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助学奖教”项目背后的故事

2018-03-21 04:51:02  阅读 105 次 评论 0 条

  当他们向学哥学弟、学姐学妹发出设立竹山县柳林乡助学奖教专项资金倡议时,无论是上个世纪60年代的老三届,还是跨世纪茁壮成长的新生代,他们把目光聚焦在大巴山深处的母校——竹山县柳林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原柳林乡中学、洪坪中学、洪坪小学三校合一)。

  他们怀着对母校的感恩之情,怀着对家乡孩子们的大爱之心,对家乡、对母校、对学弟学妹表达一份浓浓爱意。

  今年1月5日,雷明刚、刘宗林、姚磊三位校友相聚华中农业大学,他们回忆起当年在母校学习生活的日子,回忆老师们含辛茹苦培养他们成长的艰难历程,无不勾起对母校和老师们的无限敬意。如今他们成才了,甚至成为各自领域的公众人物。

  拿什么回报母校,拿什么回报老师,拿什么回报曾经养育他们成长的故土,成为他们谈论的焦点。最后商议,联名向学哥学姐、学弟学妹发出倡议,设立竹山县柳林乡助学奖教专项资金并创立理事会。

  当他们向当年的班主任、已退休的姚福金老师汇报这一想法时,得到了老班主任的充分肯定和坚决支持,同时也得到时任柳林乡中心学校校长陈祖荣的积极响应。

  于是,设立竹山县柳林乡助学奖教专项资金理事会的倡议刷爆了朋友圈,200多名身在异乡且事业有成的校友热情点赞,纷纷表示,愿为家乡教育尽一份微薄之力。

  但是,办好事必须合规合法。老班主任姚福金接受牵头成立助学奖教专项资金理事会的请求,他一边向有关部门申请相关事宜,一边投入紧张的筹备工作。

  今年3月5日,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在竹山县上庸镇庸国府大酒店一个小会议室里,一个民间公益组织诞生了——竹山县柳林乡助学奖教专项资金理事会。会上通过了《竹山县柳林乡助学奖教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与会的21位理事代表选举了理事长、副理事长,成立了秘书处等。在职的、退休的、自主创业的校友云集一堂,共商助学奖教大计。

  4月1日上午,竹山县柳林乡九年一贯制学校迎来了建校以来最令人欣喜的时刻,来自全国各地的校友汇聚一堂,前来参加柳林乡助学奖教专项资金首募盛典。在这个仪式上,校友们向母校、向学弟学妹们捐资69万多元,衣服1200件(市值90多万元),图书100册,珍贵字画3幅。

  一项公益活动,牵动无数感恩者,凝聚着许多动人故事。在首募仪式上学友们感言:我们是感恩者,感恩柳林山区的养育,感恩一生扎根山区培养我们的老师,我们不图回报,但愿受益者感恩生活的时代,感恩我们的国度,感恩充满大爱的社会。

  郑小溪,深圳闻道服饰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当他第一时间收到校友的倡议,迅速赶制了1200件品牌服装送到柳林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并邀请在香港、广东、山东、湖北等地工作的同学,为家乡奉献爱心,得到大家的积极响应,捐款捐物折款达13.9万元。

  雷明刚,原柳林乡中学走出来的华中农业大学高材生,该校博士生导师,是我国畜禽遗传资源猪专业委员会最年轻的委员。他既是助学奖教专项资金的积极倡导者,又是组织者,还是带头捐赠者。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他并不是竹山人,更不是柳林乡人,只是寄住在柳林亲戚家,在原柳林乡中学完成了学业。他把柳林当作自己的家乡,把柳林的父老乡亲当作自己的亲人,在助学奖教活动中他捐资额最大。和他一同工作的华中农业大学教师刘望宏对此深受感动,特别委托他向理事会捐资5000元现金。

  在竹山县柳林乡助学奖教专项资金理事会成员里,很多是夫妻、父子、父女、爷孙,因为他们都是柳林乡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校友。刘宗林、姚磊是一对夫妻,又是三位倡导人之一。刘宗林从原柳林乡中学走出去,学成后又回到学校任教,姚磊则是当地一位知名度颇高的民营企业家,他们一家有四人都是助学奖教的骨干成员。

  刘宗林所在的柳林乡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留守一族,经济拮据,生活艰苦,完成学业相当困难。作为教师,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萌发了设立竹山县柳林乡助学奖教专项资金理事会的想法,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在一次与校友小聚时,他把这一想法向妻子姚磊和校友雷明刚交了底,希望引起共鸣,没想到三位校友一拍即合。从此,竹山县柳林乡助学奖教专项资金理事会由设想变为现实。

  柳林乡助学奖教专项资金理事会是个大家庭,既有年逾古稀的老教师,更有年过六旬的老校友,既有中央国家机关的官员,也有军队退役将士,更多的是活跃在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心系家乡教育,为家乡助学奖教奉献爱心,为专项资金理事会当顾问,出主意,献良策。

  时任国家文化部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报社副社长、现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的杨开金,是原柳林乡中学68届学生,应邀担任理事会名誉理事长后,凡是理事会的事,无论多忙他都要挤出时间参加。今年暑期,柳林乡助学奖教专项基金会选派8名优秀学生到北京参加夏令营活动,杨开金推掉一切应酬,挤时间为8名学生作了 《做好中国人,写好中国字》专题讲座,勉励同学们要读好“三本书”,即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和心灵之书,并为每位学生题写了一幅励志名言。他说,一次为8名中小学生赠写励志名言,在他的书法生涯中还是第一次。

  彭宝林是原柳林乡中学71届毕业生,在柳林乡工作近30年,从办事员到乡党委书记,几乎把毕生精力和智慧都奉献给了家乡,是柳林人引以为豪的当家人。理事会成立时,他将珍藏数十年的著名书法家韩绍玉题写的书法作品捐赠出来,成为基金会升值潜力最大的财富。应邀担任监事长后,无论是捐赠款项还是支出款项,他都要依规严审,签字画押,有力地保证了每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从原柳林乡中学毕业的文显堂曾是一位军旅作家,在部队服役时出版过多部专著,转业后仍坚持著书立说。当他看到校友的倡议后率先捐款,今年9月底,他还将300本刚出版的专著《谁主沉浮——长征中的生死抉择》一书,带回竹山县新华书店现场签名销售,将所得款项全部捐赠给了柳林乡助学奖教专项资金理事会。

  别坤祥是位年逾古稀、只读过四年半小学的退休干部,从机关炊事员到事务长,他吃尽了没有文化的苦头。助学奖教专项资金理事会首募那天,他特意从300公里以外的丹江口市赶来,郑重地将500元爱心捐款投进了募捐箱,在场的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 “我不是这个学校的校友,但我知道,我是因家庭贫困辍学的。在当今这个时代,没有文化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我捐资助学微不足道,但我要表达我的心意。”

  对城市任何一所学校的孩子和老师来说,几十万元资金不值一提,而相对大巴山贫困地区的柳林乡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作为基金会的掌门人,理事长姚福金深感责任重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 “我已年过六旬,不是我有多大能耐,而是大家对我的信任,让我带领大家一起打好基础,一旦时机成熟,我将主动把担子交给年轻人,让他们把这项爱心事业推向前进。眼下我将带领大家严肃认真、谨小慎微地管好用好每一分钱,坚持监管并重、公开透明,决不辜负捐赠者和家乡人民的一片厚望。”

  今年9月8日,第33个教师节前夕。校友们放下繁忙的工作,从四面八方回到了柳林乡九年一贯制学校,他们是应邀为母校的学弟学妹和老师颁奖的,也是柳林乡首次以助学奖教专项资金理事会名义举行的一次大型活动,以此隆重庆祝第33个教师节的到来。据了解,这次共为210名师生颁发助学奖教资金13万元。资助有限,情意无价,它既凝聚着基金会每一位会员的心血,更彰显着助学奖教、大爱无边的内在力量。

  78岁的老教师邵义行退休前是竹山县有名的中学数学教师,也是基金会里年龄最大的成员,退休前无数次上调任教均被他婉拒,基金会这次授予他特别奉献奖。主持人在邀请他发表获奖感言时,他声情并茂地向在座的师生们讲述了扎根柳林山区教书育人40多年的苦乐岁月。他说,我虽不是柳林人,但我一生最大的荣幸是为柳林乡教育而活,献身柳林乡教育事业我没有留下丝毫遗憾。他最后说,我热爱柳林的山山水水,更热爱柳林的人民,我已向子女们交代,百年之后将我的骨灰撒到柳林山区。

  老教师的获奖感言,使台下数百名师生为之动容。他们万分感慨,如果不是爱的奉献,如果不是这次给人以激励的活动,怎能听到或感受到如此震撼且感人肺腑声音?

  这就是感恩背后的故事,故事虽刚开始,但故事里折射出爱心人士对贫困山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关注和关爱,折射出学哥学姐们反哺与感恩的崇高境界。人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将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进来,也将有更多的柳林乡孩子实现梦寐以求的理想,这就是助学奖教基金创立的初衷。

  一个倡议得到众多校友的响应,一个项目赢得无数校友的爱心捐献,这是倡议者没有想到的。

  从表面上看,学哥学姐们是为了感恩母校、感恩老师,但从设立助学奖教这个项目到捐赠款项的使用和效果来看,已满满体现了倡议者的初衷:考上大学的贫困生得到了资助,在校优秀学生和贫困学生得到资助,优秀教师受到了奖励,教育功臣得到了慰藉等等。

  毋容置疑,这是一个好项目,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它虽然不足以改变贫困山区学校目前的状况,但至少起到了较强的辅助作用。如果有更多的人像柳林中学走出去的学子那样,成才后拧成一股绳,抱团反哺母校、反哺家乡、助学奖教,该是一件多么令人欣喜的事情啊!祝愿柳林乡助学奖教专项资金理事会更上一层楼!祝愿柳林乡教育事业的明天更加美好!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12782.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