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书是心灵鸡汤还是精神毒药?

2018-03-13 21:01:53  阅读 112 次 评论 0 条

  在中山大学心理学系王雨吟博士看来,励志书籍的畅销,可视为一面镜子,折射出大众在当下所面对的压力和困惑。“从积极的一方面来看,励志书畅销是一个很好的信号,标志着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希望能够找到帮助自己生活得更为幸福的方法,可以说这是人们意识上的进步。但是与之相对应的心理健康服务,却存在着较大的短缺,再加上如今心理健康服务市场的混乱现状,多数人不知道去何处寻求帮助,于是很多人会转投自助类的书籍,希望能够自学,这也可能是这类书畅销的原因。”

  但是,人们开始觉醒的自助意识,却可能成为某些投机取巧的书商眼中的肥肉。北京大学社会系教授夏学銮表示:“我感觉现在市场上出现的这类励志书籍,几乎没有专家编写的,完全是市场行为制造出来的,读者对这类书籍要非常慎重。”

  有人认为,励志图书市场上出现的乱象,是因为人们始终没有以足够科学的眼光,来看待有关心理健康的问题,将心理建设与援助简单化、励志化,才会让如此多的劣质书有机可乘。“国外的心理励志书,通常都会提供相应的文献参考或者科学研究的支持索引。我猜测,国外书籍在国内更受欢迎,可能在于他们的作者多是科研人员,愿意将晦涩的科研成果转化成大众容易接受的语言,所以既通俗、又可靠。”王雨吟说。

  与之相反,国内同类型励志书籍欠缺专业性和科学化,提供的内容类似“万金油”,无法对症下药,读者对此还茫然不知。潘良认为,目前的情况基本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基本上是读者有什么样的需求,市场上就会出现什么样的产品。“作为一个出版人,我可能更关注一本书的市场价值,所谓‘专业’、‘有益’,可能只是附加在产品上的宣传词汇。同样一本书,有的读者认为是砒霜,有的读者认为是蜜糖。很多胡编乱造、品质低劣的产品,会对心智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害,但最终也会被市场所遗弃。图书其实就像生活必需品,它跟牙膏、洗衣粉没什么区别,真正形成口碑的,经受得大众考验的,最终才会成为畅销品。”

  在他看来,读者所谓的励志精品,需要出版人的努力,也需要消费者的共同成长。“因为出版商很多时候是被消费者推着走的,如果读者的阅读趣味有很大的提升,对于劣质产品深恶痛绝,那么出版风向也会随之转向,最终出现‘良币驱逐劣币’的现象。”

  “人们对于励志图书的认知也要更新,它与心理咨询着眼于真正行为上的改变是不同的。我认为,完全指望这类书籍能够带来显著的行为改变是不太现实的。当然,如果内容靠谱,那也不能忽视他们的作用。但读者本身应该带着自身的思考和批判性的思维来阅读这些书籍,思考书中所提供的内容是否合理,是否适用于自己,不要全听全信。也可以通过跟身边的人讨论,一同思考。我认为,真正良好的现实人际关系,总是比此类书中宣扬的‘交际法则’更有价值。”王雨吟表示。

  网上一直流传着一些对励志图书的调侃:“其实没劲的不是励志书,而是我们自己”、“凡是读励志书的人,多半精神状态都已跌入谷底”……某些资深书虫更是“毒舌”地将心理励志书和星座学相提并论—“励志书和星座实在是异曲同工啊!很多说法看似很有道理,但只是广泛适用、大而化之的通用性文字,仔细推敲,其实都是一些圆滑的话,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对于这些调侃,有的人一笑置之,但仔细思考会发现,部分励志书除了能够给予人们短暂的、快餐式的精神按摩,真的别无所有。人们求助励志图书的结果大多只是获得情绪上的抚慰。有读者认为,励志书最大的问题在于用感性、“治愈系”的情绪化语言,替代思考的力量,有的更是虚妄地求助于所谓的“灵魂”,很容易让人在“体悟”、“感受”、“体验”等谜题中走失。

  记者还在网帖中看到,一些读者写下的励志书读后感,大多是在重复原书中的只言片语,并将此摘抄,视其为人生格言。有趣的是,一些火眼金睛的跟帖,可以说完全道出了励志书的局限性—“看完好像让人豁然开朗,但仔细一想,还是似懂非懂,很想知道笔者所说的力量、灵魂究竟指的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一句网络流行语“不明觉厉”,意为“虽然不明白(对方)在说什么,但是觉得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正是因为励志书阅读带来的模糊化、浅薄化思维习惯,使很多人在阅读此类读物时很少会问“为什么”,更多的是全盘接受。理性的缺失,也使得“厚黑学”、“成功学”等价值观得以趁虚而入,从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不同读者对于生活的理解与思考。加上浮躁化、碎片化的社会风气影响,人们在阅读时不假思索,总是简单地相信书籍“所予”,很少真正考虑书中“所予”是否真正符合“所求”,是否真正具有价值。于是,有人总结励志书籍的最强威力,便是成功塑造了人们的思维模式和阅读习惯,让所有人患上“成功强迫症”和“深度阅读困难症”。

  有学者认为,如果励志图书出版与阅读的环境不净化、不升华,对青少年影响尤深。“励志图书的销量一般都很不错,也是市场上相对稳定的出版行为,一般不会有太大的风险,所以这类书籍特别丰富,种类也多。而青少年的鉴别能力相对较低,也没有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很容易会被‘励志’诱惑,以书中的价值观指引人生之路。”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学者对记者说,他希望励志图书出版的门槛能够更高,大众和出版方的态度也能更加理性,内容上多向国外同类图书学习,强调和突出科学性和专业性。尤其是不要打着“励志”的名牌招摇撞骗,毒害人们的精神。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就此提出了一个颇具借鉴意义的建议。他认为人们通过阅读“心理自助”是一种方法,但真正的心理调试是一门科学,更多的人应该知道和认识到这一点。“除了精神鸡汤,我们的精神建设还需要科学的引导。“我认为中国的大学应该设立‘健康教育系’,在全世界已有200多所大学开设了‘健康教育系’,教师是由医学专家、心理学专家和社会学专家共同组成的,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主要是针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展开工作。”(南方日报记者 钟琳 实习生 陈清清)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11717.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