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来了 四川文科状元:学习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2018-03-19 23:34:56  阅读 115 次 评论 0 条

  2017年高考四川省文科状元涂涴童认为,想要提升成绩不能依靠机械地讨论学习方法论,也不要太在意微小分数的得失,更重要的是探究背后的成因避免下次出错。即使这一次考试没有考到,只要学到就一定有用处。全方位提高自己的能力,找到自己热爱的并坚持才是最重要的,丰富的精神世界能够加速个人全方位的成长。

  涂涴童在高中时参加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在200多人中夺得四川省第一名,在2015年就取得了法语B2水平,可以用法语进行较流利的对话。作为猿辅导学员,她很赞成线上学习的高效率,她将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及如何面对大考保持好心态的诀窍分享给各位学弟学妹,希望同学们能够从中有所收获~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是曾国藩的一句话,虽然这句话可能在某些情况下不太适用,但是就是在高三这个比较特殊的阶段,是一个需要抛除杂念,心无旁鹜的一个阶段。我觉得这句话对我当时的帮助还是挺大的。

  首先就是错因分析。历史是我一个感觉薄弱之处吧。我的一些错误的点主要是,比如说第一个是专有名词我对它的特定时期以及它的内涵,比如说当提到民族国家意识的时候,我对它的内涵其实是不清晰的。这反映出的问题其实是基础不扎实。但是我有信心,是因为我在高一高二的时候是认真听了讲的,所以这样弥补起来可能会有益一些。但是高一高二如果全部去玩了的同学也不要太害怕,因为你提升的空间其实是很大的,只要把每一个知识点补好,那就是你的一个个坑就会非常迅速的被填满。

  第二就是,解决问题。其实我错选的题主要是阅读材料。我跟自己说先读材料,比如说第一次你要吃明白,文综它给出的材料一定不是白给的,每一个字都会有出题人的意图在里面,去看明白,历史选择的题题干非常的长,你要去看它到底讲了几层的意思,然后你要用自己的话去把它翻译出来。

  我经常会把正确选项就首先排除掉了,你说剩下的那三个怎么选都是错的。所以我们在分析了错题的原因之后,就一定要去根据自己的情况告诉自己,我下一次要怎么做。而且这个怎么做一定要非常的具体。比如说你要在选项上先找出疑点,然后把这些疑点划下横线,然后再把它们做出比较,不要一来就排除。

  当时我认为就是我分析自己的心态出了问题,其实有很多很多具体的原因。但是最后,我现在反过头来看,其实80%的消极情绪,根本的来源都是来源于学习压力。遇到这些问题建议大家一定不要过分的自信,你一个人可能真的是无力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个问题的,这个时候一定要去多问、多想,然后多听一听别人的看法,可能换一个角度来看你现在所处的这个情景,你所遇到的问题,你会有一些不一样的看法。那么家庭、朋友、老师是我们在这个阶段比较理想的求助对象。适当的去把自己从现在的压力与书本知识中脱离出来,也是一个不错的放松方式,但是这个脱离一定要适度。

  第一部分是基础,包括哪些?比如说我们的古诗文的默写,文化常识,文言文的实词虚词、甚至包括文学类文本阅读,比如小说、散文那些,比如说一些具体的知识点,像表现手法有哪些,表达方式有哪些,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有什么区别,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几种,这些都是属于基础实际的部分。它不需要多余的技巧,它只是需要你认真的一个态度去把它记好。

  比如说高中可能十多篇文章,具体我记不清了,是我们需要背诵的。建议大家在高三总复习接近尾声的时候,高考前可能一个月的时间,把这十多篇古诗文汇总起来,拿一段时间我们集中解决这个问题。每天可能自己的任务量就是五到六篇的样子,这五到六篇怎么组成呢?像《出师表》这一类篇幅比较长的,就需要每天一两篇,再跟三四篇那种比较短小的古诗,这样搭配比较合理,而且压力也不会很大。

  这样把它划分到每一天的好处是什么?就是我们每一天都可以去通过一个量化的渠道检验自己,今天到底任务完成了多少。你不能说我今天任务就是背古诗文,背多少首,背哪几首,其实我自己都是不清楚的,这样其实给了自己一个懒惰的借口和理由,就说我今天背个两篇也差不多,有时候兴致来了背个十多篇,其实这样是非常不利于一个复习节奏的把控的。

  第二部分是阅读,这个是一个比较大的部分。我们其实主要做好这三点,阅读拿到高分就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了。首先是读,这个读是什么意思?我们拿到一篇文章,首先就是要读文章,当然有些同学可能会先看问题,带着问题读文章,有些同学可能先把文章通读一遍,再来看问题,再来回到再读一遍,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

  首先读文章要做些什么事情呢?首先我们读完一篇文章这么长的篇幅,我们大概读到这个部分的时候,是慢慢的你要发现,它到底是前面在讲一件事,什么时候会进入到第二件事情,从第一件事情到第二件事情的时候,就是我们划分层次的一个依据了。所以分层是我们阅读的第一个任务。

  除了分层之外,第二点是我们要勾画出一些重点的词句,什么才是重点的词句呢?其实简单说就是你读起来你觉得特别有感触的,一些内涵比较丰富的,可能或者说手法运用比较奇巧的,这些就是可能的设问点。读的话把握好这两点其实已经可以了。第一个划分层次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之后我们去答题,尤其是选择题的时候,一个更精准的定位,快速而精准的定位。尤其是在论述类文章,这个作用会非常的明显。

  在读题审题之外,答题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一部分主要涉及到大家语言的表述。首先要规范,第二要得体,第三一定要要点化。这个要点化包含几层意思呢?不仅仅说我们有一个序号一二三,我们的语言也要精简。因为最后我们给分其实是按点给分。说明我们在答题的时候,抓住这个关键词是非常重要的,你可能洋洋洒洒写了几大段,但是一个关键词都没有出来的话,老师最多给你一个感情分,你的要点分是拿不全的。

  我之前看过一个评分细则是讲诗歌的,诗歌是让你来描述一下这首诗歌所描绘的景象,那么它的答题要点在哪里?你需要几个词。你要去把景象的特点用形容词描述出来,这个形容词它有可能是人物的形象,也有可能是情感,当然情感这个也有可能就是一个名词。所以这些关键词才是我们在答题的时候需要重点把握的。当我们时间来不及的时候,甚至我们要把这些词尽量的放在前面。可能你的答题语言衔接上不是那么的规范,但是只要这个词出来了,你拿分其实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第一是素材的积累,第二是逻辑的框架,第三就是语言的风格。素材积累,比如说大家可能会平时老师也会法一些比如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像这些比较烂大街的,大家可以稍微记一记,把它在作文里面当做一个需要略的,比如说是一个群例的时候来用是非常的好的,但是千万不要把它用在你的分论点,需要具体化的那几个例子里。因为如果你把这些烂大街的例子放在你的作文里的话,会直接影响你作文的第一感觉。在积累素材过程中,跟大家一个比较中肯的建议就是,一定要去找你所感兴趣的领域。比如说我说我对哲学很感兴趣,我对美学很感兴趣,或者不要这么大,我可能就是对体育甚至电视剧比较感兴趣,那我可以着重的去找我感兴趣的这部分。因为你感兴趣的东西其实就是你的特点。第一它可以让你的材料的个性化,第二你感兴趣的东西,你记忆起来也会相对的容易一些,那在一个非常紧张的考试过程中,其实你之前背的一些什么感动中国你可能真的一时都完全想不起来那些人名字是什么。比如说我喜欢看一部剧,比如说《人民的名义》什么的,我就很清楚,我可以用侯亮平的例子。我一下就可以想出来。

  第二个就是逻辑框架。这个大家可以去比如说猿辅导上面有一些专题课,会专门去讲怎么来构建逻辑框架比较好用的吧,比如说一个递进式,比如常见的,像现在任务驱动型文章也很常用的一个东西,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然后还有并列式,这个其实是以前的传统文章非常喜欢用的,就像哲理性散文,一二三三个并列的分论点,然后用几个比喻、排比那种就是我们所说的并列式,这些都是属于逻辑框架范围之内的,这两个是用的相对比较多的,其他几个冷门的,大家可以酌情使用。

  第三个就是我们的语言风格。我个人而言,我是当时尝试去模仿张晓风先生的散文风格,因为他的文笔是非常凌厉的,而且很干净,很清爽。他非常喜欢用短句来营造很有气势的一种排比,这是我个人感觉非常适合我自己的。但是可能有些同学更适合一些比较多用长句,是一些婉约的比较缠绵的抒情性的文字,有些同学可能更适合说理性的,比较理论化,比较有逻辑,有条理的语言风格。大家在练习作文的时候,其实尽早的去找到自己适合的语言风格,多找一些大家的文章来看,会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提高方式。这是语文这部分。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12610.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