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名人堂年度图书入围书单出炉!十大年度图书等你来选

2018-04-03 21:46:10  阅读 119 次 评论 0 条

  哪些社科历史著作,启发了你对隐匿在宏大历史叙述背后的复杂个体与真相,有更深刻的体察?

  哪些经济科技图书,有助于您理解日常生活背后的物质逻辑和世界正在发生的科技新浪潮升级,以此捕捉一些明日世界的线本入围书单,将登陆封面新闻,接受读者线上(通过封面新闻APP通道)投票评鉴。我们最终将综合广大读者和专业评审意见,评出“小说、诗歌类”,“非虚构、社科历史类”,“经济、科技”各10本,以及形成综合类“2017名人堂之年度十大好书”。

  莫言在《收获》2017年第5期刊出三篇小说(《地主的眼神》、《斗士》、《左镰》),统名为《故乡人事》。四篇小说大抵都是围绕“故乡”与“故人”展开,仍然是我们记忆中的那个充满了非凡创作活力的莫言。

  新长篇小说借助黄棠之力四散开来,丈夫、儿女、女婿一干人等均被纳入叙述视野,堪称一部中国当代社会生活的“浮世绘”。

  刘震云暌违五年的又一力作。四个素不相识的人,农村姑娘牛小丽,省长李安邦,县公路局长杨开拓,市环保局副局长马忠诚,四人不一个县,不一个市,也不一个省,更不是一个阶层;但他们之间,却发生了极为可笑和生死攸关的联系。

  梁鸿在“梁庄三部曲”等影响极大的非虚构作品之后,首部挑战自我完成的长篇虚构力作。故事同样发生在并非实有的“梁庄”,并以她的父亲富有典型意义的一生为原型,塑造了每个普通中国人身边那个永远自以为是的亲人和“中国好人”。

  《人之彼岸》是雨果奖获得者郝景芳继《北京折叠》后的最新短篇小说集,全书设定的场景既包括离我们很近的人工智能产品,也包括预设的地球被云计算操控的宏大场面。

  张悦然在这本全新中短篇小说集里,讲述了九个故事,一群孤独男女,背负着难以言说的过往,执着寻找生命中的火光。

  《飞行家》将写实与传奇、童话、寓言交织起来,生存的困顿、人性的困境、命运的困厄,尽现其中;历史与人性的复杂张力,被编织进故事的纹理里。

  主人公宋没用,生于1921年,因是幺女,被母亲嫌弃,起名“没用”。在时代洪流滚滚向前时,那些注定被历史遗忘的小人物会有怎样的故事?任晓雯记录了宋没用这个没用的苏北女人,历经战乱、饥饿,种种风浪,忍辱负重在上海立足生根的一生。

  本书是《追忆逝水年华》中唯一可独立出来的中篇,有如瓦格纳序曲,可以单独发表或演奏,并且充满伏笔,是《追忆》全书的浓缩。

  《囚鸟》与《1984》、《第二十二条军规》齐名,被称为“美国后现代文学里程碑”。冯内古特以一个虚拟的人物瓦尔特·斯代布克勾勒出了美国一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自画像,他走过大萧条时期的青春,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迈向中年,却最终沦为“水门事件”的共犯。

  该诗集收录了梁平近年来150余首诗歌,全书分为“为汉字而生”、“蜀的胎记”、“巴的血型”三个部分,“大部分是关于成都、重庆的诗歌,也有一些其他城市、景点的作品,有一种家国情怀。”梁平说,之所以取名为《家谱》,是因为这里面集结了自己文字的血缘,情感的埋伏,故乡和家国基因的指认。

  国内首次引进出版的以色列当代伟大的剧作家汉诺赫·列文的剧本精选集。收入列文四部经典戏剧:《安魂曲》、《俄亥俄小姐》、《雅各比和雷弹头》、《旅人》。

  这本书印证了诗是语言的孩子,是最接近孩子天性的语言,一百首中国现代诗像孩子般灵动,是百年文学的积淀,纯粹却不失深邃。书名定为“给孩子”,不仅送给所有纯真的孩子,更是送给怀抱赤子之心,热爱诗歌的人们。

  《八犬传》是日本江户时代著名小说家曲亭马琴用了28年时间写成的集历史、侠义、神魔于一体的超长篇小说。如果说《源氏物语》相当于日本的《红楼梦》,《八犬传》就相当于日本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中坚派作家阿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与大多中国小说不同,阿乙的作品并非立足于反映社会问题,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写人的小说,挖掘人心,展现人性,凝结着对小人物的体察与同情。

  《送流水》共有119首诗,雷平阳在这部自己最满意的诗集里表达了一种强烈的还原诗、离开诗,这就是诗的强烈的转型愿望,从沉重转向轻硬,从复杂转向简洁。

  收录的大多是阿多尼斯的短诗,所选诗篇时间跨度很大,远自诗人1958年发表的第一部诗集,近自2012年在报刊上发表的部分短章。全书阿拉伯语与汉语对照,并附有译者薛庆国的译序和诗人创作年表。

  流沙河通过虚构一个人一生不平凡的经历,来细说汉字,让读者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理解汉字,有知识有故事,让人不忍释卷。

  “我有两个最大的心愿,一个是把自己对于诗歌中之生命的体会,告诉下一代的年轻人,一个是把真正的诗歌吟诵传给后世。”这本《古诗词课》正是接续了叶嘉莹先生的第一个心愿。

  一个仙女般的保姆为什么杀死她照看的孩子?凶杀案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和女性生存困境?小说《温柔之歌》取材自真实案例,作者斯利玛尼以此悲剧起笔继而用冷静、节制却又直击心灵的笔触。

  《最后一公里村庄》首次从区域差异的视角审视中国乡村,引用大量一手的真实案例,分析中国乡村社会所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特别是对农民收入与社会分层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全面和详尽的探讨。

  收录了李敬泽历年来所写的有关古人古典的短文,长文一概不取。以春秋先秦为主,兴之所至,迤逦而下,至于现代乡野。最后落到几篇谈闲情的文章上去,由家国天下,归结到春水春风、此身此心。

  作者从十个侧面--入仕、求生、书法、绘画、文学、交友、文人集团、家庭、为政、岭南,书写了苏东坡一生的生命经历。在作者笔下,苏东坡是属于人间的。他是石,是竹,也是尘,是土,是他《寒食帖》所写的“泥污燕支雪”。

  《蜀地笔记》主要涉及成都平原以及周边区域的历史风物,从名物学、地名学角度出发,落地于物产、季候、饮食、服饰、建筑、器用、方言,乃至风俗传说。

  青城、灵岩两山隔岷江相望,而学术与文艺亦在两座山上相得益彰,实为不可多得之佳话。作者通过寻访各方故人、查询历史典籍,多渠道查源考据,对灵岩山的地理、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带领读者穿梭于不同时代去感受一座山的博大精深。

  《我的语文》一共收入散文四篇,《婆婆》《晒场》《放牛场》和《我的语文》。在《婆婆》中,他将一位大字不识但却不乏智慧的农村妇女,好强但又挚爱亲人的长者,终年劳碌,辛苦操劳一生的婆婆,写得真实而又温暖。

  这本散文集延续了龚静染的小城叙述系列。他以不同叙事方式抒写小城生活的方方面面,朴实流畅的文字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小城图景,也表现了爱、恨、荒诞、困惑、美好和离别等复杂的人生况味。

  本书是余光中先生私人情感的自传,收录其跨越半个世纪的游历心程,优雅风趣的文字带领读者穿林过海,出入繁华都市和原始自然。

  李娟首次将思绪汇聚在自己家族成员的生活细微处,书写一家人在荒漠上开辟百亩葵花地的经历。无垠的荒漠从书中延伸开来,品读那一段充满艰辛与奇遇的耕种生活,感悟人与人之间的相偎相依,生命对生命的依恋和怜惜。

  该书是著名学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黄兴涛十六年磨一剑厚积薄发之力作。他将传统的精英思想史与“新文化史”的有关方法结合起来,对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孕育、形成、发展及其内涵,作了系统深入的整体性考察和阐释。

  艾朗诺的李清照研究,倾注浓郁的问题意识,致力于探讨传统中国女性的文学创作及人们对此的看法。

  《创水记:以色列的治水之道》,完整地叙述了以色列的治水奥秘。作者在这本书中叙述指出,以色列在治水方面的成功,最重要的经验是前瞻规划。

  英格玛·伯格曼的这本自传,成书于他宣布息影后的1987年,既是对他一生的回顾,也是一扇通向他心灵秘密通道的门,为我们更好地了解他的作品提供了深层次的心理依据。

  作者涉文涉史,历时多年对相关文字资料进行梳理和研读,对当年旅居昆明的文化名人行踪进行实地考察、考证,将自己作为“外围在场者”的记忆碎片与文字碎片渐渐拼合,再现并评议了抗战时期与西南联大相关的人物和史事。

  作者对西方晚近海德格尔等关于“家”的思想做了系统阐述,通过中西比较,揭示出中国传统哲理最为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家道,更在于其对“家”的理解是一种直接可经验的亲子一体的方式。

  这本书有助于打开一扇窗口,能够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8000多年来社会进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这片土地上的诸多小村落一步步转变为一个伟大的文明体系,我们称之为中国。

  在今天的日本,《论语》仍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而近代日本的《论语》解读也一定程度上折射近代日本的思想、社会与政治特征。

  上至直立行走和火的使用,下至粒子物理和精神分析,英国思想史学者彼得·沃森以兼收并蓄的写作囊括了人类思想到20世纪初为止的全部历程,写就了这部依思想撰写的通史。

  作者力求将中国博物馆事业置于国际博物馆发展的大背景下,观察中国博物馆当下存在的问题、思考探寻可持续的发展方向。

  赫拉利在新书《未来简史》中,重点思考了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他认为,人会变得慢慢放弃决策权。

  深度工作不是一项过时的技能,而是将人们从技术垄断导致的精神异化状态中解救出来的良药。

  跟随作者的脚步,从古希腊的科学发端漫步到前沿的量子引力。世界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什么?时间和空间真的存在吗?

  蒂姆·哈福德以40多个精彩的案例为引,以他的一双火眼金睛,洞悉了那么多社会秘密,将那些被精心维持的假面消解。

  本书带领我们进入不同种类的植物生活,吸引我们将其与人类的感觉相对比,结果发现我们与向日葵、橡树之间的共同点远远比我们以为的多得多。

  这是一本讲述人类进化史的有趣著作。作为哈佛大学进化生物学教授,作者在书中汇集了多年来针对人体进化展开的深入研究,详细讲述了人类如何一步步落入了当前失配性疾病频发的泥沼。

  作者是美国华盛顿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专业教授,他将地球的表层土壤作为考察对象,以宏大的视角、深情的笔触,借助丰富的考古与历史资料,讲述了土壤与人类社会之间上万年的关系变迁,并深刻揭示出,看似毫不起眼的土壤,却可能成为决定文明盛衰的关键。

  人类如何实现向人工智能时代的平稳过渡?哥伦比亚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利普森教授将以科学、严谨、系统的视角,全面解读人工智能时代的重大技术变革。

  作者是美国耶鲁大学金融与管理学教授、国际金融中心主任。他在书中用大量篇幅讲述了“中国的金融遗产”,第四部分还有专章讲述“中国的金融家”,可见作者对中国的看重,亦可见中国在世界金融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在《数字黄金》一书中,著名财经记者纳撒尼尔·波普尔不但详细地解读了比特币丰富多彩的历史,还透析了比特币对经济、对金融体系的影响。

  本书作者、法国前教育部部长、哲学家吕克·费希详尽地分析了“超人类革命”产生的背景、围绕着它的无数争议,以及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同时也给出了自己的立场和建议。

  记忆的历史--人类大脑的进化历程,口头与书面语言的发明,不断创新的记录方法,对机器的掌控和对人脑的探索,以及记忆的拥有权从萨满、统治者、抄写员、贵族一直到所有普通人的缓慢延伸--也就是人类精神解放的历史。

  金融科技会导致大量金融从业者失业吗?本书从产业和资本的角度系统、全面地阐述了金融科技产业发展的前世、今生和未来,大致勾勒出了金融科技产业地图,并对每一个细分的领域做了介绍。

  《人工智能简史》作者和书中诸多人物或为师友或相熟相知,除了详实的考证还有有趣的轶事。本书既适合专业人士了解人工智能鲜为人知的历史,也适合对人工智能感兴趣的大众读者作为入门的向导。

  李开复在书中写道:“从技术的社会价值来看,我认为,人工智能的社会意义将超越个人电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特定的信息技术,甚至极有可能,在人类发展史上,成为下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

  本书作者通过走访和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案例,形成了独特的故事思维方法。在工作、生活中熟练运用“故事思维”,通过“故事”介绍自己、推介产品、沟通方案、阐述思路……

  再次翻译面世,对读者来说是一次全新认识萨根这位天才的机会,也是焦虑的社会大背景下,我们重新认识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人类在科学道路上的艰辛探索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的心灵疗愈机会。

  阿鲁教授在书中指出,创新的实验性与监管的连续性本身存在矛盾,监管者通常需要通过更新现有法律体系使其与创新性服务相适应,否则就会阻碍创新。

  密码朋克是一群倡导大规模使用强密码术以保护我们的基本自由免遭攻击的活动家。维基解密的主编和创始人阿桑奇自1990年代以来一直是密码朋克运动的主要领袖之一。

  经济学家梁小民一直希望把高深的经济学变成一种大众都乐于接受、易于接受的东西。他把自己的书当作科普读物来写,这本《寓言中的经济学》,从简单的寓言入手,讲述了许许多多重要的经济学思想,文字简明,让大家在领略妙趣横生的寓言故事的同时,了解当代经济学的许多深奥道理,从而提高经济学思维能力。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13958.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