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评价毕淑敏的文章,说它“质朴真诚,诉说的是对世界的惊奇,对生命刻骨铭心的感悟,对生活始终不变的热爱”。实际上她写的文章,不仅散文,其它的也同样饱含着对生命的感悟。
《学会看病》是一篇入选小学课本的文章,讲述的是儿子生病,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最后让儿子学会看病这么一个故事。这篇文章在小学阶段属于略读课文,也就是老师不需要精讲的文章,因为从考试的角度来说,这篇文章的难度已经达到了初中的水平,那为什么还要入选小学课本呢?
我们认为,文章所叙述的故事本身,其实只是生活中一个极为微小的场景,也许毕老师只是记录了她培养儿子的一些点滴,用一种在有些人看来较为“残忍”的方式将儿子推出去,让儿子去学会独立,学会在自己生病或者遇到其他困难的时候懂得独自去面对和解决。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母亲,其内心是煎熬的,充满了担心与不舍。毕淑敏老师的文章正是通过对每个家庭、每个父母日常生活中所必经的每件小事的感悟,无形中传递了一种教育理念把主动权交给孩子,只有用恰当的方式来呵护孩子,才能更好地帮助他成长。而不是把盘子里所有的肉,都挟到孩子的嘴边(毕淑敏语)。在今天,大部分的孩子什么都不缺,但唯独缺失这种“残忍”。
每个孩子都要经历这样的“成长”,但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如此有幸被父母这样“残忍”地推出去。他们大多享受的是那种“应有尽有”、“一手包办”和“密不透风”式的爱。在这种背景下,在这个时候,也就是小学五六年阶段,正值孩子的叛逆初期,选择毕淑敏的文章,刚刚好可以让现在的孩子提早明白:你终将会独立,而不是一直侥幸地将人生寄托于父母;同样,在你变得独立的过程中,你的父母,也是焦灼的、纠结的,你和父母是需要互谅的。
其实,在卓越精英班的讲义里,我们也曾选取过毕老师的《剥豆》、《孩子,我为什么打你》等几篇文章作为阅读,其情感方向与《学会看病》基本类似。这种点滴的人文性,对生活的感知力,只有从小就培养,才能让孩子看到更大的世界,感受到生活中那些不太被留意的细微情感。
这几年小升初试题,尤其是名校单考,毕淑敏的文章入选的概率一直非常高。尤其是2013年,备受尖子生青睐的“小联盟”直接以《学会看病》作为的阅读选题。而同年,名校天河省实的单考也同样选取了《进当铺的男孩》作为阅读考题。
第一,相比其他作家的文章,毕淑敏的文章更贴近生活,更贴近家庭,更贴近每个孩子的成长历程,这大概应该是选择毕淑敏文章最接地气的理由。在她的文章里,我们几乎看不到华丽的辞藻,找不到过度的修饰,更多的是自己作为母亲的亲历。同样,在她的文章里,你也几乎看不到作家的影子,而更多是一个母亲的态度。文风上极其质朴,情感上又不缺失一个母亲的细腻,其故事更是简单到可以发生在每一个家庭。这样的文章,亲切、贴切,正好与这个时候的孩子的成长同步。这无论对于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以及对孩子的成长与关怀,有着非同寻常的启发意义。
第二,符合素质教育的大趋势。国家发展不再唯GDP,同样,教育提升也不再唯分数。从身份来看,毕淑敏是一个作家,同时她还是一个心理咨询师。我们看到,她的很多文章都记录了她与儿子之间的一些小事,这些看似很小很小的事,其实隐藏着她对孩子的培养理念。她始终用一种肯定的眼光看待儿子所展现出来的每一个细节,但是她也会在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上对儿子严格要求。做为父母,不该把自己所拥有的物质都给与孩子,而是把能力传递给孩子,把独立权归还给孩子,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会担当,学会分享,懂得爱惜,能以正能量,从更多的维度看待人生。这样的孩子,才是名校真正想要的,国家需要的,未来需要的!
第三,从文章难度来看,既然小升初是为了选拔优秀的初中学生,用此做一个筛选也合乎情理。整体的小升初趋势,是为了培养综合素能更高的孩子,而一个孩子的能力、心理、情感、人文面貌,或者说对文学的感知,对生活的感悟自然也是培养方向之一,所以历年来小升初考试选取的文章大多是往这个方面靠拢的:筛选出感悟能力更高、生活体验更多的孩子。
其实,撇开单纯的考试来说,孩子的成长,在极长的一段时间里,是需要父母的陪伴来完成的,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一席之地。单从陪伴来讲,毕淑敏的文章,同样,或者其实更适合家长阅读!成长,需要陪伴;阅读,需要陪伴;感受,需要陪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