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我一篇周国平的哲理散文

2018-05-19 07:13:14  阅读 109 次 评论 0 条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生活在今日的世界上,心灵的宁静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 .机会诱惑人去尝试,压力逼迫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 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的心灵本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 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 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 家的路途.

  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的热闹的街巷和冷僻 的角落.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 则便会感觉不踏实.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创业,去探险猎奇 ,去觅情求爱,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 世界.

  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 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 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一个人惟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 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的宁静之需要.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 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 相排斥的,同一个人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 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 个儿是散的.自我是一个中心点,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 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 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 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

  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了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 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 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 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一个人 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 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 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有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我们当然没有 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弄了一阵子尼采研究,不免常常有人问我:尼采对你的影响很大吧?有一回 我忍不住答道:互相影响嘛,我对尼采的影响更大.其实,任何有效的阅读不仅是吸收 和接受,同时也是投入和创造.这就的确存在人与他所读的书之间相互影响的问题.我眼中 的尼采形象掺入了我自己的体验,这些体验在我接触尼采著作以前就已产生了.

  近些年来,我在哲学上的努力似乎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就是要突破学院化、概念化状

  态, 使哲学关心人生根本,把哲学和诗沟通起来.尼采研究无非为我的追求提供了一种方便的学 术表达方式而已.当然,我不否认,阅读尼采著作使我的一些想法更清晰了,但同时起作用 的还有我的气质、性格、经历等因素,其中包括我过去的读书经历.

  有的书改变了世界历史,有的书改变了个人命运.回想起来,书在我的生活中并无此类戏剧 性效果,它们的作用是日积月累的.我说不出对我影响最大的书是什么,也不太相信形形色 色的世界之最.我只能说,有一些书,它们在不同方面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在我的心 灵历程中留下了痕迹.

  中学毕业时,我报考北大哲学系,当时在我就学的上海中学算爆了个冷门,因为该校素有重 理轻文传统,全班独我一人报考文科,而我一直是班里数学课代表,理科底子并不差.同学 和老师差不多用一种怜悯的眼光看我,惋惜我误入了歧途.我不以为然,心想我反正不能一 辈子生活在与人生无关的某个专业小角落里.怀着囊括人类全部知识的可笑的贪欲,我选择 哲学这门凌驾于一切科学的科学,这门不是专业的专业.

  然而,哲学系并不如我想像的那般有意思,刻板枯燥的哲学课程很快就使我厌烦了.我成了 最不用功的学生之一,不务正业,耽于课外书的阅读.上课时,课桌上摆着艾思奇编的 教科书,课桌下却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易卜生等等,读得入迷.老师 课堂提问点到我,我站起来问他有什么事,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说来惭愧,读了几年哲学 系,哲学书没读几本,读得多的却是小说和诗.我还醉心于写诗,写日记,积累感受.现在 看来,当年我在文学方面的这些阅读和习作并非徒劳,它们使我的精神趋向发生了一个大转 变,不再以知识为最高目标,而是更加珍视生活本身,珍视人生的体悟.这一点认识,对于 我后来的哲学追求是重要的.

  我上北大正值青春期,一个人在青春期读些什么书可不是件小事,书籍、友谊、自然环境三 者构成了心灵发育的特殊氛围,其影响毕生不可磨灭.幸运的是,我在这三方面遭遇俱佳, 卓越的外国文学名著、才华横溢的挚友和优美的燕园风光陪伴着我,启迪了我的求真爱美之 心,使我愈发厌弃空洞丑陋的哲学教条.如果说我学了这么多年哲学而仍未被哲学败坏,则 应当感谢文学.

  我在哲学上的趣味大约是受文学熏陶而形成的.文学与人生有不解之缘,看重人的命运、个 性和主观心境,我就在哲学中寻找类似的东西.最早使我领悟哲学之真谛的书是古希腊哲学 家的一本著作残篇集,赫拉克利特的我寻找过自己,普罗塔哥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的未经首察的人生不值得一过,犹如抽象概念迷雾中耸立的三座灯塔,照亮 了久被遮蔽的哲学古老航道.我还偏爱具有怀疑论倾向的哲学家,例如笛卡儿、休谟,因为 他们教我对一切貌似客观的绝对真理体系怀着戒心.可惜的是,哲学家们在批判早于自己的 哲学体系时往往充满怀疑精神,一旦构筑自己的体系却又容易陷入独断论.相比之下,文学 艺术作品就更能保持多义性、不确定性、开放性,并不孜孜于给宇宙和人生之谜一个终极答 案.

  长期的文化禁锢使得我这个哲学系学生竟也无缘读到尼采或其他现代西方人的著作.上学时 ,只偶尔翻看过萧赣译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因为是用文言翻译,译文艰涩,未留下 深刻印象.直到大学毕业以后很久,才有机会系统阅读尼采的作品.我的确感觉到一种发现 的喜悦,因为我对人生的思考、对诗的爱好以及对学院哲学的怀疑都在其中找到了呼应.一 时兴发,我搞起了尼采作品的翻译和研究,而今已三年有余.现在,我正准备同尼采告别.

  读书犹如交友,再情投意合的朋友,在一块耽得太久也会腻味的.书是人生的益友,但也仅 止于此,人生的路还得自己走.在这路途上,人与书之间会有邂逅,离散,重逢,诀别,眷 恋,反目,共鸣,误解,其关系之微妙,不亚于人与人之间,给人生添上了如许情趣.也许 有的人对一本书或一位作家一见倾心,爱之弥笃,乃至白头偕老.我在读书上却没有如此坚 贞专一的爱情.倘若临终时刻到来,我相信使我含恨难舍的不仅有亲朋好友,还一定有若干 册知己好书.但尽管如此,我仍不愿同我所喜爱的任何一本书或一位作家厮守太久,受染太 深,丧失了我自己对书对人的影响力.

  我喜欢读闲书,即使是正经书,也不妨当闲书读.譬如说《论语》,林语堂把它 当作孔子的闲谈读,读出了许多幽默,这种读法就很对我的胃口.近来我也闲翻这部圣人之 言,发现孔子乃是一个相当洒脱的人.

  在我的印象中,儒家文化一重事功,二重人伦,是一种很入世的文化.然而,作为儒家始祖 的孔子,其实对于功利的态度颇为淡泊,对于伦理的态度又颇为灵活.这两个方面,可

  孔子是一个读书人.一般读书人寒窗苦读,心中都悬着一个目标,就是有朝一日成器,即成 为某方面的专门家,好在社会上混一个稳定的职业.说一个人不成器,就等于说他没出息, 这是很忌讳的.孔子却坦然说,一个真正的人本来就是不成器的.也确实有人讥他博学而无 所专长,他听了自嘲说,那么我就以赶马车为专长罢.

  其实,孔子对于读书有他自己的看法.他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纯 学术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还主张读书是为了完善自己,鄙 夷那种沽名钓誉的庸俗文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一再强调,一个人重要 的是要有真才实学,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类似于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 样的话,《论语》中至少重复了四次.

  君子不器这句话不仅说出了孔子的治学观,也说出了他的人生观.有一回,孔子和他的 四个学生聊天,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志向.其中三人分别表示想做军事家、经济家和外交家. 惟有曾点说,他的理想是暮春三月,轻装出发,约了若干大小朋友,到河里游泳,在林下乘 凉,一路唱歌回来.孔子听罢,喟然叹曰:我和曾点想的一样.圣人的这一叹,活泼泼 地叹出了他的未染的性灵,使得两千年后一位最重性灵的文论家大受感动,竟改名圣叹 ,以志纪念.人生在世,何必成个什么器,做个什么家呢,只要活得悠闲自在,岂非胜似一 切?

  学界大抵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至于什么是仁,众说不一,但都不出伦理道德 的范围.孔子重人伦是一个事实,不过他到底是一个聪明人,而一个人只要足够聪明,就决 不会看不透一切伦理规范的相对性质.所以,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这句话竟出自孔子之 口,他不把仁看作理想人格的必备条件,也就不足怪了.有人把仁归结为忠恕二字,其 实孔子决不主张愚忠和滥恕.他总是区别对待邦有道和邦无道两种情况,邦无道 之时,能逃就逃(乘桴浮于海),逃不了则少说话为好(言孙),会装傻更妙(愚 不可及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其本义不是形容愚蠢透顶,而是孔子夸奖某人装傻装得高 明极顶的话,相当于郑板桥说的难得糊涂).他也不像基督那样,当你的左脸挨打时, 要你把右脸也送上去.有人问他该不该以德报怨,他反问:那么用什么来报德呢?然后 说,应该是用公正回报怨仇,用恩德回报恩德.

  孔子实在是一个非常通情达理的人,他有常识,知分寸,丝毫没有偏执狂.信是他亲自 规定的仁的内涵之一,然而他明明说:言必信,行必果,乃是僵化小人的行径( 硁硁然小人哉).要害是那两个必字,毫无变通的余地,把这位老先生惹火了.他还 反对遇事过分谨慎.我们常说三思而后行,这句话也出自《论语》,只是孔子并不赞成 ,他说再思就可以了.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15540.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