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毕淑敏,女,汉族,1952年10月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从事医学工作22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其作品多与医生这个职业有关,代表作品《红处方》。2007年,毕淑敏以364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2007第二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14位,引发广泛关注。
在热闹而浮躁的文坛,毕淑敏自成一派。她的笔法与男作家固然不同,但也不局限于女性自我描述。人们熟悉毕淑敏,是因为她一系列与医学、心理学有关的文学作品,比如《红处方》,比如《拯救乳房》。她从开始文学创作以来,总在改变写作的领域,这是她人生“疆域”不断变化的投射。
近日,毕淑敏推出图文集《远行,与最美的世界相遇》,其中的散文是她历年游记的精华汇总。毕淑敏喜欢远行,她的成年礼,正是从一次远行开始。昨日,记者通过邮件专访了这位用身体、心灵在笔尖行走的作家。
出生于新疆的毕淑敏,半岁时随父母返京。可她注定与广袤的大地有未解的缘分,1969年,17岁的她主动参军驻藏。抵达乌鲁木齐后,她与其他女兵一起坐卡车,经过12天,数千公里的旅程之后,来到阿里。“我感觉到了月球上,我以前从不知道中国还有这样的地方”,谈及阿里给她最初的印象,她仍会如此描述。“零下40℃的严寒中,我们同男人一样负重几十公斤,每天跋涉50公里。我受够了这种非人的苦难。”在这个过程中,毕淑敏渐渐明白了坚持的意义。
后来,毕淑敏从军医学校毕业后本可以留校任教,但她觉得部队培养一个医生不容易,必须回到雪域高原上去,于是她又回到阿里,做了军医。毕淑敏没有想到,这两次选择让她在阿里一呆就是11年。她诚恳地告诉记者:“在那里时,我并不知道那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离开的时候,我甚至想,穷山恶水,永不相见。”
但是,现在谈及阿里,她说自己已想不起来苦了,全是甜,她的诉说饱含情感:“阿里的雪山、河水和星空,让我感受到大自然严酷的同时,也涤荡了我的灵魂,塑造我对世界最初的看法,是我永远会追忆的‘青春之地’。我明白,征服一座山是不可能的,现实是它用片刻接纳了你。”
中国当代文坛,有两位女作家的书写源头与高原息息相关。一位是严歌苓,一位是毕淑敏。1980年,毕淑敏转业回北京,被分配到工厂医务所当主治医生。“在阿里那段遥远的经历找不到人交流,就有了写作的冲动”,虽然毕淑敏偶尔也在小本子上记录自己的心情感悟,但她从没想过自己能够写作。
这时,生命里的两个男人做了她的“明灯”。毕淑敏的父亲戎马一生,却在文学上小有天分,他看到毕淑敏写的小文,认为不错,鼓励她投稿。1986年,毕淑敏的丈夫自告奋勇替她去出版社送《昆仑殇》的稿件。“宏大的气魄,沉重的主题”,编辑们不相信这篇起笔不凡的中篇小说出自一个新作家之手,一次面谈让他们放下了怀疑—作家生活在作品之中,而不是体验生活。1987年,她的第一本作品就这样顺利地出版了。
毕淑敏告诉记者:“西藏是我创作灵感的源泉。”医生这个职业则是她写作的又一“原点”,但随着写作的深入,她越来越清晰地认知到,写作与从医不可兼顾。“写作是一个想象的世界,不满意甚至可以推倒重来;不发表也与人无碍。”可当医生是另外一个世界,在这两个世界中转换,毕淑敏觉得两难,“我一边上班一边写作,特别害怕自己可能会精神疲惫而造成病人的痛苦”。
这时,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调她去做专业作家。1991年,毕淑敏从北师大硕士毕业,她脱掉了白大褂、放下了手术刀。
从十几岁时做卫生员,毕淑敏就开始留意人的身心问题。当有病人失眠时,她想:“睡不着是因为发生了什么事情?他在想什么?这些问题不都是身体上的毛病,只有通过与病人更多的交谈才能真正发现病症的根源。”这构成了毕淑敏接触心理学的初衷—做一个关注病人心理的好医生。
毕淑敏是一个严谨好学的人,先后拿下文学硕士,心理学研究生、博士,并开了一家心理咨询中心。“我的经历在作家中也许有些特别,我既做过身体的医生,也做过心灵的医生”,前者见识生死,后者洞察人心,这或许可以解释毕淑敏的作品,为何从骨子里散发着对心灵和人性的关照。医生、心理咨询师、作家三个职业看似没有关联,其实都直指人心。这也让毕淑敏写出了一系列题材独特的作品,如《预约死亡》、《红处方》。2004年,她关闭了心理咨询中心。3年后,继心理类小说《拯救乳房》发表后,又出版了《女心理师》。
2008年时,毕淑敏自费买了一张船票,出发环绕地球一周,虽然由于一些原因,她没能完整地走完这一圈,但她认为生命中有了这样一次荡涤身心的旅行很值得,“我想这段经历便会是人生中很绚烂的一段”。这次旅行是《远行,与最美的世界相遇》的素材来源之一,采访的最后,她认真地介绍道:“这本书是这么多年来,对我自己心灵的一个梳理,从出生地到全世界,从过去到当下再到未来,我尽力不去做一个不可语冰的夏虫,我希望你们(读者)也是。”
毕淑敏:我对题材的选择可以说是出于一种本能。我不是为了当作家才成为作家的,我是心里有话说才选择用笔来写作。这些文字就是从我的生命和经历中抽取出的“金羊毛(希腊神话中的稀世珍宝,编者注)”,是我最熟悉的领域,写起来最得心应手。医生和作家都是与人为善的事业,可我在同一个时间内只可选择其一。我总想,自己原本是个医生,因为有话要说,才拿起笔来。假如有一天,我的话说完了,就回去当医生,治病救人,也是很神圣的。
楚天金报:您的散文、小说都十分受读者喜欢。您曾经说过,散文是血写的,小说是水写的,诗歌是骨髓写的,能具体谈谈吗?
毕淑敏:我认为,小说是需要有“骨”的,而散文比小说更恬淡,更柔软。小说的写作常常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代表着我某一个阶段对生命的认知;而散文却是从我经年累月积攒下的一些感悟、一些灵思中生发出来,是我灵魂中抽拉出的。我希望我的小说能使读者警醒,而散文能给予读者温暖。一篇好的散文,应该像给亲人手织的羊绒大衣,可以暖怀,可以抵御世间的风寒。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