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这部讲述纽约波道夫百货( Bergdorf Goodman )的纪录片中出现的一句话。波道夫百货是美国知名的奢侈品百货,于1899年创建的,总店位于曼哈顿中城区第五大道。在全片93分钟内,包括 Vera Wang 和 Diane Von Furstenberg 在内的设计师、时尚杂志编辑和买手们都在变着花儿夸这家百货,是如何在时尚界拥有圣般的地位。
但这部纪录片又并不是一条超长广告片,它也许说出了时尚行业最基本的一条道理:所有漫不经心般的美丽,背后都有一番苦心孤诣。波道夫拥有着全球最多人经过的橱窗,波道夫橱窗设计师 David Hoey 为了 2011 年的主题橱窗“动物嘉年华”,频繁出入时装设计师们的办公室,去搜集各种各样的元素。正因为如此吹毛求疵,这样才配得上乔治阿玛尼所说的,“我到纽约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想看看波道夫的橱窗里有什么。”
除了设计师和时尚编辑,名人、明星和波道夫的故事也是影片中的一个重点。伊丽莎白泰勒在这家百货为自己定制过一套护耳,约翰列侬和小野洋子在这里为圣诞节购置过皮裘大衣。
其实片名本身就是一个购物狂的内心 OS 。片名实际上来自 1990 年《纽约客》杂志上刊登过的一幅漫画,两位夫人正在喝茶,下方有一行对白“我希望我的骨灰能洒在波道夫。(I want my ashes scattered over Bergdorfs.)”
其实无论从文字还是结构上讲,《做衣服》都太普通了。但这可能是你唯一一次如此接近山本耀司生活的机会。这是他的自传,他用第一人称从孩提时代讲起,一直写到2010年前后世界服装产业遭遇重创,他创立的品牌 Yohji yamamoto 申请破产,书末尾还附上一百个问答,包括早餐吃什么和最爱的女人是谁。
其中一些细节值得玩味,比如山本写到他刚去到巴黎开展事业时,美国记者气焰嚣张地说:“听好了,日本人的汽车我们美国人是绝不会做的。” 他还看到《女装日报》在另一位日本时装大师川久保玲的服装照片上打了大大的红叉,写了一个“Goodbye”。那时山本耀司英文水平有限,对于西方对日本人的鄙夷还无力反驳,只能苦笑。
细碎的心理描述和自然落成的时代感组成了一个鲜活的山本耀司。让人感觉时装界有时候高不可攀,但山本耀司却不过是个普通人,成长环境单纯也没有天赋异禀,靠着勤奋和时间积累的智慧走到成名。
这很难得。负责整理此书的宫智泉是一位跟了山本耀司十几年的记者,但他对于那份欣赏始终克制。在如今浮躁的社会里读一个名人不宣扬成功学的一生,确实可以带给人一些温暖的安慰。
更重要的是,虽然《做衣服》的推荐带上写着“以命相抵,制作服装” 几个字,似乎是山本耀司的人生信条,但书中对于山本对做衣服的坚持并没有被妖魔化,他只是喜欢做衣服且融入了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并不疯狂也不偏执,仅此而已。要知道,如今有多少书籍和电影把卖弄 Alexander McQueen 的精神疾病当做荣耀,对于这样的做法,我是不认同的。
菲卡主编,同时负责界面的时尚、生活、旅行三频道,对一切好看的东西没有免疫力。联系请发邮件
曾是Market Analyst, 现为界面时尚和营销记者。重点关注时尚设计、营销活动、消费者行为和公司战略调整。提供相关新闻线索请发邮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