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菁温 诵读《见与不见》感受爱的别样境界

2018-05-15 21:34:07  阅读 135 次 评论 0 条

  品读经典,是一场经典重现的盛宴;是一出名人大家的相约;是一段穿越时光的回想;是一束灼照心灵的亮光。品读屈原笔下的《离骚》,我们懂得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感与民族责任感;品读《西游记》,我们懂得了孙悟空的嫉恶如仇,师徒四人的深深师徒之情;品读《水浒传》,我们懂得了行侠仗义,肝胆相照的英雄气概;品读《三国演义》,我们懂得了桃园三结义的至深友情;品读《红楼梦》,我们懂得了黛玉葬花的伤感和宝黛的凄美爱情……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的手里,不舍不弃;来我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喜欢。”这是一种难以言状的情愫,仿佛将对世间情感与念想轻轻拈起,又全然放下,既洒脱又有一点点无奈。这也正是诵读者曹菁温喜欢这首《见与不见》的地方。

  “看到内蒙古晨报发起的这个诵读活动后,我就想参与,也着手开始准备,因为董卿之前诵读过《见与不见》,特别动听,所以我也选择了这首小诗,在完成自己录音、找背景音乐,包括合成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后,我就将音频传到了内蒙古晨报的诵读后台,我很期待可以在广场上为大家诵读这首诗。”曹菁温对经典诵读非常感兴趣。

  曹菁温从小就喜欢读书,喜欢感受每本书所带来的不一样的感受,领略书中的精髓。“那些经典名著,犹如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向前,无论是开心还是沮丧,只要翻开书,看着一个一个文字,那些负面消极的情绪就会慢慢消褪,你就会知道,生命是美而圣洁的,人生是幸福与苦难相伴而随的。在快乐中我们要学会感恩社会,感恩生活;在痛苦中也要感激生命,因为我懂得了,快乐固然美好,但苦难亦会让我们成长进步,我希望大家都能在书中感受到爱和美好。”曹菁温说。

  《见与不见》是一个广东女孩子所写,她的名字叫谈笑静,笔名:扎西拉姆·多多。该诗出自她2007年创作的作品集《疑似风月》,诗的原名叫《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我曾看到过作者的自述,写这首诗的时候,正是作者失业的第三个年头,当时的状态——对世俗的茫然和困顿已逐渐习惯,某些自己看不到的关怀和力量,也许没法改变自己当时的处境,但却真实地存在着,给予了作者接纳不同遭遇的平静力量,所以,才有了这首诗,被很多人喜欢着,不同的人用来表达着不同的情感。”曹菁温说。

  每一部经典,文字一经阅读,就不再属于作者本人了。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解,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感受。无论在哪里,它都被赋予了丰富而有爱的故事情节在里面。曹菁温告诉记者,她想通过这样一首小诗来传达一种正能量,希望所有的人都可以勇敢地去表达自己心中的爱。“我觉得爱有很多种境界,所有的激情最终都会归于平静、淡然、默然,相许两心知,此情自不必多言,见与不见又何可怨 ,或者一厢情愿,只是情到深处不会过喜也不会过悲,不患得也不患失,所谓大爱,如同静水。”这是曹菁温的理解。

  生活中,有一种收获,让人一生受益,那就是读书的收获;人生中,有一种经历,让人难以忘怀,那就是读书的经历。是读书,让我们在朦胧的世界中,学会生活并调动缤纷绚烂的生活,塑造自我、塑造理想、塑造人生……

  夏末秋初的“广场经典诵读”活动,已然成为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和无数读者的一份美好的约定。8月23日,内蒙古晨报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发起“广场经典诵读——读经典 颂草原”活动,希望在喧嚣的都市中,与无数读者一起,在内心的最深处,感受那种红袖添香的雅致、青梅煮酒的风趣,还有,雨夜读书的清幽。

  这个阿里巴巴联合内蒙古晨报及全国数十家媒体一起搭建的平台,给了无数普通市民和文化名家共读经典的契机,也给了我们在朝九晚五之外为生活增添一分诗意的可能。

  1.凡注明“来源:内蒙古晨报”或来源:内蒙古晨网的稿件,均为内蒙古晨报社记者的原创稿件,版权均属内蒙古晨报社所有。未经内蒙古晨报社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转载、下载或建立镜像等。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晨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本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线.如遇转载作品内容、版权问题,以及违法信息、不良信息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4.内蒙古晨网用户申请删除信息指南,请点击“删稿流程”——内蒙古晨网删稿申请单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15138.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