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和W同学发生了一场争执。起因大抵是由于最近一段时间发生了太多令人沮丧的事情,我忍不住在论坛上写了一些为自己也为其他人鼓劲的话,好让自己不那么丧下去。
然而W同学在回帖和QQ上都对我吐槽了同样的内容:“只是纯粹的抒情和鸡汤而已,能有什么用?”
于是,我就“鸡汤到底有没有用”这个问题跟他争论了好几个回合,今天的这篇文章就是把当时的争论内容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希望能对更多在面对“鸡汤”感到困惑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也许需要稍微简短地回顾一下“鸡汤文”的全称“心灵鸡汤”的来历。
这个名字最早能追溯到美国出版的一系列励志书,作者杰克·坎菲尔德原本是个生活失意中学老师,45岁那年突然福至心灵想到了写励志书出版赚钱改变生活的点子。在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本励志小故事集子之后,他想到了小时候奶奶为生病的他熬制的鲜美鸡汤,于是为这本书取名叫做《心灵鸡汤》。
《心灵鸡汤》的初次出版经历了各种艰难,但成功出版后立刻一炮而红,第一年就狂销几百万册,成功挽救了债务缠身的杰克·坎菲尔德。受此激励,坎菲尔德再接再厉,连写带编,又炮制出了八十多本面向不同人群的 《心灵鸡汤》,大受欢迎,本本畅销。从此以后,“心灵鸡汤”就成了这类一边讲励志小故事一边灌输人生大道理的文章的别称,用得久了,索性就压缩成了三个字:”鸡汤文“。
当年最早开始写鸡汤文的坎菲尔德如果放在今天的评价体系下,毫无疑问是彻头彻尾的Loser一枚:大学念的是文科,出来找了个中学老师的工作,混到45岁不仅要啥没啥,还欠了十四万美元的债务,天天靠啃意大利面条度日。某种程度上,这也刻画出了“鸡汤文”受众群体的一个典型特征:生活受挫的人群。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挫折都是生活中难免遇到的事情。从路上堵车考试没考好,到失业重病受伤,挫折这种事情可大可小,对每个人的影响都不尽相同,但相同的一点是,不管挫折事件是什么,它们都会激起我们内心中的受挫感。
如果挫折感积累得多了,就会让让我们从单纯的感到挫败进而变成感到无助,这就是习得性无助。处于习得性无助的状态之后,我们就有可能会丧失继续尝试或是努力的动力,变得更加宿命论,进而放弃尝试,沉溺于失败带来的痛苦之中。
在这种状态下,一段恰到好处的鸡汤文,就很可能让我们在失败的泥沼里看到一线希望的光亮,从而重燃起奋斗的活力。想来,这大概就是当年的坎菲尔德福至心灵想到要写励志故事的原因之一吧。
既然鸡汤文并不是完全的一无是处,那么我们就需要了解一下,当你读到一篇鸡汤文感觉深受启发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时候,这篇鸡汤文到底对你产生了怎样的作用。而要了解一个人在阅读鸡汤文前后变化最大的地方,就不得不提到一个概念:自我效能感。
所谓的“自我效能感”,就是一个人对于自身完成任务或者达成目标的信念强度,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自信心”的同义词来进行理解。自我效能感对于完成任务,实现目标,达成挑战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力。
这个概念最早是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在自己的社会认知论里提出的。他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和反应,在几乎所有的情况下都会受到他观察到的其他人行动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结合观察外部的经验和个人的感知而得出的自我效能感对一个人的行为就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现任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约丹讲座教授。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
班杜拉认为,人在采取行动时,一般会选择自我效能高的任务而避开自我效能低的任务,也就是选择自己感觉更胜任,更容易成功的任务。自我效能感越高,人就越愿意努力更长时间,并且更积极地进行努力。相对的,如果自我效能低,人们就可能高估任务的难度,同时也更容易感到沮丧和放弃。
个人经验:成功的过往经验会提高人的自我效能,失败的过往经验则会降低人自我效能。
替代性经验:当我们看到一些人成功时,我们的自我效能感也会提高;而当我们看到别人失败的时候,我们的自我效能感也会降低。值得注意的是,当我们认为自己与示范者的相似度越高,替代性经验对我们的自我效能感影响就越大。
社会说服:也就是直接对人进行鼓励或者劝阻,毫无疑问,鼓励会提高自我效能,而劝阻会降低自我效能。
生理因素:人在面临挑战时会产生一些特定的生理反应(比如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等),对这些生理反应的不同解读会导致人产生不同的自我效能感,通常来说,解读为兴奋的人会有比较高的自我效能,而解读为焦虑的人会有比较低的自我效能。
通常来说,鸡汤文都是以故事切入,向读者直接展示一个“别人的故事”。实际上,这就是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替代性的经验,而根据坎菲尔德的经验来看,有针对性地面向不同人群,提供定制化的不同故事,实际上就是为读者找到了和自己相似度比较高的替代性经验。当读者在阅读故事的过程对故事的主角产生了认同之后,最后文章末尾的“大道理”也就是社会说服也就更容易被接受,从而相辅相成,同时从“替代性经验”和“社会说服”两方面提高读者的自我效能感。
等读者的自我效能感因此得到了提升之后,自然他们也就更愿意继续为达成目标完成任务而继续努力,同时也更加相信自己能够获得成功。而如果他们在此后真的完成了任务达成了目标,又会进一步强化他们对鸡汤文的积极看法,使得他们向更多人去“安利”曾经感动过自己的鸡汤文——即使他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受到感动并且愿意坚持下去。
说了这么多,但都绕不开的一点就是:到了现在,“鸡汤文”更多成了一个用来调侃吐槽略带贬义的词,已经失去了原本温情脉脉的“心灵鸡汤”的意味,而更多成了“瞎编故事乱煽情”的代名词。这个缘由其实与最早发明出“心灵鸡汤”这个词的坎菲尔德也还是脱不开干系。
出版了第一本《心灵鸡汤》并且成功热卖之后,坎菲尔德立马就从中嗅到了励志故事的商机,于是他二话不说立马雇了十几个编辑,开足马力广泛征稿,然后让每个投稿的人都签字保证故事的真实性。一时间简直是全民励志,全民意气风发,全民热泪盈眶……
当然了,这些故事里毫无疑问肯定会混杂了大量虚构编造甚至可能完全违背逻辑和常理的故事,但是架不住广大人民群众总是会需要一点情感的创可贴和万能安慰剂,而且在坎菲尔德大卖心灵鸡汤的年代,互联网搜索和验证的功能还不像现在这么广为人知。所以,就算是编造的假故事假经历,照样让坎菲尔德赚得盆满钵满,也让广大读者继续感动得热泪盈眶。
也就难怪在鸡汤文励志故事成功学横行了许多年之后,群众们终于忍不住开始用反鸡汤来直抒胸臆,一边调侃鸡汤文的传统套路,一边辛辣地直击现在生活的痛点,让读者一边捂胸口倒地中枪,一边大声叫好。
为了简便起见,我把常见的鸡汤文分为了三种:鸡汤、馊鸡汤和毒鸡汤。要鉴别这三种不同的鸡汤,最重要的一个参考依据就是你读完这篇文章以后的感受。下面就稍微详细一点地解释一下吧。
不带任何前缀的鸡汤文基本上是可以按照最初定义理解的励志故事,它所讲的故事是真实的或者符合逻辑与常理的,并且没有隐瞒关键信息。在读完之后我们能够感到某一种积极情绪(比如喜悦、感激、宁静、兴趣、希望、自豪、逗趣、激励、敬佩、爱),并且这种积极情绪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快速转变为消极情绪(忧愁、悲伤、愤怒、紧张、焦虑、痛苦、恐惧、憎恨等)。如果你读到的是这样的鸡汤文,那么不用担心,可以放心大胆地读下去,只要利用好读完之后暂时提高的自我效能感完成好当前的目标就好了。
馊鸡汤是指那种完全编造,违背逻辑或者常理,或者隐瞒了关键信息(比如不告诉你比尔盖茨他妈是IBM高管并且替他撮合了第一笔订单这种事情,只告诉你比尔盖茨大学辍学去写代码成立微软)的励志故事。这种虚假的励志故事可能会让我们在读完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也感受到某种积极情绪,但是这种积极情绪的衰减速度远远大于真·鸡汤带来的积极情绪的衰减速度。而且一旦有人指出了馊鸡汤的漏洞或是隐瞒不提的真相后,所激发出来的消极情绪会完全抵消掉原本激发的积极情绪。流行的反鸡汤段子里,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针对馊鸡汤专门编写的。
毒鸡汤则是那种既编造内容,又隐瞒关键信息,同时以激发强烈的负面情绪带来的畅快感吸引读者的故事。它们的标题往往都取得极为吸引眼球,开头三句话就会让读者惊呼“卧槽”。它们讲求的不再是励志,而是一种貌似反鸡汤的恶毒。它们模仿了反鸡汤段子里“告诉你一个社会真相”的部分,但又在这个所谓的“真相”上附着了厚厚的消极情绪,让它伴随着一个半真半假的故事植入读者心中,使得他们在无意中又为消极情绪进一步推波助澜,为毒鸡汤吸引受众。
其实真正意义上的鸡汤文,是可以在你的自我效能感低下的时候,暂时为你提供一点由“替代性经验”和“社会说服”带来的额外自我效能补充的。然而在馊鸡汤和毒鸡汤随处可见的今天,学会辨别鸡汤的品种,可能比从鸡汤里获取积极情绪更为重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