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约】北大塞克勒博物馆:燕园深处古韵弥新

2018-03-31 16:12:35  阅读 122 次 评论 0 条

  提及北大,首先浮现在你脑海中的是什么?是国内一流高校、学霸云集之地、人生赢家摇篮?是学术、论文、科研、实验?还是未名湖、博雅塔、校史馆呢?

  燕园深处,湖光塔影,这里不仅有红墙绿瓦掩映下的青春,有沉沉书香积淀着的岁月,更有格外深厚的艺术底蕴和令人神往的人文气质。

  今天小编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未名之滨古色古香的文化之宅——北京大学塞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我是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是中国高等院校中第一所考古专题博物馆,大家常亲切地称呼我为“赛克勒”。

  其实呢,赛克勒先生是我的捐赠者,他还在美国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华盛顿特区、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及英国伦敦等地捐建了博物馆、美术馆或捐有藏品。

  除此之外。我也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哦,成立以来积极面向社会服务。凭借考古文博学院老师们的专业功底,进行公众考古,科普历史文化,并推广艺术项目。

  早在1986年,我就破土奠基了,1993年正式开放,我已经陪伴着燕园学子和历史及艺术爱好者们度过了25年的时光。

  我是一座仿明清古建的庭院式建筑,可以让你在古朴典雅的氛围中尽情浏览历史长河、感受艺术启迪。

  “考古传递理性,艺术激励创新”是我一以贯之的理念,欢迎你们来到燕园深处和我一起体验时光之美、艺术之美!

  我珍藏了从旧石器时代到元明清时期的不少好“宝贝”,它们的来源有北京大学和燕京大学的旧藏、考古系学生的发掘成果,还有来自社会各界的无偿捐赠及收购等渠道。

  正是无数关心考古与艺术、关心社会教育的捐赠者丰富了我的馆藏,我才有机会带领大家追溯历史长河,感受艺术启迪。

  借助考古文博学院学者们深入的研究成果与丰富的合作办展资源,我经常推出一些优秀的展览与公众项目,与大家分享。

  譬如在刚刚结束的“人与自然的瑰宝:从提香到伦勃朗——文艺复兴与17世纪西方版画”中,我们为大家展示了文艺复兴时期和17世纪来自意大利、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和西班牙的主要艺术家的作品;正在展览的“迷人的自然:森林砍伐与环境”,当代艺术家尼古拉·埃雷拉用他的画笔讲述雨林的美、树木的消失与环境改变的进程…

  我爱用琳琅满目的藏品讲述时间和艺术的故事,我想用别具一格的展览带给你们惊喜。

  尼古拉斯·埃雷拉是“吉莉安·赛克勒女爵士国际艺术家展览项目”2017年推介的艺术家,本次展览以“迷人的自然:森林砍伐与环境”为主题,由12幅大型画作和61幅小型绘画组成,展期共计五个月。艺术家在本次展览中,始终强调和谐共处、强调爱,突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希望人类意识到所有生物都存在于同一个空间并相互依赖。展览中的艺术作品都是为了反思、为了冥想、为了表达对生命的尊重而创作。

  此次展览的“主角”是位于大同东郊的沙岭7号墓的摹制壁画。沙岭7号墓是一座北魏时期的地下“豪宅”, 据墓室出土漆皮文字推测,墓主人死于太延元年(435),鲜卑人,是侍中主客尚书平西大将军破多罗氏的母亲。这座铲形砖室墓的墙壁上布满了精美的壁画——甬道两侧绘有镇墓武士和镇墓兽,甬道顶部绘有伏羲女娲,墓室两侧是大型出行图和宴饮图,都是典型的汉晋传统文化元素。

  本次展览主要关注英国艺术的黄金时期,大致开始于威廉·霍加斯(1697-1764),止于约瑟夫·马洛·威廉·透纳(1775-1851)。对于英国而言,这百余年是一个辉煌绚丽的时代,至此,英国艺术也开始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展览将展出来自这一时期重要艺术家的水彩画与版画作品;同时,展览也会聚焦以版画为载体的“印刷文化”。

  寒假期间,塞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将在2月25日至2月21日闭馆,请大家合理安排参观时间。

  您可持本人身份证或护照在东侧门(地铁四号线北京大学东门站A口向西)有序排队,登记入校。

  请大家看好位置,零散观众走东侧门,团体观众走东门,穿过秀美的未名湖,很快就能找到赛克勒博物馆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13728.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