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孩子懂得感恩居然这么的重要

2018-05-24 06:14:26  阅读 109 次 评论 0 条

  有人说,父母对子女的爱像路一样长,而子女对父母的爱仅像筷子一样长。确实,孩子时时刻刻都扮演着被爱的角色,想要什么都会被千方百计地满足。很多孩子认为从父母那里得到东西是理所当然,渐渐的只知索取,不知回报,更不懂关心和感激他人。

  中国式父母习惯于包办孩子的一切大小琐事,爱太浓密,会让孩子错过学习感恩。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东西,有时却忘了最好的东西是让她有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对别人所给予的帮助表示感激。”中国的感恩文化源远流长,“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古训更是代代相传。

  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起码的修养,是人之常情。

  学会感恩,先要学会知恩,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西方的感恩节就是要教化人们学会感恩。让孩子学会感恩,关键是通过家庭、学校的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

  他们替孩子做得太多,上学或放学路上,大多数孩子的书包都由父母背着,孩子心安理得空着手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用干家务,只要搞好学习;物质享受被过分满足,许多小学生有了自己的手机和电脑……

  这些都是在助长孩子的受之无愧感,今天他认为你应该为他背书包、买手机,明天他就会认为你应该为他找工作、买车子、买房子,如果某天你给不了他想要的,他就要心生怨恨了。

  几年前的机场弑母案还历历在目。留学生汪佳晶,留日五年,从未打过工,学费和生活费都靠母亲每月7000元人民币的收入来出。母亲四处举债,实在拿不出钱,他竟在机场捅了前来接机的母亲9刀。

  24岁的青年本应自立,靠自己打工解决(或部分解决)留学费用。但他心安理得享受着母亲含辛茹苦提供的温室生活,当母亲拿不出钱,他不念亲恩,那满腔怨恨化作9刀。

  还有最近的发生的,11月5日下午,美国亚特兰大的华人微信群都在转这样一条消息:一位81岁的中国老人已经在亚特兰大机场停留了三天,而她的女儿孙女就在亚特兰大。据了解,老人独自一人将女儿孙女养大并送出国留学,还为了孙女上大学卖掉了北京的旧居。但老人随女儿移民美国之后,却遭到美国女婿的嫌弃,女儿孙女也很冷漠。心灰意冷的老人想回故土,孙女就给她买了11月6日的机票,并在11月3日就叫车把老人送到了机场……

  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他会感激别人替他所做的,珍惜他得到的一切,觉得拥有眼前的一切既快乐又幸福。

  如果你不想将孩子培养成“白眼狼”,那就千万不要替孩子做太多,不要助长孩子的受之无愧感,要去教导孩子懂得感恩。

  经常提醒自己不要替她做她份内的事情,并将一些家务分配给她,让她承担起家庭一员的责任;

  教导她表达感谢,如果她表示了感谢,她会得到更多,如果她没有感激之心,下次我不再替她做那件事;

  让孩子从小就浸润在感恩的环境里,真心感受。父母要从自身做起,做好示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契机对孩子进行教育, 如妈妈帮爸爸做事时, 爸爸可以大声地对妈妈说: “谢谢!”妈妈接受爸爸的帮助,也要说一声:“谢谢!”爸爸送给孩子礼物时,要告诉他这件礼物是爸爸给你的,你要感谢爸爸;这本书是哥哥姐姐送你的, 你要谢谢哥哥姐姐。 在这种氛围中, 孩子耳濡目染, 渐渐接受这种最基本的礼仪,也学会向父母道谢,将感恩内化于人格之中。

  如:春节时要教孩子热情接受爷爷、 奶奶及其他亲属送给他的礼物,并表示感谢,不管价钱多少,回到家里都要求孩子妥善保管,学会珍惜别人的情意;教师节,让孩子亲手制作贺卡送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美好祝愿;父亲节和母亲节,给爸爸妈妈说几句感谢的话语,不一定感谢爸爸妈妈给他们帮了多大的忙,而只需表达生活中感觉很幸福的一点一滴。

  要多给孩子机会,让孩子为父母做些事。比如下班回家累了,让孩子帮忙拿拖鞋;假装不舒服,请孩子倒杯水给父母喝……让孩子学会给予,懂得父母和别人的给予与帮助是一种“恩惠”,而不是理所当然或者欠他的。

  孩子没有分一口好吃的给父母,没有记住父母的一个小要求,这都是父母必须“计较”的小事。别让孩子觉得父母对他一无所求,他根本不需要为父母做什么。可这不等于我们就也应跟孩子一样随和、大度。否则,孩子会觉得你对他一无所求,他根本不需要为你做什么。要让孩子懂得索取是要付出的,不能无条件地进行索取。

  在孩子做了好事后,不管他是主动还是被动做的,不管他做得是否令人满意,父母都要发自肺腑地感谢他、 赞扬他,那么孩子定会大受鼓舞。不管孩子为你做了什么,都要让孩子觉得“幸亏有我出手帮助,事情才会这么顺利”。父母由衷的肯定才是孩子关心他人的动力。

  让宝贝学会感恩,作为宝贝的第一任老师——父母首先应该是懂得感恩的人。因为,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对宝贝产生影响,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言传身教”。

  感恩教育的目标就是完善人的生命,特别是精神生命。感恩教育的实质是一种知恩图报的教育。平时,父母要有目的地给宝贝讲解,他获得的一切都是别人经过努力创造的。无论是父母的抚养,老师的教诲,还是朋友给予他的友情以及旁人给予的帮助,都是“恩情”。

  “知恩”之后,认识到从他人和社会那里得到了多少恩惠,当以实际行动给予回报,而这种回报不仅是物质上的,还包括情感方面的,比如很简单的道谢。

  教育宝贝感恩可采用移情法。在幼小的宝贝的眼里,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有生命、有思想、有情感的,因此父母可以正确运用移情方法,让宝贝学会识别和感受他人的情感,控制消极行为,做出互助、分享和谦让等积极行为。

  比如,宝贝在撕书时就对他说:“你把书的衣服撕破了,它多难受啊!”宝贝在揪小鸟的羽毛时对他说:“小鸟哭了,你再揪它,它就不和你做朋友了。”用这样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宝贝的爱心。同时,父母还可以给宝贝讲短小精悍,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童话故事或名人名家的感恩故事,让宝贝明白其他人是怎样感恩的。

  教育宝贝感恩还可采用实践法,即让宝贝在实践中亲身体验感恩。父母可以和宝贝一起,在小区栽种一颗感恩生命树,亲自动手做一些感恩卡片,学唱一些感恩的歌曲,或是在特定的日子为特定的人做一些表示感恩的小事情,让宝贝真正学会以行动来感恩。

  父母总认为自己所付出的,是宝贝愿意接受的,其实并不是这样。有时候,父母所付出的不一定是宝贝需要的,甚至是宝贝厌恶的。一旦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回应,父母就会表现出失望:“我们为他付出了那么多,宝贝却不领情!”值得思考的是,父母在为宝贝付出的过程中是否征求了宝贝的意见?“我要给他什么,怎么给”,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宝贝才会体会到父母是在用心为他考虑。父母要知道他的需要,并尊重他的需要,从这一点上看,宝贝与父母应该是朋友关系。

  除了明白宝贝的需要外,还要让他了解,父母并没有想要在将来向宝贝索取回报。父母常常会在宝贝面前说:“爸爸妈妈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啊!”

  表面上是希望通过这种方法强化父母付出得多,其实恰恰相反,这给宝贝造成了心理负担,它暗示了“我付出给你,你要偿还”,这样,宝贝就算回报也不是出于自愿,而是一种偿还负债的心态。

  生活中,经常看到父母给宝贝无微不至的关怀,而按照常理,现在接受关心的一方应该懂得珍惜。但有时候,父母在宝贝还没有提出要求前,就为他考虑得十分周全,宝贝从来没有缺少过什么,也就不知道“有”与“没有”的区别。殊不知得到太容易,往往不会珍惜。

  因此,父母可以做的是,在必要的时候让宝贝受一些“苦”,这个苦就是别总是太急着满足宝贝。只有当他有需要的时候才给,这样宝贝才知道需求的满足来之不宜,才懂得珍惜。

  11、做人就像蜡烛一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以温暖。——肖楚女

  26、母羊要是听不见她自己小羊的啼声,她决不会回答一头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亚

  29、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16137.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