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11月17日讯(通讯员 刘青 董鑫 记者 陈咏)网络时代,手写日记的人不多了。家住扬州广陵区汶河街道龙头关社区的72岁老党员杨礼进,坚持手写日记,而且,他写日记的方式很独特,那就是用诗词的形式来写。老人“写日记”记录生活点滴,至今已经半个多世纪。17日,记者采访了这个特别的老人。
杨礼进1964年毕业于扬州新华中学,后考取南京工学院(现为东南大学),学习电厂热能动力装置。虽然是个“工科男”,但杨老却在大学期间迷上了诗词。一有时间,他就把《诗词》拿在手上细细诵读。毕业后,杨老被分配到湖北汉川部队农场工作,后来辗转来到河南鼓风机场、扬州电厂,最后在扬州医疗器械厂工作至退休。
虽然工作地点不停地变换,但杨老诵读诗词的热情从未改变。从1966年开始,在大量阅读古今诗词积淀文学基础后,杨利进萌生用诗词的形式写日记的想法并付诸行动。杨老告诉记者,自己写的处女作是一首七绝,内容是参观安徽金寨红军广场景区的感想。“云碑玉耸傲霜天,词寓沙场血战年。萧瑟秋风今又是,燎原星火九洲燃。”杨老说,这是看到元帅题词的“星火燎原金寨县革命烈士纪念塔”后写下的。
半个世纪以来,杨老写下了数十首诗词,编撰成《南门开诗词集》,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山河集、情缘集、军旅集、忧心集和友情集。这里面,包括女儿出嫁、自己与夫人结婚29年等特殊日子,杨老都通过诗词抒发了内心的情感。记者看到,杨老的诗词里,不少蕴含着人生哲理。比如“世事洞明无定数,征途哪有不侧身”,寓意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让人一直向“前”走,有时候你需要“退一步”,才能海阔天空。
《点绛唇》这首词是杨礼进写给自己学生的。“泪莫轻弹,功名何处不能取?”这个学生在高考未成时向杨老诉说内心伤感,他有感写下这首词,开导学生振作起来。而在家庭中,杨老也秉承这样的“家风”,那就是育才先育人。“文化成绩好不好放在次要,首先要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杨老坦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成功的路径很多,但首先你得品格端正,这是最重要的。 编辑:王育昕
扬子晚报网(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版权声明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邮编:210092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