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见到雯雯哭。”身边的小队员围拢过去,中医在场边对她进行治疗。王雯雯暗暗祈祷奇迹发生,第二天一早能站在决赛的草皮上。
然而,当决赛前记者见到她时,她耷拉在替补席上,无奈看着队友在场上拼抢、奔跑,最后在哨声响起时泣不成声。
王雯雯和大多数黎族小女孩一样,家境贫穷,住在山上土坯房,房子修修补补,门前种着几棵摈榔树,家徒四壁。如果不是因为足球,也许她就和其他同学一样,初中毕业就结婚生子,一辈子困在大山。
“我的梦想就是考上北京或者上海的体育大学,去大学里继续踢球。”王雯雯坚信,她能和第一代琼中女足的大姐姐们一样,从贫瘠的大山里走出去,去大城市踢球,哪怕做不了职业球员,进不了国家队,也能读大学。
没人愿意日复一日的贫穷。和王雯雯一样,这些黎族姑娘原本的人生轨迹像是希腊神话里的西西弗斯,看不到希望。
2005年底,肖山已近不惑之年,恩师一个电话,让他来海南,在这块足球的不毛之地,组建一支足球队。
肖山的妻子吴小丽说,那时在湖北,肖山还在一家足球培训机构里带男足,收入不错。但能够拉起一支队伍代表省级去比赛,这勾起了这个老男人内心蠢蠢欲动的“梦想”。
和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类似,肖山为国踢球的梦想从未消逝。如今虽然也是身材走样,但技术依旧出众,三十米开外能够一脚把球踢进球袋里。
地处海南岛中部的琼中县成了这个壮志未酬的外来男人延续梦想的地方。只是初来乍到,这里的贫穷还是让肖山感到震惊。
“当时整个县城一个红绿灯都没有,就一条街道。”在被贫穷震惊之余,肖山开始选拔队员。他走遍县里的每一个乡镇、农村希望小学,他发现,黎族姑娘从小爬山,协调性和体能都比较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