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长效机制

2018-04-01 14:56:04  阅读 112 次 评论 0 条

  党的十九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成为时代的重托、人民的期盼,更是民心工程、筑梦工程,需要提升到正确认识和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高度,聚焦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深入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着力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各类教育协调、城乡区域均衡、质量优质高效、群众满意认可的良好生态,有力保证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时代的重托、人民的期盼,更是民心工程、筑梦工程,需要提升到正确认识和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高度,聚焦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深入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着力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各类教育协调、城乡区域均衡、质量优质高效、群众满意认可的良好生态,有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吹响了号角。

  要实现让人民满意,使人民对教育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亟需构建长效机制。

  一、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质量提升机制。要瞄准育人为本这个“基点”,加快建立全员育人导师、毕业生去向考核、学情会商、家长学生评议教师、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惩戒等基本制度,用制度保障和提升学校的育人质效。要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积极探索实施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改革,改变传统德育课程以知识为中心的做法,深化课程整合,回归育人本位,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德育功能。要创造条件,开设“发现一位心目中崇拜的英雄、确立一条激励向上的人生格言、练就一项受益终生的体育项目、培养一种愉悦身心的艺术爱好、拥有一个服务社会的社区岗位”等内容的成长课程。加强中小学生社团建设,确保每一名学生每学期都能参与1-2个社团,积极稳妥地开展好研学旅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构建以均衡优质为目标的统筹发展机制。要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建立城乡统筹发展机制。要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提升市区中小学建设工程,既让孩子“有学上”,又让孩子“上得好”。教育均衡发展,师资是关键。只有大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增加农村教师机动编制,建立完善统一管理机制、人才合理流动机制、教育教学一体化机制、捆绑考核评价机制,才能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通过教育联盟、教育集团、教育学区、城乡共同体、“名校+分校”等形式,促进优质学校带动薄弱学校发展。

  三、构建以职业专业为追求的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教育者要有“两手莫管校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的定力和静气,只有沉下心来,心无旁骛,才能全心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要深化校长职级制改革,形成比较完善的校长后备人才、校长遴选、职级评定、绩效薪酬、任期交流等一系列制度体系,提升校长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二要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教育部门统一管编、学校按岗聘人、教师有序流动的用人新机制。要积极发挥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建立“指标到校、自主竞聘、评聘合一、民主监督”的教师职称评审机制,改变以往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分配职称岗位的做法,把职称竞聘推荐自主权下放学校,真正实现“一校一方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三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师德考核数据库,建立师德“负面清单”,并在职称评聘、评先树优中实行师德审核前置,匡正师德师风。四要积极搭建平台,通过开展“美丽乡村教师”“青年教师先锋”“立德树人楷模”评选等活动,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多维度激励教师奋发有为。

  四、构建以全纳、公平、有质量的教育为导向的供给服务机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就要构建以公平全纳为导向的供给服务体系,制定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等制度,构建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的普惠教育体系。对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学生,建立个人档案,从生活和学习上给予特殊呵护,因材施教,保证所有适龄儿童接受教育。

  五、构建以共建共享为理念的社会参与机制。应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共同做好“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这篇大文章。当前,尤其要加快发展民办教育,建立“社会投资建学校、政府支持出师资、学校收费保运转、部门协调强监管”多方参与的办学机制。通过民办公助、公办民助、PPP办学等方式吸纳社会办学资源,满足学生和家长的个性化教育需求。配套构建教育工作满意度要素模型,建立教育惠民服务制度,畅通诉求渠道,建立投诉、立项、查处、反馈和预警的快速反应教育惠民服务机制,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此外,要积极发挥家庭作用,成立家长学校,启动亲子共成长工程,充分行使对学校办学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专家引领、社会参与、市场推进”的家庭教育长效机制,形成线上线下互补、专家教师结合、学校家庭互动的新时代“人民满意教育”新模式。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1386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