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盛行的8部经典校园小说

2018-04-08 13:05:19  阅读 167 次 评论 0 条

  7月,天气反复无常,时而暴雨倾泻,时而艳阳高挂,总之,这是一个燥热的日子,从南到北,概莫能外;7月,也是个送别的季节,无论是刚刚高考完脸上犹显稚嫩的花季少年,抑或是已经曲终人散的大学生,心头弥漫的,总难免有淡淡的忧伤。

  空气中回荡着的气息一度让人沉闷,让人惆怅,致使我们分不清这有点失落的情绪,究竟是因为大气的低压,还是长亭送别时候的惆怅?

  就是在这个毕业的日子,姿格网重新审视了盛行一时的校园小说,看看这些同龄人作家是否安好,看看书中一度熟悉的人情世故,也想起了成堆的书散乱地摆在地摊上那段最后的日子,也许,随着校园的远去,这些一度让人津津乐道的青春小说,也即将被尘封进书柜。

  从97年第一次看到校园文学《花季?雨季》,到现在,已经11个年头了,市场上出版了数不尽的青春小说,其中不乏佳作良品,值得肯定的是,校园小说的内容基本上走在了时代的前沿,人物和故事,都比较饱满和丰富。

  姿格网认为,历数十年间在市场上获得成功的小说,其实也不外乎8本,按出版年份排下来依次是:《花季雨季》、《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三重门》、《此间的少年》、《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草样年华》,这几本是有阅读年限的,基本上在其出版年份中达到了预期的热度。此外,还有两本小说长盛不衰,贯穿于很多人的校园生涯——《麦田里的守望者》、《挪威的森林》。

  相信对于许多人而言,走过了校园生涯,阅读过这样一批书,再翻阅同类的其他新鲜书籍时候,都会觉得索然无味。这类有着校园、青春标签的文字,在八十后日渐走进社会主流的背景下,已经尘封进温馨的回忆。在所有的感情已经经历,浅显的思想渐受启蒙之后,校园文学,注定因为简洁、单纯,而在八十后的心中划上句号。

  姿格网的研究发现,校园小说的基调走势竟是荒唐和颓废的。诙谐和个性,都是这类小说内容的共同点,但是主色调却在不知不觉中变得黯淡。从什么时候起,校园文学多了那种无奈、迷惘,还有反叛的味道?

  97 年的时候,八十后们也许还在憧憬着象牙塔内的博学多彩以及未来在此受到的陶冶,郁秀的《花季?雨季》也正是因此备受好评,因为书中的人物,大部分是传统的莘莘学子形象,书中的中学生活,我们切身体验,为着理想为着更高一级的学府努力学习,即使偶有不解,也被匆忙的学习和美好的憧憬所掩盖。尽管深圳作为特区,当时却尚未显露叛逆的思潮。主流中,从工薪人士到普通学生,无不散发着一种特区的奋斗精神,就是这股拼搏精神和对未来的信念,构成了这本书的主旋律,这本书在逐渐开放的社会中,在互联网到来前的最后时刻,绽放出了八十后都曾经幻想过的完美生活,而随着大学扩招、互联网信息爆炸时代的来临,八十后们许多热切的向往也慢慢变得模糊,校园文学因此蒙上了挥之不去的反叛和颓废气息。

  江南,一度为《此间的少年》写序说,“我猜爱读《此间》的人以两种居多,一种还未长大,想这是一本揭开了青春帘子、可以借之管窥大学生活的书,一种则已经预感到了老去,和我一样缅怀我们那个年轻的年代。”02年《此间》的出版,风靡天下,据说有老师,从此每年都要买好几本《此间》拿去送给学生们,以此鼓励他们为一个美好的学府而努力。

  可惜,美好总是与梦想相去甚远,江南笔下唯美的大学生活迟迟不见,校园内再无白发苍苍的老教授,鲜见了爱情诗人,找不着那流浪歌手,实验室里也没有可以炖汤的小白兔,更多的是味同嚼蜡的讲课和考试。

  在04年孙睿写出《草样年华》的时候,我们的生活已经完完全全给互联网改变了,97年的记忆,古色古香却无法再度触摸。大学的生活,似乎仅仅在于逃课和杯觥交错之间,知识很死板,讲师们很乏味,管理很罪恶,学生们,要么很呆,要么很牛,要么很赖,象牙塔什么时候成为一群无知者无畏的乐园了,空气里弥漫着一知半解、得过且过的气息。花季里的花骨朵们都长成草了,每个人都说,大学不是想像的那样,在错位了的现实之中,有妥协,也有叛逆,有沉闷的努力,也有肆意的颓态。生活无关乎态度,孙睿用文字清晰讲述出绝大部分的校园生态,很黑很黯然,在此情可待成追忆的时候,青春已然遗憾地退场。

  最终,7月来临了,这是个毕业离校的日子,从高考的成绩单公布到大学里就业协议的签收,总有几家欢喜几家愁,只是苦闷的人总是远远多于欢喜的。今年的毕业生求职人数是六百万,今年的考生录取不少地区也破新高,从上到下,教育体制没见多少改革,扩招却成为病源渐显严峻。求学的路上,除却少数天才型学生,大部分人还是像飞蛾扑火一般,浩浩汤汤地挤在高考的独木桥上。即使过了桥,在走上社会的最后时刻,亲历人才市场投过无数简历,茫然之情又重上心头。校园,对比起残酷的社会,是那么的安逸。

  曾经指出,高等专业教育最本质的错位,是因为与社会产业结构的不对称,在一个以密集型劳动产业为主导的国家,本科生注定会过剩,从而产生这种择业无门的社会顽疾。

  姿格网编辑洪少璞认为,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之下,青春小说的内容日渐消沉,小说的文字不无带着失落、茫然的情绪,孙睿的05年出版的《草样年华Ⅱ》,内容无非也基于此,少了之前的生动,多了些许忧伤无奈,影响也大不如前。

  在姿格网编辑洪少璞看来,校园小说的佳作,仅止于2004年出版的《草样年华》。之后的小说,内容积极追求的,达不到江南笔下的《此间》的意境和美丽,消极反思的,又走不出孙睿的框架和写实。剖析无法彻底深入,记录乏善可陈,作为小众或者朋友几个的小圈子谈资尚可,要成为流行小说并且表现传达校园观念,却已是软弱无力。

  八十后的作家,很多都是看着新概念作文过来的,并且对于《挪威的森林》和《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精神世界有着深深的共鸣,在这种到处可见的孤单和忧伤情怀,加之教育体制缺陷的大背景下,一度产生了一批足够写实的校园小说,我们从中找到自己曾经梦想的校园,也看到自己彷徨时候的无奈,以及离别后的未知与烦躁。这些写意和写实的文字,让我们切身感受到自己的经历,让我们同时正视对比着自己的生活,让我们走过了一段似曾相识的青春。

  如今,对于八十后而言,校园文学、青春小说正在划上了休止符。当八十后开始为生计、为饭碗、为衣食住行劳累奔波的时候,已经抽不出什么时间精力来反思校园了。即使能重新下笔行文议事,我们期望所思所写,也不再会是那些谈笑风生。对于八十后而言,除了温饱,更多的希望,是能在大国崛起的进程中有着自己的身影自己的声音,伴随着这个社会的逐步开放和深入改革能找到自己的有用武之地。

  总会念及老狼与叶蓓合唱的《青春无悔》,三根残弦演绎的曲风朴实无华,却穿越时空系住了所有回忆,开始的开始,是我们在唱,最后的最后,是我们在走。曲终人散之时,所有留在背后的影子,就让他们凝结为残阳古道下的最后风景吧。当八十后的青春逐渐悄然退场的时候,一度由八十后掀起的校园文字,也即将逐渐落幕。这个时代教育的缺陷,对八十后而言已成为往事,那些校园里或曾经历的故事,也被就此尘封,遥望那些长亭送别的落落寡合,只剩“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寄语,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随着这若干本印记着青春的文字,渐行渐远。

  郁秀的处女作《花季雨季》获得过中央《五个一工程》奖和国家图书奖,曾经风靡全国。小说中对家长们提出了如何正确看待这一代年青人,如何理解他们进而引导他们的问题。又从青少年的角度,已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思想方式去审视自己的父母。由于时代的改变,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父母长辈和我们这一代人的知识水平和思想都有很大的差异,行为习惯、情感取向等方面,也出现了较大的区别。但毕竟青少年属于成长阶段,思想、行为等各方面还没有成熟,应该要正确地看待父母长辈的教导。《花季雨季》读后给人一种轻松、明朗、向上之感,对生活有了更充分的认识,更加坚定自己勇往直前的目标。

  你还没有试过,到大学路的麦当劳,点一杯大可乐,与两份薯条的约会方法吗?那你一定要读目前最抢手的这部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由于这部小说在网络上一再被转载,使得痞子蔡的知名度像一股热浪在网络上延烧开来,达到无国界之境。作者的电子信箱,每天都收到热情的网友如雪片飞来的信件,痞子蔡与轻舞飞扬已成为网络史上最发烧的网络情人。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虽然只有十几万字,它却在美国社会上和文学界产生过巨大影响。1951年,这部小说一问世,立即引起轰动。主人公的经历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受到读者,特别是大中学生的热烈欢迎。他们纷纷模仿主人公霍尔顿的装束打扮,讲“霍尔顿式”的语言,因为这部小说道出了他们的心声,反映了他们的理想、苦闷和愿望。家长们和文学界也对这本书展开争论。有认为它能使青少年增加对生活的认识,对丑恶的现实提高警惕,促使他们去选择一条自爱的道路;成年人通过这本书也可增进对青少年的理解。

  《三重门》是一部由一个少年写就,但却不能简单划入儿童文学的一般意义上的小说,它恰恰是以成熟、老练,甚至以老到见长的。17岁的韩寒注定要扮演不安分且引人注目的角色。他以一篇《杯中窥人》问鼎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然而,他却因期末考试的成绩单高挂七盏红灯而留级。在2000年还是用七门功课红灯照亮前程。眼下的韩寒已经成为一个“话题”——“一个‘高材’留级生引出的话题”。这个韩寒,何许人也?在本书中,你也许会有自己的答案。

  汉堡机场一曲忧郁的《挪威的森林》,复苏了主人公渡边感伤的二十岁记忆:娴静腼腆、多愁善感的直子,是他动情倾心的女孩,那缠绵的病况、如水的柔情,甚至在她花蚀香销之后,仍令他无时或忘;神采飞扬、野性未脱的绿子,是他邂逅相遇的情人,那迷人的活力、大胆的表白,即使是他山盟已订之时,也觉她难以抗拒。悲欢恋情,如激弦,如幽曲,掩卷犹余音颤袅;奇句妙语,如泉涌,如露凝,读来真口角噙香。纯而又纯的青春情感,百分之百的恋爱小说,七百万册的重销奇观,村上春树的毕生杰作。

  这是一个讲述我们熟悉的大学生活的故事,以宋代嘉佑年为时间背景,故事发生的地点在以北大为模版的“汴京大学”,登场的是我们同样熟悉至极的乔峰、郭靖、令狐冲等大侠,不过在大学里,他们和我们当年没有什么不同,早上要去跑圈儿,初进校门的时候要扫舞盲,有睡不完的懒觉,站在远处默默注视自己心爱的姑娘……在这个学校里,郭靖和黄蓉是因为一场自行车的事故认识的,而这辆自行车是化学系的老师丘处机淘汰下来的,杨康和穆念慈则从中学起就是同学,念慈对杨康的单恋多年无果,最后选择的人却是彭连虎。脑中存着金庸小说先前的印象,再徜徉于这样全新的故事中,是一种双重的温习,而这双重的回忆最后归结为一点,便是我们那一段或者年轻的朋友正在经历的,轻狂无畏的少年时光。我们在这里种下自己最初的爱情,错过最初的缘分,经历着自己光辉灿烂的荣耀和黯然神伤的挫折,然后从这里走开,永远走进了成年……

  如果一段爱情从一开始就知道它结束的日期,那爱的一路会是什么样子?《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就讲述了这样一个盛开在大学校园里,倒数计时的爱情故事。小说以男女主人公何乐、桃子之间一段纯真纯美的校园恋情为主线,真实再现了温馨浪漫、精彩纷呈的大学校园生活。以极其幽默谐趣的笔调、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室友、老师、恋人、学长、校工等等校园角色的众生相,他们的喜怒哀乐、欢笑眼泪、梦想激情……

  本书以邱飞和周舟的爱情生活为主线,塑造了邱飞、杨阳等个性鲜明的人物。在学校里,他们是所谓不务正业的坏学生,无心学习,整天琢磨着逃避考试、偷窥女生宿舍、谈恋爱、玩乐队、喝酒、打架等等,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幅活灵活现的大学生活众生相。但实际上他们又都是充满理想和热情的青春少年,他们渴望找到灵魂的出口,热爱文学和音乐,内心充满了善良和对未来的期待,只是与大学校园死板、程序化的环境格格不入而已,这才导致了他们的愤世嫉俗,以微弱的坏来与周围的环境相抗争。直到最后,他们才猛然惊醒,为自己青春的面目全非和支离破碎而倍感荒凉,在此情可待成追忆时,才知道爱情和生活的可贵。本书的作者孙睿,其鲜活生动的文笔,幽默诙谐的文风,深得京味文学的精髓,有着王朔式的幽默、王小波式的睿智、石康式的浑不吝,常常使人在惆怅若失之余又忍俊不止,被网友们视为青春小说的新掌门。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14032.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