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女孩青春期迟迟不发育 医院检查发现是男孩

2018-03-21 17:15:17  阅读 111 次 评论 0 条

  14年来,小婷(化名)的性别栏一直填的是女,身边所有人也都理所当然认为小婷是女孩。可是最近做的染色体检查结果却显示为XY,也就是说,小婷的真身并非女娇娥,居然是实实在在的男子汉。

  14岁的小婷到了该发育的年纪,可是月经迟迟不来,前胸也平坦得犹如飞机场。妈妈担心女儿发育迟缓,就带她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挂了浙大儿院副院长、内分泌科主任傅君芬教授的专家号。

  傅君芬教授解释,虽然小婷有女孩的外貌、性器官,实际上却是男儿身,都是因为小婷在胚胎发育期出现性分化异常(DSD)导致的。通俗地说,小婷原本应该分化出男性生殖器官,但因为性分化异常,出了差错,没有分化出男性生殖器。但是从外观上来看,和女性的生殖器很像,所以从出生开始到现在,一直被当做女儿养。

  养了14年的女儿竟然是儿子!要不是这次来看青春期发育的问题,说不定还蒙在鼓里!小婷的妈妈这才恍然大悟,难怪女儿在学校里体育成绩这么好,不仅是短跑冠军,还经常破纪录。

  在大部分人的观念里,人的性别无非两种:非男既女,可实际情况却要复杂得多。傅君芬教授说,像小婷这样性别不清晰的孩子,她每年都会新遇到二三十例。

  后来洗澡时发现女儿阴蒂肥大,到当地医院就诊,检查发现女儿的染色体竟是46,XY(男孩),腹腔还长着一对睾丸。家长惊呆了,随即去了国内知名某医院就诊,全家三代查了基因,发现爷爷、爸爸、佳佳都存在MAP3K1基因杂合突变。家长被告知,这个突变基因就是致病元凶,而且相关文献报道有癌变风险,建议直接切除睾丸,从此做女娃。

  这样一波三折的结果让家长很茫然,无助之下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浙大儿院。傅君芬教授召集专家组反复讨论,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内分泌性激素水平及心理测试等,认为该基因并非真正元凶,经进一步分析及基因检测诊断为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

  专家组将意见反馈给家长,详细解释了疾病的来龙去脉,为佳佳重新作了诊断评估和治疗计划。鉴于佳佳年龄尚小,盲目选定男女性别不妥,建议暂时保留睾丸,定期随访,等待佳佳长大,再给出更科学的性别选择。

  首先,我们通常的认知中,就是男和女。可实际上,人类性别的分类依据有很多:性染色体性别、性腺性别、内外生殖器性别、性激素性别、社会性别、心理性别,要弄清楚这些,并从中整理和总结出每一例患者的个性化诊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依旧可能存在模棱两可的情况。对某些人来说,成为真正的男女可能依旧还不能实现。

  其次,在查找病因的过程中,基因检测技术大大提高了我们对疾病的认知。可找出真正的致病点,无异于大海捞针,医学专家发现很多未知位点或已知结果无法和临床症状匹配的情况,需要我们不断深入研究,精准医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另外,治疗方案不一。不同的原理,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案。比如激素替代,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每个时期对于各类激素的需求不同,需要定期调整激素替代的剂量和种类。再比如,判定性别之后,泌尿外科医生可能需要多次手术来达到满意的整形效果。同时有一部分手术后的患者还可能继续存在性别焦虑的状况,因此做男做女的手术,不是三两个检查后就能快刀斩乱麻的。

  傅教授说,DSD是一类比较复杂的疾病,需要内分泌科、泌尿外科、肿瘤外科、小儿妇科、心理科、特检科、遗传学等诸多学科共同参与。两年来,为解决临床问题,浙大儿院开设DSD多学科疑难病会诊(DSD MDT),针对特殊病例集中讨论和学习,专科医生的诊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明确诊断后进行相应的激素替代治疗、心理评估和疏导、外科干预等,已有几十个DSD家庭因此获益。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1284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