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02-2012,数字的小跨越,社会的大变革。十年,懵懂青年渐成国家栋梁;十年,中华大地文化日新月异欣欣向荣;十年,成就与辉煌数不胜数,挑战也一个接一个……
2012年11月8日,一个必将载入史册的日子,中国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继往开来,总揽风云运筹大计,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在盛会召开前夕,中国青年网特推出“喜迎十八大青春·十年”系列报道。回望十年发展,充分展示在党的领导下,广大青年见证的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公益与文化事业的喜人革新,广大青年参与的信息革命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祖国日益发展强大形成的波澜壮阔的画卷;展望辉煌未来,翘首静待全党凝聚共识,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进取,奏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奋进乐章。敬请广大网友关注。
中国青年网北京11月4日电(记者 李盈盈 刘敏慧 吕夏池 朱琪红 刘钊汐 赵明 通讯员 王金)金色晚秋,北京大学百年讲堂里,非洲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尼日利亚著名作家沃莱·索因卡先生正为北大的师生带来一场绚如晚秋的精神盛宴。然而,北大未名站里,求门票的帖子也被同学们高高顶起。“刚刚看到好想去”,网友zky正焦急地求助说。
有一群人,他们并不是未名湖畔的学子,但也可以享受到这宝贵的资源。一个传播北大清华校园教学资源的网站——雅言网,正在悄悄流行。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通过这里的分享,看到他们“错过”甚至根本没有机会到场聆听的优质讲座内容。
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知道和了解一群来自北大、清华等知名高校的青年学生,他们致力于“知识分享”,是一支青春创业文化团队--雅言。
日前,雅言团队做客中国青年网,接受青春励志故事编辑部记者的采访。 中国青年网记者张炎良摄
在“雅言文化”的人人网页面上,许多大学生朋友实名表达着自己使用雅言网后的体验,而在“雅言网”的新浪微博中,一位叫“黄林海在路上”的用户留言也许代表了许多雅言用户的心声,他说:“对于我们西部大学的大学生来说,讲座等资源匮乏,雅言网可以说为我们提供了这样机会,帮我们打开了一扇窗!”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号召是对文化事业发展的极大鼓励,也使得一群象牙塔中的青年学子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虽然我们还只是学生,但是不能做纸上谈兵死读书的书呆子。‘书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本就是一份青年人的责任感,无所谓身在学校还是在社会。”雅言团队成员、清华大学医学院在读研究生羊志伦说。
“北大、清华的讲座本身代表了百家争鸣的学术形态与积极向上的先进文化,如果能让更多渴慕知识的人看到读到,当然是件好事!”雅言团队队长赵帅把自己创立网站,分享知识的想法一说,马上得到了一群志同道合朋友的支持。
从创意的雏形到产品的成熟推出,雅言——这支包含“80后”“90后”年轻人的创业团队,有着比一般学生更踏实成熟的一面,但也不乏年轻人活力欢快的热情。他们以一种昂扬向上的姿态,展示着中国青年学生一代特有的追求真实、理想和进步的方式。
2012年,雅言团队一路披荆斩棘、过关斩将,从四百多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勇夺中国首届新媒体创业大赛高校组全国总冠军。
“作为青年大学生创业群体中的一员,深刻地感受到我们中国的青年随着祖国的巨大发展与变化也向着更加开放更加进步的方向前进。我们坚信,十年后的中国青年,会以更加国际化的姿态,融入世界发展的浪潮,胸怀祖国,脚踏实地,接过父辈的接力棒,成为中国和平崛起的主力军。”雅言团队队长赵帅说。
同样是大学生,作为他们的学长,刘正琛与他创办的北京大学阳光志愿者协会,讲述的却是一个在十年间创造生命奇迹的故事。
11年前,2001年12月4日,还在北大读研二的刘正琛发现眼睛中心有一个斑点,后来被确诊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医生说,“这种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最多只能存活5年。”唯一的亲弟弟为他做了骨髓配型,但检测结果却离治疗要求差得很多,1/4快速治愈的可能性也彻底消失了。
突如其来的“死亡通知”,并没有把刘正琛击倒。10年后,这个曾经被医生诊断活不过5年的年青人,仍然活力四射地展示着生命的绚烂,还有他所创造的灿烂人生——建起中国第一个民间骨髓库,倡导完成了“阳光100”、“阳光1000”骨髓捐赠活动,启动了“阳光10000”,发动全社会为白血病患者提供骨髓配型,并已为多名患者成功完成骨髓移植。
刘正琛说:“我的身体也逐渐康复,最早医生说我如何不做骨髓移植的线年时间过去了,医生说我可以长期生存。所以,如果我们能爱自己,并且用爱自己的心去爱别人,就真的会有很美妙的事情发生,不仅可以改变别人的生命,也可以改变自己的生命。”
这些创业青年也许在某种意义上是当代中国年轻人的一个缩影,他们有活力,有责任感,他们敢拼搏,勇于坚持。胸怀大义,肩负理想,在社会责任感的指引下,是具有时代先锋精神的中国青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