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互联网上的青春日志

2018-05-12 07:54:57  阅读 127 次 评论 0 条

  有人说,2005年是博客元年。这一年,你在如下问题面前的反应将出卖你是属于保守派或与时代精神亲切认同: 嗨,手机、MSN号都知道了,现在请告诉我,你的博客地址?

  没有什么比“博”,能更好地管窥一个朋友的生活桥段,能更快地切入之前全然懵懂的异度空间。

  博,英语中为“blog,意为网志,是指网友个人撰写于网络空间上的个人日记。东方人以含蓄、矜持著称,但 两个现代化交流工具的盛行,开始使西方人质疑起这一传统是否已被颠覆:其一,是写短信息,春节期间中国人对短信的热中 让运营商数钱数得手发抖;其二,则是写博,2005年它展现出了蓬勃的发展态势,据百度在2005年底的一份统计数字 表明,在中文互联网领域,博客站点达到3682万个,博客人数已达到1600万,已占中国网民总人数的20%。前三大 博客服务商排名分别为:MSNSpaces、博客网、天涯博客,而海外风险投资家正持数以千万计的资金雄心勃勃,等待 进入这个潜力无穷的市场。

  尽管目前对博客的定义及功能不一而足,如“新闻”“资讯”“宣传”均是分析家赋予它的异型功能。但对那些青春 年少的人来说,博,最可爱之处莫过于可以“招摇过市”地在网上书写自己的私生活、私人之于世界的观感,它给予了青春一 种旁若无人的自我空间。

  在这里,你可以微言, “我是很喜欢逛超市的,超市真有一种国泰民安、物华天宝的气氛,无论是音乐、那堆得高 高的货架、那大字的“减价商品”,还是广播里面那不动声色的‘为答谢广大顾客……’”一个小女子写她对大千世界与物质 的由衷热爱。(叶倾城·出炉银)

  或者大义,“治理恶意欠薪……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们缺的已不是治理恶意欠薪的部门和制度,而是让这些部门、 制度有力运转的机制;我们缺的不是解决问题的决心,而是对劳动保障制度锐意改革的行动。跳过这些基础建设,迷信刑事惩 罚力量,是对过去工作的不负责行为,更是功利的表现。”(何帆·我们微笑的样子)

  很多年前暗恋过的小女生、对三八同事的刻苦仇恨、对老板总不加薪的强烈不爽、春节挤火车的发指经历……打开博 客群,张三紧接着李四,寅虎串联着卯兔,一个个微不足道又意志顽强的个人王国,袒陈于熟悉者或陌生人的面前。随后,一 个链接叠加另一个链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向更广袤的人群繁殖开来。

  是媚俗还是矫情,是随波逐流还是一种渴望,让我们在抛弃了日记本的多年之后,在互联网上敲起自己的青春十四行 ?

  “博”与“博”的群落间,栖息着许多性情中人,在世俗的称谓里,他们通常是“专家”“学者”“作家”,一本正 经坐而论道。在“博”里,他们自在地挥洒着,于是知识不再正襟危坐,道理不再道貌岸然,大师鸿儒不再让人窒息与高山仰 止,我读了他们的博,明白了印刷纸无法传递的东东。

  我是保守派,我承认,在这个2000万人口的大都市里。在很多方面,都痛觉自己与周遭的格格不入,比如,不懂 得以半年或更短一次的频率更换手机,装修时不知道石膏线、桑拿房的妙用。在某些层面,我,当然可能还有你,还有他们、 她们,永远无法与所谓的时代元素同步,置身于人群深处同时倍感孤独。

  生活总是很敏捷又很粘连,让人隐隐地痛,有些高度是我展望不到的,有些人是我只能从“名人访谈”中去景仰的, 有许多理念,是我只能隔着人心、印刷机、录音带雾里看花的,有许多知识,是我只能被蒙蔽被扭曲一知半解生生记住的……

  所幸,在非常偶然的一个机会,我邂逅了——博。在旋转门与旋转门之间,轻易地跨入了许多自由王国。

  第一个让我惊艳的博,是李碧华的空间。诡异妖娆的《青蛇》《胭脂扣》《霸王别姬》,都出自她的笔下,想像中, 这个女作家何其遥远,衣袂飘飘于凭海临风的香港,素手写下惊天地泣鬼神的传奇。而她的博,正如她的人给你的一贯印象, 不按牌理出牌,别具一格,在开博的第20天,她在《三个梦》中写下答所有记者的同题问答:

  没有甚么理由,只是不喜欢──而且生活平淡,人平凡,没有笔下人物十分之一的转折和跌宕,更绝不会像女主角上 穷碧落下黄泉般痴情。开玩笑,现实中哪有值得的男人?都是写来骗你的。

  创作灵感?有甚么好问?只消打开银行存折,瞄一瞄那数字,噢?就这个?多恐怖!大吃一惊,马上灵感泉涌,挥笔 疾书,毫不伟大。

  不接受访问,不等于可以拒人千里──没礼貌。终想出折衷方法,把问题列好fax来,然后我答好fax去。几家 都这样,可以集合起来,一次过回答,大家都好做......

  我看后,立刻绝倒,只因为——人竟然可以这样真实,当着媒体与大众!从小被教诲说,要把贪心和私欲收敛起,倘 有人问起为什么热爱文学,只可以回答“为了理想云云”……碧华不涂脂抹粉,却是“妩媚至极”的作家!

  第二个常去的博,是郑渊洁的空间。我永远不能忘怀少年时《童话大王》带来的奇幻魔境,当年我们争抢《童话大王 》的热烈度,不输于今天的小学生追捧哈利·波特。如今的我仍时常可以溜达到他的博上,看他连载于网上的《金拇指》和他 乐此不疲的与名人、美女的合影。郑老师最神的一点是,创刊于1985年的《童话大王》半月刊全部刊登他一人作品,办刊 21年总印数逾亿册。他从来不忌讳向公众坦白,我只有小学学历,更不掩饰自己对孩子的偏爱与尊重,(我)患有强 迫症,临床表现为像对待父母和领导那样对待孩子。成功秘诀是只听鼓励话,远离其他话。

  枯坐书斋,觉得人生乏味时,我点另外一个链接,则飞身至某位时尚编辑的所在。看她的博,我领悟到纵使是平凡的 人也可以把生活过得五色纷披——嘘,听她给我们讲,“公司周年庆的搞乐节目,金刚如何大战蝴蝶谷”,“新年要提升图片 创造,那就从自己做起,决定配合时令更换MSN照片,每次拿不同物件,正宗的川菜其实香而不辣,顶着骂声与压 力也要爱《无极》,就爱那中国式的魔幻画面。看这样自信飞扬的文字,无形中就觉得生活又有动力起来,不是要复制她的 符号,而是--换一种心境,你也可以过得鲜妍活泼!

  “博”上,还有其他许多老师,教人装修的,写明星浮华面孔后的真相的,普及环保知识的,讲中国法制进程的,指 点投稿迷津的……对求知心切的晚生来说,只需要加一个链接,再一个链接,隔三差五,忠实地听讲座。

  在观“博”与写“博”之间,我学会做一个更真实的人。知识不再正襟危坐,道理不再道貌岸然,大师鸿儒不再让人 窒息与高山仰止。它向众生传递了,印刷纸无法传递的某些东东。

  博客虽不能像在QQ中那样经常全然摸不清对方的底细,也不会如在现实中,虽然人活生生在你面前,却难以深入对 方的内心。

  早晨。很平常的一天,我来到公司,打开电脑,进入自己的博客空间。评论几句,留言几条,几个老朋友对我昨晚贴 出的一篇文章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说来有趣,昨晚我心血来潮,在博客上追忆了一番同学少年,语多揶揄,并且揭了几个同学 的老底。深夜12点才贴出来,没想到今天上班伊始,这几个家伙就在博客上对我口诛笔伐了。我付之一笑,继续看留言。

  一个过路的朋友这样写道:很欣赏你的博客,有个性,可否交换链接。沿着留下的地址,一头扎进他的世界,在别人 的地盘上恣意地行走是一件极畅快的事。粗粗浏览之后,我推断他是一名记者,男性,20多岁,性情中人,喜爱电影,影评 写得挺不赖,以后可以深入交流,顺手就链上了。当然,也并不是所有链接要求都会回应,看了后实在不感冒的,就只能是他 有情我无意了。不过这无关紧要,大家素不相识,也称不上尴尬失面子。

  在工作的间隙,我走门串户、打家劫舍,如入无人之境。同时,这里没有男女之防,也无所谓老少之别,更用不着为 外表所惑。博客虽不能像在QQ中那样经常全然摸不清对方的底细,也不会如在现实中,虽然人活生生在你面前,却难以深入 对方的内心。博客上的文章或多或少能呈现一个人真实的自我,倘有人要在博客上处心积虑,日复一日地制造虚假文字来欺骗 别人,那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一个人的博客,能透露出很多东西,甚至是全方位的,他的才情、学问,修养、品行,远比 在论坛中的片羽吉光来得真切。如果现在的年轻人不是单纯地通过QQ,同时也通过博客彼此交流,轻信网友而受害的事情或 许要减少很多。

  我常把在博客世界中的穿梭比作奇异的旅行。现实中的旅游一般有确定目标,少有惊喜,顶多是稍超出意料以外。而 在博客世界里,每一次的发现都可能是新大陆。在这里,惊喜几乎成了一种常态。以前总以为自己是孤独的,通过博客才发现 ,网络上有那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那么多才华横溢的青年。我今年结识的几个可称为知己的朋友,都是先通过博客认识,而 后在生活中成为挚友的。通过博客,通过彼此的文字,我们已经有了深入的交流,初次见面便备感亲切。网上旅行更奇妙的是 ,有时在博客间兜了一个大圈子后,却猛然发现又回到自己窝里来了。通过朋友的朋友,我们又成了朋友。

  中午。饭后,公司难得地消停下来,同事大都抓住这段时间小憩一番。而我,则继续在博客上遨游。在繁忙琐碎的工 作间隙,这是一段难得的幽静时光。我突然有了想写点什么的冲动,昨晚看了韩国导演林权泽的《醉画仙》,很多镜头仍在脑 海中萦绕不去,正好稍作记录,与朋友们分享我的所得。说起来,博客写作和平时正经八百的写作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或 长或短,或沉痛或诙谐,性情文字,随意而为。在这种放松的状态下,反而容易写出好的东西。而后当你的文字出现在这一开 放式的平台上,各式各样的人会光临,往往会有全然不同的意见,让人受益匪浅。同时,博客写作也不同于传统的论坛发帖。 在论坛中,尤其在大论坛每日数以百计的发帖中,你只是沧海一粟,而在博客上,你就是全部。无论个人感悟、鸡毛小事,还 是流水账,你都可以记录在案。你还可以将博客内容分门别类,任意编排,整理成个人文集模样,享有以往专栏作家才能有的 待遇。同时,你的书是流动而非停滞的,永远在更新,永远会有新的意见进来,博客之树常青。

  下午。下班了,未及到家,电话来了。朋友说,我们共同的博友,山东的陈兄来长沙出差,一起吃个饭,于是同去。 把酒言欢之时,不免又扯到博客上去了。大家唏嘘感慨,原本是相隔千里的几个陌生人,却能在博客的牵引下走到一起,想想 真是玄妙。网络、博客,正如此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行为和交往方式,并把人们交往的范围扩大到全世界 。有人说博客是一项极为伟大的发明,是中西文化交流史具有重要意义的物品之一,我深以为然。

  深夜。回到家,家人都已经入睡了。我打开电脑,进入一个共同设立的学术博客,就共同感兴趣的一些思想学术问题 发表意见。不料这时,QQ却响了。博友陈兄发来信息,他此刻正在酒店里。他说,为了纪念我们三人的初次相逢,可否来一 次博客行为艺术?即三人就今晚的相聚各写一篇文章,然后在凌晨1点同时发表在各自的博客上。三个人,写同一件事,同时 发表,这个好玩儿。写同题文章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但同时发表,这大概只有在博客时代才能轻易做到。于是一挥而就,1 点整,三人同时发帖,事毕一看,最大误差仅10秒,实验成功。末了看他们两位的文章,山东的陈兄写得极为诙谐风趣,于 是我留言:感谢陈兄,感谢你的馊主意,让我这个乡下青年,在即将衰老之前,终于艺术了一把。完毕,关灯睡觉。明日,想 来这将成为博友们讨论的热点。

  每个人总有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总能在生活中找到适合自己扮演的那个角色。不一定炫烂夺目,但只要是演出 ,一定会有观众看到。

  2000年我有了自己的第一个BLOG,是一个朋友在中国科技大学的服务器上做的,匀了点空间给我。直到上周 才发现页面打不开了。2003年左右,在博客中国拥有了自己的第二个BLOG。地址是/p>

  老实说,我不能很好地解释“BLOG这个单词的含义。总之我把它当做我的网络日记,全面地展示着自己的暴露 欲和偷窥欲。我自己的BLOG不久前开始使用记数器,我知道每天都有很多认识不认识的人来看。点击数增加得越快,写B LOG的动力就越足。

  2002年,通过BLOG我认识一位叫陈修远的编辑,当年的他疯狂地留言给我,告诉我他的QQ号码。同年还认 识了自己工作以来的第一个老板王峻涛(著名网络ID老榕)。老榕把我引进了网络电子商务的门槛,一直很感激他。之后感 谢陈修远,介绍无数编辑给我,介绍采访给我,介绍稿子给我。导致我现在也混进了时尚类杂志的编辑行列。2003年,通 过BLOG认识了我的干爸爸,从美国给我带H2O润肤乳的包包姐姐。2005年,通过BLOG认识了至今为止最铁的姐 们儿郭靖......

  我所做的并不多,只是偶尔贴一些小照片和几天一篇的心情文字。之所以提到这么多人,之所以心存感激,更多的是 为了表达对网络,对BLOG的感谢之情。

  2005年的一天,我在簋街吃完饭,走出饭店门的一瞬间,听到有人喊我的名字小小,我扭头什么都没有看到 。回到家收到了以下这封邮件:

  如果你记得,大概在一年多前有个叫“IT精英的,给你留过言。我们有过个把邮件往来,觉得你挺有一搭没一搭 的,我就闭嘴了。

  真正闭嘴的原因是后来我前女友将你的网址从我的Favoarites里删掉了,我找不到你了。找啊找,就是找 不到。新浪交友频道我咋也进不去了。

  想起我在最困难的时候,天天的快乐是看你的文字,然后被感动。我想我的外壳太坚硬了,我不能被言语,只能被文 字打动了。我不相信人家说的,我相信你写的。想到不能再看到你的心情,更恨了。

  一年多以后,那天请同事在那个小饭馆吃饭,他非闹着要吃小馆。居然就遇见你。我没见过你,但我知道那是你。

  突然想到最早遇到你在新浪交友,或许你在别的频道,又在网易找到你,早知道我就查小妖精小小了,一直查小小, 美人不带刀,看过千页皆不是。

  想了很久给你写邮件,不知道算不算个好开头。我不是个好写手,从前漂泊奇特的思绪和那些精巧美丽的文字都随窗 外的飞鸟一起走了。

  一次在“糖果”唱歌,碰到一个姐姐,是来北京出差。她说听人介绍后开始看我博客,一直看我博客。看到我胃疼那 篇,很心疼。

  来北京三年,生活和工作并不尽如人意,曾经在失落的时候想到过停止写BLOG,现在发现真的很不错。BLOG 让我拥有了第一份满意的工作,一个曾经有过美好回忆的男朋友,很多真心诚意的朋友。在我生活沮丧、绝望的时候,很多很 多人发邮件或者留言告诉我,他们默默看了我的BLOG一年多,关心我、爱护我、帮助我。突然发现自己的生活其实一直很 美好。

  由此我明白,每个人总有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总能在生活中找到适合自己扮演的那个角色。不一定炫烂夺目, 但只要是演出,一定会有观众看到。

  作为普通人,历史书里面没有一行字会提到他。但是,这世界每天都有无数这样“普通的生命”前来并离去,他们确 实存在。历史不是由几个英雄人物、几场战役、几个政策、几项发明构成,而是由无数普通人的生活组成的。知道当日的人如 何生活,强似背诵朝代表。

  2005年在网络上可以算作是BLOG年,而我现在也能称得上是一个BLOGGER。从2003年9月15日 我写第一篇BLOG算起,到2005年2月2日,我一共写了243篇。这对一个当年一到交周记时就痛苦得死去活来的人 而言,是件不可思议的事。这对于一个29年里十几次尝试写日记,但是没有一次坚持超过三天的人来说,则是个巨大的成就 。

  最初决定动手写BLOG的原因是因为朋友。BLOG的页面上可以增添自己朋友和熟人的BLOG地址链接,每天 上网都顺藤摸瓜摸过去看看。看到别人在写,而且别人挂上了自己的BLOG地址,不写点什么未免脸红。于是,我开始写句 子。三五个句子,谈一点小感慨,交代自己这一天干了点什么,一篇BLOG就算是写完了。

  大家都开始动手写字,BLOG就开始形成圈子。我确信相互留有对方链接的人都会相互看看,顺着别人的BLOG 里新地址再看出去。因此,你一开始可能是在看你朋友的BLOG,但是看着看着,可能就通过一个个友情链接跑到了你朋友 的朋友的......朋友的BLOG那儿去。看多了别人写的东西,自己难免会产生一种想说话的冲动。因为你会感叹:啊 !原来别人是这么活的!或者是:啊!原来他是这么想的!于是,我开始能写几段话了。

  有意思的是,在我所有看过的BLOG里,没有一家是使用任何类型的八股文。BLOGGER想到什么地方,就写 到什么地方。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甚至没有你熟悉的各种修辞手法。想说就说了,说完就完了,绝对不带余音袅袅的 。这一点让我非常喜欢,因为打小学三年纪开始上作文课,我就觉得写东西有一大半精力是放在了各种语法和章法上,硬把好 好的想法往筐里装,最后无一例外地加上个感叹句,类似:啊!我们的生活多美好哇!

  能自由表达是件极端幸福的事,好像盛夏里下班回了家,脱得只剩下背心裤衩,极为恶棍地在沙发上展开身体,大口 大口地喝完冰镇饮料,并且粗俗不堪地打个响亮的嗝。BLOG就有这么夏天,写BLOG的感觉就能有这么恶棍。当你开始 输入第一个字的时候,没有任何成法可以限制你,没有任何人可以纠正你,没有任何正确的中文表达和错误的中文表达 的区分。

  这个时候,写点东西对于个人来说才可以称之为一件快乐的事。我如同一条脱缰野狗,每天扑向BLOG,自由自在 地撒着欢。但是过不多久,第一次批评出现了。BLOG有两种中文翻译方法,一种叫博,一种叫网志。从网志的角 度出发,有人说,BLOG就是网络日记,在网上公开自己的日记,这和当街洗澡有什么区别?我想,方兴东是BLOG 的发起人,如果写BLOG是当街洗澡的话,那他简直就可以算浴霸了。别人当浴霸都没什么,我又有什么值得难为情的?2 005年初的时候,又有一种批评声出现,说是中文网络上的BLOG背叛了其原始意义,不搞新闻,不搞评论,是一种无前 途、无意义的伪BLOG。也必正乎名们出现了,语文老师又回来了。

  作为一个一岁多的BLOGGER,我个人觉得BLOG最珍贵的地方除了自由表达以外,就是证明自己的存在。作 为普通人,历史书里面没有一行字会提到他。但是,这世界每天都有无数这样普通的生命前来并离去,他们确实存在。历 史不是由几个英雄人物、几场战役、几个政策、几项发明构成,而是由无数普通人的生活组成的。知道当日的人如何生活,强 似背诵朝代表。

  BLOG记载了无数普通人每日所做所思,记载了无数今后可能载入史册的历史事件之下他们的生活场景。籍由它, 可以使得我变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在多年以后,当我翻阅我的BLOG时,我对自己就有了个交代。在更多年后,我儿子的儿 子可以知道我是个怎样的人,而不是个被称为爷爷的扁平符号。

  既然开始了BLOG,就已经消失了语文老师,以及语文老师身后那一整套限制和约束。我珍视BLOG的世界,并 且嘲笑各种远处伸来的指头。在语文老师背影所不及的地方,我珍视我作为一个人而存在的种种,我珍视我的每个日子, 每种情感和感悟。即使难以分别是倾诉还是自语,我保留最大程度上的真诚,最大程度上对自己的尊重。

  有人调侃新浪网总编辑陈彤,说他最近的工作有点像房地产商:先把房子钥匙塞进几位名人手里,再转身对外面排队 的群众高喊:“快进来吧!和偶像们在一起!”还有人说,新浪干的活儿像武侠小说组织英雄大会,撒出英雄帖,能不能请得 来大侠,一看大侠有无档期,二看邀请者有没有面子。

  按陈彤的安排,从2005年10月开始,副总编辑侯小强一直努力说服名作家、艺人、名导演、媒体大腕入住新浪 博客,如果谁不会用博客,他还派人去教。住户名单上已经有了余华、张海迪、陈染、徐静蕾、吴小莉、闾丘露薇、张靓颖、 郭敬明、韩寒......似乎是打算把各个年龄段的偶像在此集合。

  “陈凯歌答应11月中旬开通他的博客。陈彤说,张艺谋、冯小刚两位导演和龙永图先生也答应写了,不过他们 最近比较忙。还有一些名人也答应了,不过在正式公布他们的博客前,希望我们暂时保密。

  关于“忙”的问题,陈彤和同事们曾经激烈地争辩过。有人怀疑:“偶像们哪有空写博啊……”为了作个试验,陈彤 决定邀请余华来写:一来因为他和余华私交甚好,二来因为余华是新浪众多文学青年的偶像,三也因为余作家有一本写了一半 的书,许多人等着看《兄弟》下集,还能有谁比他更忙吗?

  结果出乎许多人预料,余华关了手机拔了电话线,改用博客跟外界交流了。不过他虽然是知名作家,却是博客新手: 有个网友匿名留言,自称贾平凹,他就深信不疑地跟此人探讨起了文学问题。一直到贾作家刊出了声明,说自己还不会上网, 那个“贾平凹”不是他。

  余华对博客写作非常认真,甚至带了点激动和痴迷,这让陈彤信心大振:忙人也有博客的需要!陈彤拍板:把那些名 人都拉进来。于是侯小强在一次出差回北京的火车上,把手机里的名人电线多位答应了他的要求 。

  偶像们是住进来了,但能不能住得惯,还得看新浪的“物业管理”水平。侯小强每天都要去几位偶像的博客上看看, 如果几天没写,他就得打电话过去问问情况:最近怎么不想写东西啊……

  张海迪的博客是侯小强重点关注的。虽然张海迪是1980年代的偶像,她的博客却充满年轻的气息:她写下自己的 一些感悟,也贴出自家客厅的照片。如果有人夸她家装得漂亮,她会很高兴。

  有一次,一连几天她的博客没有更新。侯小强的电话就打了过去:“她说,你对我们山东作协别的作家不够关注,我 生气了,所以不写了!”侯小强有点着急:“哪位啊?我一定给他们也开博客……”电话那头传来了笑声,侯小强才发现她是 跟自己开玩笑。

  张海迪把博客叫做“布劳格”,在她心中,“布劳格应该成为一个充满真诚和善良的花园,而不是恶意炒作的灰烬。 ”带着这种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愿望,她很快地适应了博客这个新的阵地。

  作家陈染则感到一些不适应,过去她发表作品的地方是报纸、杂志、出版社。“我其实不了解什么是博客。”侯小强 解释了好久,陈染弄明白了一个大概:“就是在网上写东西是吧,可是我不会操作。”侯小强决定派人去教她,可是她正好那 几天很忙。陈染决定把过去在报纸上发表的几篇文章交给新浪,让编辑帮她发上去。“请您跟读者解释一下,这是编辑代发的 ,还不是我在写。”陈染非常认真地要求作这个声明。

  “当时想的是,忙过这阵我再开始学。”陈染说,“可是我想到用博客要直接面对陌生人就很不舒服——我对跟别人 这么接触感到紧张。我觉得一个作家还是应该用作品说话。”

  有朋友建议陈染谢绝邀请,可是她觉得那样很不好:“人家网站那么信任我,开了版面邀请我过去,我怎么能浪费版 面,辜负编辑的信任呢……”

  和老一辈偶像相比,新偶像的博客更接近连环画。一来他们现在正是盛名期,比较忙,又是数码人类,多发点照片, 粉丝们也爱看。但是文字太少,往往引起怀疑。曾经有记者问郭敬明:听说是编辑替你写的啊?郭敬明只好再次声明,是自己 写的。

  在喜欢表达情感的中国博客中,朱伟算是“少数派”。他写的是“知识分享型博客”。

  2005年11月6日,朱伟博客的开通着实吸引了不少眼球。他的一个前手下在自己的博里写:笑疯掉了,原来 朱伟同志天天隐藏在他的小房间里,干的事情,我这下全知道了。

  朱伟是被陈彤拉来的。这位《三联生活周刊》的主编,按照陈彤的说法,“并不能算是名人,却是很有影响的媒体工 作者,目前我们还没有大力推荐他的博客”。但是他的博客却在开设不久就已经访问过万。

  朱伟先看了一些别人的博客,感觉一群朋友之间互相逗趣调侃或者展示自己的比较多,“没有肌肤之亲、思想碰撞, 只能自己乐一乐,没意思。”

  他决定做一个分享知识型的博客:每天读什么书,干什么工作,听什么音乐。他写得很“实”,写到哪个同事晚交了 稿子,都写上真实姓名。他还会帮网友找哪本不好找的书,也有人送书给他。

  朱伟还发扬邹韬奋时期的三联老传统,和读者亲密交流。有人留言对杂志提意见,有的指责还挺激烈,朱伟都回答得 非常认真。“太偏激的意见嘛,那我也就激烈点回复回去。没关系,网络就是这样。”

  尽管自称“激烈回复”,《日知录》还是新浪博客当中“最和谐”的博客之一。写了这么多天,朱伟算算投入的精力 和收获,觉得挺值。“我希望把这个博客办成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朋友们分享知识的场所。”

  “我是一个在北京开发房地产的商人,非常向往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潘石屹说。

  “你等等,我打开我博客看一下。”潘石屹在电话那边说。几十秒之后,他非常得意地报了一数字,“到刚才为止( 包括他自己点的那一下),是61226!

  每天在博客上写文章发图片,已经成了这位房地产商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客上除了一些关于地产方面的预测,还 有他的摄影作品、人生感悟。他展示自己的行程:他怎么在寺庙里跟贫穷的小和尚聊天,后来给了小和尚100块钱;怎么爬 上汉景帝的墓顶,累了在皇帝头上睡午觉;如何全家去吃鱼翅捞饭,两人点一碗还被父亲批评。他还告诉大家自己在新楼盘开 工时向土地爷供了一口猪,以便保佑工地上不出事故工人平安。

  单单向往是不够的,他更爱展示自己认识到的丰富的精神世界:我喜欢写一些历史、文化类的东西。比如竹林七贤 ,那个嵇康,我比较欣赏,还有葵丘之盟,我那天写文章说,这是中国最早的契约。潘石屹谈起自己的文化兴致勃勃,嘿 ,还真有那么多人给我回,有人还在回复当中贴了好多关于这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资料。我这才大长见识,哎呀,原来这 个事情是这样的。

  吴小莉有多大的影响力?她做客新浪聊天室的时候,网友访问太多,聊天服务器都当场挂掉了。陈彤和侯小强于是认 为,这样的偶像是一定要来新浪的。

  写博客要占用时间,可看回复的时间也许要更多。和普通人的博客相比,除了迅速飙升的点击率,名人博客的另一特 色就是文章后面的N条留言了。吴小莉对网友留言都是认真地看,认真地回。有人想看她女儿的照片,她居然召开了一个家庭 会议,最后决定要女儿享受自己的隐私,不要太多曝光。为此她还发表了一个会议纪要。

  闾丘露薇的博客文章有关于自己的,也有不少是时事评论。有网友这么评价:她写的是文章,不是随意的文字。但是 有时候,一些人太过吹毛求疵,也让她感到很郁闷。

  她的电脑是繁体字的,有人很不友好地说了一句:“外语比中文好,繁体字比简体字用得好。”这些她都要为自己辩 解,强调自己不会输入简体字。

  她的另一篇文章描述了香港海洋公园里内地游客的一些不文明举止,结果遭到了一些网友的猛烈炮轰。有人上升到民 族高度:“别忘记你是中国人”,还有人说她是汉奸。

  她决定不看那些激烈的、不友好的留言,朋友们告诉她,那很容易影响心情。但是作为一名记者,她又充满好奇,难 免偷偷跑上去看那些人到底在骂些什么。

  和许多名人一样,闾丘露薇应网友的要求作了一个声明:确实都是自己写的,不是编辑代劳的。

  1.永远记住什么是一个BLOG。上了网大家总以为,网络通常就是谁也不知道你是谁。但是BLOG在这方 面有所不同,你在这里面是一个发布者,而你发布的信息通常都跟你的思想相关。如果你在BLOG里面有随意性就可能会破 坏你的价值(与生活)。

  2.找一个好地方去放你的BLOG。因为这决定了你ID的基础价值和价值增长率,另外一件事情是,你周围的人 总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你的发展,比如整个网站的人都有偏激的思想,那么你也会跟着偏激起来;比如整个网站的人都喜欢展 现自己的思想而不去研究别人的思想,你就容易跟着自以为是;再比如整个网站的人都很堕落,那么你的思想也容易跟着堕落 。因此你要寻找一个好地方,让他们渐渐地提升你的水平。

  3.尽可能写好第一篇文章。其实这个开门见山的文章主要是让大家记得在这个网站上出现了这么一个人,是一个好 人。例如,我看到一些人用技术文章作为开门文章的,但是效果不好,技术总是沉闷的,介绍一下自己,说说自己的爱好,稍 微展现一下你的人生观等等都是较好的,甚至说个经典的笑话都可能比你说技术要强。

  4.礼貌行文。不礼貌的后果,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后果可能是再不搭理你,也不去看你的BLOG,最后你会自讨 没趣,或者说无法感受到BLOG的乐趣。

  5.参与讨论,无论是自己的文章还是别人的文章。这很重要,因为有了交流才有可能有提高,有争论才有可能得到 更清晰的结论。

  6.保持中立。你不能无理地驳斥别人的论点。用无理对付无理,就像用人身攻击对付人身攻击一样,只会让事情越 来越糟。对此的最好解决方式,是不再纠缠于这个问题。

  7.在发布前回顾。回顾的时候检查一下:一、笔误;二、是否有些话搀杂了太多的个人感情;三、是否有些词语太 过于偏激了;四、内容是否足够丰富;五、内容是否写得吸引人;六、是否有冗繁的词语。

  8.在合理的时间发布。什么时间为好呢?休息时间刚过时并不是很好的时候,通常是休息时间快到的时候大多数人 都会开始放松,在这之前把文章发布出去是不错的选择。

  9.标题即糖精。记住标题是用来实施第一印象的,就是糖精,首先要有味道要有特点,能够吸引人,同时不要往里 面搀水,搀了就没味道了。

  10.对回复作出正确回复。BLOG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不是一言堂,交互是一个环节。缺少了交互你就可能永 远都不知道你的Post有些什么毛病,甚至不知道你的知识有些什么类型的缺陷。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14740.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