算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过:我不能容忍这样的科学家,他拿出一块木板来,寻找最薄的地方,然后在容易钻透的地方钻许多孔。胡克就是这样的科学家,他涉猎颇多,但所有贡献都不是独创性的,力学上提出了胡克定律,但也仅是浅尝即止,光学领域贡献颇大,但公认的光学代表却是惠更斯,他改进了望远镜和显微镜,却是在别人的基础上,他发现并命名了细胞,对于微生物的研究却是荷兰工匠列文虎克完成的,胡克真的是一个在大海边玩耍的孩子,捡起了很多美丽的贝壳,但是又随手丢弃,如果在任何一方面深入下去,他完全有可能和牛顿一起并耀星空。

  更不应该的是胡克把科学研究作为了自己的禁苑,把科学当做了换取世俗富贵的筹码。诚然,科学家没有生活在真空中,也有对世俗生活的渴望,但是对世俗生活的渴望超越了科学的激情,不但阻碍了科学的进步,同时也害人害己,假想胡克提携后进,牛顿尊重前辈,二人携手,其乐融融,牛顿也没有受到胡克的影响,后半生不陷入那么多争论,科学发展的步伐应该会快一些,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但这也仅仅是假想了。

  同样令人惋惜的是牛顿,爱因斯坦晚年也走入了死胡同,只是爱因斯坦幸运地拥有玻尔这个伙伴,两人在争论中共同进步,而牛顿晚年却没有胡克这样的高手和继续他争论,爵爷只好去研究神学,和上帝对话,如此看来,遇到胡克却是牛顿一生的幸运,爵爷晚年的寂寞是无人体会得到的。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11520.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