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纪录片用青春视觉看世界(组图

2017-12-07 00:00:56  阅读 164 次 评论 0 条

  11月7日,国家主席习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中提到,中新两国青年学子“用镜头记录现代中国,了解和传递中华文化”。

  “镜头”成为我省大学生们热爱的一种记录方式,传达着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也表达着新一代青年学子们对文化、对生活、对人生的体悟。他们手持摄像机,用青春的视角,看到全新的世界,拍出另一片精彩纷呈。

  11月8日上午,西北师范大学学生朱代伟和往常一样,趁着空闲打开了微信朋友圈,看到一则“习主席为西北师大点赞”的消息。

  他点击进去,看到习主席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中说:“今年7月,几名新加坡‘90后’大学生参加了2015‘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他们来到中国西北,用镜头记录现代中国,通过秦腔、兰州牛肉面、羊皮筏子等元素了解和传递中华文化。”

  这让朱代伟瞬间兴奋起来,“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就是他暑期参与的一项活动,没想到,3个多月之后,被国家主席习在遥远的新加坡提起。他迅速转发,立刻引起同学和老师的关注,大家纷纷留言、点赞。

  兴奋过后,回忆起自己暑期的这次活动,他又有了新的感受:“等情绪沉淀下来后,更多的是感动,感觉到我们真的是和国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有了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可以说,国家的发展,我们正参与其中。”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发出通知,招募17名志愿者参与到暑期的“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与外国青年一对一拍摄反映兰州本土文化的纪录片。平常就爱拍短片的朱代伟得知后,立刻去报了名。7月,院里通知他加入了微信交流群,安排他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郑欣宜结为“对子”,提前沟通了解。

  他和郑欣宜的交流很顺畅,两人用英文聊起各自的地域文化,提前开始商量拍什么、怎么拍。朱代伟提到了兰州的牛肉面,郑欣宜说新加坡也有,可以此来拍摄。郑欣宜提前拍摄了新加坡的“兰州拉面”,到兰州来再拍本土的拉面。

  7月21日,朱代伟和郑欣宜在兰州中川机场见面了。郑欣宜的汉语说得很好,“有点像台湾人说汉语的感觉”。郑欣宜是新加坡的华人,祖籍福建,和父母、爷爷奶奶交流常用汉语。

  与郑欣宜同行的还有新加坡的大学生黄裕珊、克里斯汀、保罗等7人,他们与芬兰赫尔辛基应用科技大学、图库尔大学的4名大学生汇合,将与西北师范大学的学生一起,完成11部以兰州文化为主题的纪录片。

  经过两三天的讨论,学生们各自定好选题,准备开始拍摄。朱代伟和郑欣宜按计划拍摄兰州牛肉面的故事。郑欣宜当导演,朱代伟是制片。在马子禄牛肉面馆,拉面师讲述牛肉面“一清二白三红四绿”的故事。

  为了契合活动的主题“人·家·国”,两人商量,再找一家兰州普通人家,拍他们自己做牛肉面的场景。他们来到这次活动的志愿者、朱代伟的同学方妤蕊家,方妤蕊的奶奶经常给家人做牛肉面吃。

  早上,两人和奶奶一起到市场买牛肉、蒜苗、萝卜,用镜头记录了兰州平凡人家的日常生活。走在菜市场,郑欣宜似曾相识,她告诉朱代伟:“新加坡也有这样的菜市场,我们叫做‘巴沙’。”两人吃着兰州人在家做的牛肉面,味道和外面卖的虽有不同,但因着家的温情,别有味道。

  为更多地了解兰州文化,朱代伟带着郑欣宜一起爬白塔山、在中山桥拍摄“长河落日”、逛兰州街景,到正宁路小吃街吃烤肉、喝牛奶鸡蛋醪糟,在“放下”咖啡店喝甜胚子奶茶……

  保罗是第二次来中国,领略过北京、上海的摩登后,他想“沿着丝绸之路,看西部中国不一样的风情”。在讨论拍摄选题时,他对搭档李雪娟说:“我听说过黄河文化,我们去拍一位在黄河上行船的船长好吗?”李雪娟一下想到了羊皮筏子,两人一拍即合。

  11个小组分头行动,他们拍摄了羊皮筏子、秦腔、中山桥、兴隆山、刻葫芦、流行音乐、茶园文化以及各种美食。之后,又在西北师范大学进行剪辑、后期加工制作。

  小伙伴们在“一对一”的拍摄中,也产生了深厚的友谊。7月26日是保罗的生日,身在异国的他并没有提及。细心的李雪娟从资料中发现了这个信息,早早地预定好了蛋糕,藏在办公室里。晚上,大家一起给他过生日。这个惊喜让保罗感到很温暖。

  8月初,11个拍摄小组经过考察拍摄、后期制作,完成了11部以兰州文化为主题的纪录短片。最终,在2015“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的展映仪式上,朱代伟和郑欣宜合作完成的纪录短片《来一碗兰州牛肉面》从全国100部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参加展映的6部作品之一。

  临别时,朱代伟送给郑欣宜一个印有熊猫的杯子,朱代伟是四川人,熊猫既是他家乡的代表,也是中国的国宝。“我用你送给我的熊猫杯泡了兰州的三泡台。”回到新加坡的郑欣宜对朱代伟说。现在,他们还保持着联系。

  “从初期的策划建议到培训接待……缘分跨过山河湖海,将彼此的情谊交织在一起,正如那条丝路,蜿蜒绵长。”当微信朋友圈因习主席的讲话刷屏的时候,参加活动的学生王恺轩写下这么一段线日,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新闻学院)举行2015“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兰州行)”展映暨作品研讨会。会上放映了新加坡大学生与西北师范大学生共同创作的关于“牛肉面、羊皮筏子和秦腔”的纪录片《马师傅》、《来一碗兰州牛肉面》、《民族瑰宝》等三部影片。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头脑”,在研讨会上,与会的专家反复提到这一句话。而这个“准备”,就是西北师范大学的师生们近年来通过影像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丝路文化,拍摄的纪录片、微电影已经在世界各地展演,并多次获得省内外奖项。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德祥说起学生们近三年获奖的情况如数家珍:学生李洁琼的短片《开学》获得第22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大学生原创影片大赛“评委会特别奖”;学生杨宝磊、王雪晔的纪录片《缺水的土地》获得第21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大学生原创影片大赛最佳摄影奖、中国镇江国际纪录片盛典“新地平线”单元银山奖、甘肃电视金鹰奖最佳编导奖……

  朱代伟大二时和同学们一起拍摄的纪录短片《我们的世界杯》获得了2014嘉峪关国际短片展大学生纪录片单元最具创意奖和三等奖。他说:“拍摄纪录片和微电影不仅是我们的专业要求,更是表达自我、展示自我的方式。”

  孟子为教授看到两国学生拍摄的纪录片后说:“学生们制作的纪录片青涩质朴,虽然拍摄手法上还有待提高,但这种两国学生合作的方式、拍摄的内容都是非常有意义的。让一个完全对我们的文化陌生的人来拍摄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反而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在此之前,他刚刚从民勤赶回来,带着2名本科生、2名研究生,到民勤沙漠腹地,拍摄了一位坚守治理荒漠化的民间公益者。他所带的研究生李文飞也一同拍摄了自己的毕业作品《骆驼客》。传媒学院要求,研究生毕业的作品是拍一部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影视作品。

  不仅仅是西北师大、兰州城市学院这样有传媒相关专业的院校学生在拍摄纪录片,许多理工类高校的学生也同样热爱拍摄,用他们的方式来解读甘肃、解读世界。

  甘肃农业大学FOX光影工作室团队的一群小伙伴们,来自学校的不同专业,虽然都与传媒、广电编导等专业“不搭边”,但热爱影像的他们走到一起,至今已经拍摄了近百部微电影、纪录片、宣传片。学校专门给他们分配了一间线多个学生平常就在这里制作片子。

  工作室负责人胡景晟,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大三学生。他们去年为学长拍摄的毕业礼物《时间都去哪了》上传优酷视频网站后,点击量1万多次,拍摄的《因为明天还在》的公益宣传片点击量也不错。

  去年暑假,工作室成员之一的藏族小伙尕玛年多带着7个小伙伴来到故乡青海玉树,一起拍摄了反映藏族文化的纪录片《信仰》。今年暑假,他们又一起到青海省贵南县,拍摄了纪录片《瞰见香巴拉》,记录了藏族牧民的日常生活。

  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纪录片拍摄的孟子为教授介绍说:“现在拍纪录片的专业人数持续增长,尤其大学生更是善于运用影像来表达自己,省内各大高校都有很多老师、学生团体在拍摄纪录片。”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徐兆寿对大学生的纪录片、微电影有着自己的思考和解读:“在这个影像时代,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影像的表达远远胜于文字。影像更接近于人的感官认识,比文字更简洁、直接、广泛,尤其纪录片是纪实性的影像,对历史和文化的挖掘更有意义。学生们通过镜头将文化传播出去,赢得更多的关注和掌声,成为一种新的表达方式。”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139.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