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犯的错误是严重的,我深感对不起组织,对不起父老乡亲,组织对我任何处理决定我都接受。”“以前在村里见,现在在教育片里见,对比很强烈,深感惋惜的同时,也给自己敲响了警钟。”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结合村(社区)“两委”换届,组织“两委”成员1200余人,分批次收看了《光环背后的阴影》警示教育片,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这是青岛市注重发挥好身边违纪违法案例“活教材”作用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青岛市用好用足身边典型案例深化警示教育,以党章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法规为标尺,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以多种形式推进警示教育落实落细,着力做好执纪审查“后半篇文章”。
“要发挥反面典型警示教育作用,提高警示教育的政治性,凡是发生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都要开展警示教育,用好忏悔录这个反面教材,深刻剖析、对照检查,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青岛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刘子玉说。
“处分决定绝不是案结事了。”青岛市着力把纪律处分从“告知书”变成“警示课”“自照镜”,深入梳理、挖掘党员干部身边的鲜活案例,充分发挥反面教材的警示教育作用。
坚持用查处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拍摄警示教育片,已成为青岛开展警示教育的规定动作。去年底,该市运用查处的严重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摄制创作《光环背后的阴影》《错位的角色 迷失的人生》等警示教育片,结合街道、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和国有企业改革,分层次组织党员干部观看,持续形成强烈震撼。
越是身边事越能直击心灵,越是身边人越能感同身受。该市注重收集案例剖析材料,编制《每周一案》,利用办公平台发至全市,加大警示教育力度。梳理典型案例,编辑《青岛市查处严重违纪党员干部忏悔书汇编》,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在对重要案件曝光剖析形成震慑的同时,该市坚持抓早抓小,紧盯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2017年,该市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建立通报曝光常态化机制,对74起典型案例在市级媒体和市纪委网站、微信公众号同步曝光,扩大典型案例的警示覆盖面和影响面,达到“查处一案、警示一批、教育一片、整改一方”的效果。
青岛市着力发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其他干部培训机构的教育主阵地作用,在主体班次中开设廉政教育课程,让全体党员领导干部都接受纪律规矩教育,每期培训课程不少于2个课时,2014年至今,已累计开设廉政课程超过2000课时。“注重选取发生在身边的鲜活案例,在课堂中用教学的形式展示出来,很震撼,很受教育。”参加培训人员有着相同的感受。
从“关键少数”到党员干部全覆盖,青岛市不断拓宽警示教育渠道,利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门户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开设“以案警示”“曝光台”“以案明纪释法”等栏目,发挥自有媒体的警示教育阵地作用,打造全媒体时代警示教育矩阵,让党员干部可以随时随地接受警示教育。
青岛市把警示教育工作列入各级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加强警示教育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各级党组织硬招实招频出,持续营造强大声势。胶州市组建廉政宣讲团,选取基层查办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到一线开展廉政宣讲。平度市编印《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口袋书1万余册,口袋书收录了65件发生在基层的典型案例,对案情进行回放和剖析。李沧区借力新闻媒体资源和APP、微信等科技手段,打造“互联网+廉政”新平台。
青岛市着力把案例资源作为教育资源,注意创新形式、贴近生活,增强警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决不让受教育者当旁观者、局外人,抱着“看戏”心态听故事,真正让警示教育成为党员干部“必修课”。
“每个案例都是惨痛的教训,都是用血泪写成的,代价不能白付。把教育基地用活用好,为的是让党员干部揽镜自照,自警自省。”市纪委监委宣传部负责人介绍。
让参观者自己“点菜”是该市开展警示教育最鲜明的特点。年初,青岛市在全市范围内下发《关于廉政教育基地升级改造调查问卷》,广泛征求参观者对展陈形式、案例类型、参观频率、教育时长、存在问题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按照参观者提出的“菜谱”订制警示教育“大餐”。
在廉政教育基地展陈内容的设置上,该市注意分地区、分行业、分领域收集身边的警示教育案例,挖掘案前案后故事,深刻剖析党员干部被围猎的原因和蜕变过程,区分对象分类施教,举办各类教育专场,用生动的、直观的、互动的教育形式,让参观者自觉把自己摆进去,确保警示教育入脑入心。
“案例鲜活、触目惊心,真正感受到围猎就在周围,危险就在身边,看后发人深省。”回想起前段时间在市廉政教育基地参观时的场景,青岛市市北区科技局综合科科长李向军仍然颇为震撼、感觉深受教育。2017年至今,该市先后组织6.7万余名党员干部参观,接受纪律规矩教育。(记者 张晓明 通讯员 刘强)
今天,个人该怎样保护隐私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的网民规模达到7.72亿,超过了中国总人口的一半。这些数据中有个人的姓名、性别、生日等信息,还有在互联网上的行为轨迹等等,很多都属于个人隐私。在大数据时代,隐私是什么?怎么保护?这是所有人都回避不了的两大问题…【详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