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春光,记者走在西北大学长安校区的校园里,弦歌不绝、落英缤纷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临近5月,不少西北大学师生为一年一度的“黑美人”艺术节忙碌了起来,修改剧本、排演多场戏剧……
每年5月的“黑美人”艺术节,是构建起西北大学校园文化与毕业生“文化记忆”的一张名片。数代师生在舞台上演绎青春、展现自我、收获成长,享受着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带来的无穷快乐和感动,也催生了这座百年老校旺盛的生命力和厚重的创造力。
被师生称作艺术节“艺术总监”的文学院副教授高字民说,艺术节是1987年由文学院学生自发组织的。30多年来,艺术节的戏剧演出除了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的不断探索,还有一条主线就是将思想性和时代性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对光明的歌颂、对理想的抒发、对道德的引导。
“在这些年的创作中,学生们自觉将创作与时代主题紧密结合。2016年艺术节上的剧作《秋风秋雨愁煞人》,就是我们号召学生根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词内涵的理解分别演绎出一部戏,最终优中选优的一部作品,反映了秋瑾的爱国情怀。”高字民说。
不仅是艺术节,学生日常的文化活动也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联系。小小的剧场拓展了校园活动的文化价值和教育功能,深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创新的教育方式不断提升着剧目的思想性,也让演员和观众在艺术创作和欣赏的过程中受到教化和影响,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西北大学文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彬告诉记者,近来的3期党课上,学生们将自己学习后的感悟排成短剧,改变了传统党课单向的授课方式,通过学生的互动写作和指导教师的分析引导,使学生对于“党是什么”“怎样争做一名合格党员”等有了更多维度的深入思考。
“当戏剧融入党课,艺术或许会成为最好的思想生活导师。”西大文学院学生贾雪彤告诉记者,“‘剧场党课’让我深刻意识到,党员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真真正正用自己的权利与义务为人民办实事。”
在小小的剧场里,西大师生用戏剧思考并反映现实生活,关注社会变迁在学生思想上引发的碰撞和冲击。学生们在舞台上接受知识、丰富阅历、拓展情感,更是学习做人,在锻造积极向上的人格中得到思想道德的升华。
西北大学校团委副书记刘博说,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西大开展的“一院一品”创建,培育了一大批校园文化活动精品。“各院系结合人才培养目标,规划出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让大学精神在师生头脑中萌芽壮大,启迪智慧、厚植德行,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
不只是校园文化活动,在思想道德教育、活动阵地建设、校园环境建设等方面,西北大学以文明创建促进事业发展,丰富了西大人的精神宝库,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以及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也推动师生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不断提升。如今,年逾八旬的数学家王戍堂先生依然坚持每周上课,西大研究生支教团扎根西部助力农村少年儿童成才,实现人生梦想。
西北大学党委书记王亚杰说:“在文明校园的创建中,我们紧跟时代脉络,厚植工作优势、创新内容载体,在‘实’‘细’‘小’上做文章,让文明成为一种自觉习惯,使文明校园建设凸显‘西大气象’,始终保持生机活力,引领风气之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