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大国,若烹小鲜”讲的是治国之道。出自《道德经》第六十章的这句话,现是成为传颂很广的名言。“烹小鲜”就是煎烹小鱼。治理大的国家,要像烹饪小鱼一样。或许让人难以理解:这样清静无为,怎么能把国家治理好呢?
其实,这句话用极其形象、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极其复杂的治国韬略:治理大国不宜朝令夕改,不要动辄扰民。如果以个人的主观好恶去改变社会,朝令夕改、朝三暮四、忽左忽右,老百姓就会无所适从,国家就会动乱不安。相反,如果国家制定的政策法令能够得到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就会收到富国强兵的作用。如此,则一切外在的力量,都难以导致祸难的发生。
在中国历史上,对老子治国思想比较有研究且能娴熟运用的,当数汉文帝刘恒了。在吕后专权的日子里,他不仅保全了自己的生命,而且顺利地继承了王位。汉文帝执政23年,以清静无为的方式安定人民。刘恒刚即位,即下诏说,法律,是治理天下的依据。现在的法律对违者本人作了处罚之后,还要株连到他本来没有犯罪的父母、妻子、兄弟,以至将他们收为官奴,我认为这样不可取!自今以后废除各种把罪犯家属收为奴婢及各种相连坐的法令。
文帝还下诏救济鳏、寡、孤、独和穷困的人:“年龄八十岁以上者,每月赐给米、肉、酒若干;年龄九十以上的老人,另外再赐给帛和絮。凡是应当赐米的,各县的县令要亲自检查,由县丞和县尉送米上门;赐给不满九十岁老人的东西,由啬夫、令使给他们送去;郡国二千石长官要派出负责监察的都吏,循环监察所属各县,发现不按诏书办理者给以责罚督促。”
文帝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对臣民产生影响。自己稍有不慎,就会有人投己所好,从而滋长不良风气。有人向皇帝进献日行千里的宝马。汉文帝说:“鸾旗在前,属车在后,吉行日五十里,师行三十里;朕乘千里马,独先安之?”也就是我自己乘上千里马,独自跑到哪里去呢?于是,把马还给了进献者,并给他旅途费用。接着下诏说:“朕不受献也,令四方毋求来献。”——你们送什么我都不要,你们还是不要打这个主意吧。
不论什么时候,人总得要吃饭。所以历代统治者都很重视农业问题,而汉文帝似乎比历代皇帝更加重视这个问题。公元前168年,刘恒根据晁错的建议,下诏说:“引导百姓的正确道路,在于让他们从事农业。朕亲自统领天下人务农耕种,至今已有十年了,但荒地的开垦没有增加,一年收成不好,百姓就有饥饿之色;这是从事农耕的人还不多,而官吏没有切实发展农业。朕屡次颁下诏书,每年都鼓励百姓种植,至今未见成效,这就证明官吏没有认真执行诏令去勉励百姓。况且朕的农民生活很苦而官吏却不去照顾他们,又怎么能够勉励他们从事农业呢?今年把原征收的土地税一半赐给农民。”第二年六月,文帝又下诏说:“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者毋以异也,其于劝农之道未备。其除田之租税。”——汉文帝不但做到不扰民,还一次次减免税收,勉励农民通过“诚实劳动”赖以生存。
汉文帝对自己也能做到勤俭节约。他在位23年间,宫室、园林、服饰器具都没有增加。文帝曾想修一个露台,召来工匠计算,需花费一百斤黄金。文帝说:“一百斤黄金,相当于中等民户十家财产的总和,我居住着先帝的宫室,经常惧怕使它蒙羞,还修建露台干什么呢?”文帝自己身穿黑色粗丝衣服,还要求宠爱的慎夫人所穿的衣服不得拖到地面;所用的帷帐都不刺花纹,以显示朴素,做天下人的表率。修建霸陵,都使用陶制器物,不准用金、银、铜、锡装饰,并充分利用地形地物,不另兴建高大的坟堆。
汉文帝统治期间政策具有很强的连续性,文帝正是在安静无为中,做到了不扰害百姓,因而国力大增,百姓安居乐业,取得了较好的政绩。
汉景帝继位后,继续奉行“与民休息”政策,发展生产、减轻赋税。到景帝末年和武帝初年,社会和国家都已经比较富庶。故司马迁在《史记·平准书》中记载说,“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可见,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确实称得上是太平盛世。因此史家称这段统治时期为“文景之治”。同时,“文景之治”也为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
进入20世纪,“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影响。1987年美国总统里根在国情咨文中引用了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名言,引起了强烈反响。美国麦克劳·希尔公司出版的《世界伟大文献汇集》开列了三十本最能代表全人类思想发展史的著作,我国仅被收入三部,《道德经》就是其中一部。近年来西方国家的学者也掀起一股探讨老庄哲学热。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令世人侧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