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四川遂宁市明月小学三年级学生、刚满9岁的小女孩佳佳(化名)自幼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父母离异后由祖父母抚养至今。她在一篇习作《我最熟悉的一个人》中写道,“我看见我的奶奶为我的病落泪的时候,我的心情很悲伤。如果我能活着长大,我一定会好好孝顺我的好奶奶……”这篇作文被老师发到网上后,刷爆微信朋友圈,被称为“最悲伤作文”。
读了这则报道,我们不由为9岁小女孩佳佳的不幸而感伤,并由此联想到社会公平及爱心救助等诸多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9岁小女孩佳佳的“最悲伤的作文”给我带来了关于中小学作文教学的思考:作文“有意义”和“有意思”,哪一个更重要?
时下,有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对“作文即做人”提出质疑,认为做人要直,作文要曲。有的评论提出:小学生写作“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不能苛求小学生写作有“思想意义”。
对此,9岁小女孩佳佳的“最悲伤作文”无疑做出了最有力的回应:小学生写作“有意义”比“有意思”更重要。这篇作文围绕“最熟悉的人”这一命题,以一个9岁儿童的视角和稚笔,真实写出了自己的不幸和奶奶的慈爱善良与坚强,表达了自己对奶奶的由衷感激和真挚的爱,抒写了人性的真善美。这样的作文,虽尽显稚嫩之气,但读来催人泪下,发人深思。这是写生活、抒真情的魅力,更是学生作文“有思想意义”的真实写照,又怎一个“有意思”了得!唯其如此,这篇“最悲伤作文”才会刷爆微信朋友圈,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代学者朱熹的这首诗非常形象地写出了写作与生活的关系。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源于生活的写作才能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乐于写作的内生力,作文才富有生命活力,才能达到“清如许”的“有意义”境界。相反,脱离生活的写作必然会内容空洞,无病呻吟,既没意思,更没意义。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长期以来,中小学作文教学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导致学生作文内容空洞,华而不实,出现“三无”现象——无主题、无内容、无自我,假大空作文大行其是。前几年网嚗某地高考以亲情为话题作文,考场上出现了大量的雷同作文,或者是父母病故,或者父母重病等,让人啼笑皆非。脱离生活的作文让学生失去的不仅是创新灵性,更是做人的诚信和真诚。作文即做人,你能期望这样的学生将来走上社会能成为诚实守信的现代公民?
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让写作教学回归学生生活,回归学生写作的生命本原,调动学生的思想感情,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引导他们体验鲜活而丰富多彩的生活,从纷繁的生活中捕捉写作灵感,在自由的写作中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他们的作文才不会言之无物、无病呻吟、华而不实。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