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贻弓:银幕写就抒情散文诗

2018-04-01 03:16:42  阅读 139 次 评论 0 条

  吴贻弓是中国新时期“散文电影”的代表。与吴玉刚合作《巴山夜雨》,外加独立执导《城南旧事》,仅凭这两部才华横溢的影片,他就奠定了自己第四代导演的影坛地位。之后他又创作了《姐姐》、《流亡大学》、《少爷的磨难》、《月随人归》、《阙里人家》、《海之魂》等影片。 本报记者 谢震霖摄

  吴先生本无意再登报章。退休于他,是卸去一身名利,休养生息才是他如今最紧要的事。但《城南旧事》里饰演疯女人的张敏以及“小英子”沈洁的先后来电,把吴贻弓从超然出世的情绪中拽回当年。

  现在,76岁的他依然把姿态放到最低:“其实,我就是个儿童片导演,在银幕上写一篇抒情散文诗。”

  说起吴贻弓,先生的姓名大有学问——“贻”为收藏,“弓”乃兵器,“贻弓”寓意“刀枪入库,天下太平”,独具意境。这恰巧吻合了学术界长久以来对他作品的评价——吴贻弓为中国新时期“散文电影”的代表。

  论“散文气质”的由来,吴老说,皆因文学一直照耀着人生。“中学时代我们会看很多书。那时没有特别喜好,跟着流行走。一阵子大家都在弄古典诗词,过一阵又看言情小说,再过一段就是17、18世纪的世界名著了。”彼时,吴贻弓对图书来者不拒,流行什么看什么,《选集》、《鲁迅全集》、《郭沫若全集》、《资治通鉴》、《纲鉴易知录》,各类书籍包罗万象。但同时,他执导的电影处女作总毫无眉目。身为一名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生,很长一段时间,吴贻弓只当助理,心甘情愿地跟着沈浮、孙瑜、郑君里、徐韬、吴永刚等大导演。

  “一度,我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机会拍电影,只有不停地读书。”幸好,文学是温暖的,它默默浸润了吴贻弓对电影的创作理念,也进而回馈了他本人。1982年,43岁的吴贻弓终于等来人生中第一部独立执导的影片。

  当年很少人知道,根据林海音小说改编的《城南旧事》其实是被北影厂放弃的剧本。是吴贻弓接手,开始在银幕上写起了抒情散文。他给影片定下“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基调,以平淡生活里的真情打动人。说起当年的拍摄过程,吴贻弓更愿意将其视为一个时代对电影美学重塑的“典型”。在当时的原剧本里,有不少凌驾于原作气质之上的主题先行,破坏了影片质感。吴贻弓大胆向老厂长提出了修改剧本的建议。

  事实证明,遵从原作的本意,确实让影片焕发文学光彩。《城南旧事》不仅在当年摘下许多国际奖项,直到今天仍是影视专业教材里重点分析的“中国电影史经典案例”,至今保持每年在央视电影频道重播3次的纪录。

  与吴玉刚合作《巴山夜雨》,外加独立执导《城南旧事》,仅凭这两部才华横溢的影片,吴贻弓就奠定了自己第四代导演的影坛地位。之后他又创作了《姐姐》、《流亡大学》、《少爷的磨难》、《月随人归》、《阙里人家》、《海之魂》等影片。

  1984年,吴贻弓在外景地获悉自己被任命为上海市电影局副局长,以后还担任了上海电影总公司总经理、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上海市电影局局长、上海市文联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全国政协委员……有一年在银川,有记者问他:“您当了这么多年行政领导,荒废了专业,后悔吗?”吴贻弓答:“说一点不后悔那是假的。但组织安排,我就尽力而为。想想在这过程中总算帮人缝了几件嫁衣,也得到些许安慰。”

  最大的那件“嫁衣”非上海国际电影节莫属。1992年,“我们要有自己的国际电影节”。吴贻弓心里埋下了种子。从此,他为申办奔波,为经费苦恼,为邀请嘉宾反复游说,为替“金爵奖”起个响亮的名字而绞尽脑汁。终于,1993年10月,全无经验可借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在吴贻弓的努力和引领下问世。开幕那天,当索菲亚·罗兰、奥利弗·斯通、大岛渚、罗伯特·怀斯、中野良子、张曼玉、张艺谋、巩俐等全球顶级影人云集上海,吴贻弓欣慰,自己心头的种子开了花,未来会有更多中国影人得益于这个年轻的电影节,“那将是一首最美的散文诗。”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13757.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