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5月29日讯 28日下午,由教育部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暨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中心发布了首份《我国青少年法制教育调查报告》。
为贯彻落实中央普法教育六五规划,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使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和司法部法制宣传司委托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中心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课题研究,《我国青少年法制教育调查报告》即为该课题的重要成果之一。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形式,选取我国东、中、西部的广西、湖北、湖南、广东、重庆、上海、安徽、浙江、河北等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样本,分层抽样选择其中的22个地级市、8个直辖市的区县的共340余所中小学作为调研对象,在该研究基地(中心)的法学、教育学、社会学及心理学等领域兼职研究员和专家的积极参与下开展调查研究。
调查问卷将“法治理念”细分为“民主、平等、自由、公平、正义”等多个层面的内容,并从“价值判断、行为选择、法律常识”三个评价维度入手,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和综合运用法律的能力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调查报告认为,当前我国青少年法制教育已取得的一定成效,已基本实现法制教育常态化、规范化、系统化;青少年学生普遍形成对基础法律知识的整体认知,但在掌握程度上存在结构上的不完整,在小、初、高三阶段对某些部门法知识的掌握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对法律具有较强的认同感,对“平等”、“自由”、“法治”等意象有了感性认知,但这种认知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小、初、高的不同阶段中,青少年学生运用法律的意愿反而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在法制教育教材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资保障、经费支持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调查报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从转变青少年法制教育理念、完善青少年法制教育模式、创新青少年法制教育方式以及建立科学的青少年法制教育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孙霄兵司长、司法部法制宣传司李志路副司长、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教授等3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发布会并讲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