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敬请关注!分享精心整理的人生励志的哲理故事,仰望那一场最美的相逢!
哲理:关于宇宙人生的根本的原理和智慧。它通常是关于人生问题的哲学学说,它是人生观的理论形式。它主要探讨人生的目的、价值、意义、态度等,也可以泛指一切价值观和生活智慧。它的功能是让人了解宇宙人生的根本原理和道理,对人们的生活起到指引作用。
如果在30岁以前,最迟在35岁以前,我还不能使自己脱离平凡,那么我就没戏了。
就是,起码要有自己的房、自己的车,起码要成为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吧?还起码要有一笔数目可观的存款吧?
要有什么样的房,要有什么样的车?在你看来,多少存款算数目可观呢?
以上,是我和一名大一男生的对话。那是一所比较著名的大学,我被邀做讲座。对话是在五六百人之间公开进行的。我觉得,他的话代表了不少学子的人生志向。
我明白那大一男生的话只不过意味着一种往高处走的愿望,但我觉出了我们这个社会,我们这个时代,近十年来,一直所呈现着的种种文化倾向的流弊,那就是--在中国还只不过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现阶段,在国人还不能真正过上小康生活的情况下,中国的当代文化,未免过分热忱地兜售所谓不平凡人生的招贴画了。
而最终,所谓不平凡的人的人生质量,在如此这般的文化那儿,差不多又总是被归结到如下几点--住着什么样的房子,开着什么样的车子,有着多少资产,于是社会给予怎样的敬意和地位。倘是男人,便娶了怎样怎样的女人……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也盛行过同样性质的文化倾向,体现于男人,那时叫五子登科,即房子、车子、位子、票子、女子。一个男人如果都追求到了,似乎就摆脱平凡了。在七八十年后的今天,这一倾向仿佛渐成文化的主流。这一种文化理念的反复宣扬,折射着一种耐人寻味的逻辑--谁终于摆脱平凡了,谁理所当然地是当代英雄;谁依然平凡着甚至注定一生平凡,谁是狗熊。
一点儿也不夸大其词地说,此种文化倾向,是一种文化的反动倾向。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下一代,如果他们普遍认为最远35岁以前不能摆脱平凡便莫如死掉算了,那是毫不奇怪的。
中国古代,称平凡的人们亦即普通的人们为元元;佛教中形容为芸芸众生;在文人那儿叫苍生;在野史中叫百姓:在正史中叫人民,而相对于宪法叫公民。没有平凡的亦即普通的承认,公民一词将因失去了平民成分而成为荒诞可笑之词。
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古代的思想家们,关注体恤元元们的记载举不胜举。
比如《诗经·大雅·民劳》中云: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老百姓太辛苦了,应该努力使他们过上小康的生活。比如《尚书·五子之歌》中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意思是如果不解决好元元们的生存现状,国将不国。而孟子干脆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而《三国志·吴书》中进一步强调:财经民生,强赖民力,威恃民势,福由民殖,德俟民茂,义以民行。民者--百姓也,芸芸也,苍生也,元元也,平凡而普通者们是也。
怎么到了今天,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在平民们的某些下一代那儿,不畏死,而畏平凡了呢?
于是,我联想到了曾与一位另类同行的交谈。我问他是怎么走上文学道路的,答曰:为了出人头地。哪怕只比平凡的人们不平凡那么一点点,而文学之路是我唯一的途径。见我怔愣,又说:在中国,当普通百姓实在太难。于是,我又联想到曾与一位美国朋友的交谈。她问我:近年到中国,一次更加比一次感觉到,你们中国人心里好像都暗怕着什么。那是什么?我说:也许大家心里都在怕着一种平凡的东西。她追问:究竟是什么?我说:就是平凡之人的人生本身。她惊讶地说:太不可理解了,我们大多数美国人可倒是都挺愿意做平凡人,过平凡的日子,走完平凡的一生的。你们中国人真的认为平凡不好到应该与可怕的东西归在一起吗?
我不禁长叹了一口气。我告诉她,国情不同,故所谓平凡之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不能相提并论。我说你是出身于几代中产阶级的人,所以你所指的平凡的人,当然是中产阶级人士。中产阶级在你们那儿是多数,平民反而是少数。你们的平凡的生活,是有房有车的生活。而一个人只要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过上那样的生活并不特别难。而在我们中国,那是不平凡人生的象征。
当时想到了本文开篇那名学子的话,不禁替平凡着、普通着的中国人,心生出种种悲凉。想那学子,必也出身于寒门;其父其母,必也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不然,断不至于对平凡那么恐慌。
当社会还无法满足普遍的平凡人的基本愿望时,文化最清醒的那一部分思想,应时时刻刻提醒社会来关注此点,而不是反过来用所谓不平凡人的种种生活方式刺激前者。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平凡而普通的人们,永远是一个国家的绝大多数人。
我们的文化,近年以各种方式向我们介绍了太多太多所谓不平凡的人士了,而且,最终对他们不平凡的评价总是会落在他们的资产和身价上。这是一种穷怕了的国家经历的文化方面的后遗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