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甸园里的书写

2018-05-24 15:20:17  阅读 112 次 评论 0 条

  丛林是一位医务工作者,更是一位优秀的散文作家。她崇尚文字的质朴与自由,她的《山林日记》文字沉静、优美,充满诗性和哲理。

  有人说写作即发现。丛林总能在山林的幽微之处窥见自然的秘密。湘西山林时序的变化既循序渐进,又爱三步一回头,但四季的景致无非就是山色苍翠、山花烂漫,万物葳蕤,而丛林似乎有写不完的素材,她蹲下身子,用女性纤细的视角抒写山林每一个时序里别样的风采。她的写作一贯从容、冷静、含蓄,这部《山林日记》则更加清新、洁净、明达,近乎圣洁。书里的文章虽然短小,但并不是对山林的简单记录和碎片化采集,而是进行了精妙的情感过滤和艺术提纯,以清新、柔和的笔调展示她的文化素养和性情胸襟,展示她对自然对人世的态度。这种抒情并不是虚假或泛滥的,而是对生命和自然超然达观的体悟,是一种灵魂的提升。一个作家的内心质地、性情思想决定文章的高度境界,反过来,一部作品的境界高度体现一个作家的性情胸襟。这部书让丛林的修为和书写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我想,丛林并不只是简单地隐居山林,更是一种生活和生命的体验,她的书写把她的灵魂带入到清幽无尘的秘境,不涉尘世,无关世事,她的生活如山林一般沉静美丽,即便是深秋寒冬,她感觉到的也只是空阔和辽远;即便偶尔书写人世的伤痛,比如父母的早逝、姊妹的分离,都不作过多渲染和铺陈,只是缓缓地、静静地叙述,彰显作者生命的沉静和担当。比如在《雷暴》中她这样结尾:“我看到自然的个体生命,是有别于窗外奔雷和暴雨的另一条隐秘河流。这条河流从时光的遥远处奔来,有着自己低沉和涓涓的流速。”她持戒、勤修、隐忍,在看似闲暇的时光里,无时不在警醒自己“要珍惜时光啊,珍惜时光”。她这种勤奋克己的禅修,如当年潜心戒律的弘一法师,认为这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不是好的。在《虫音促促》的结尾处,她写道:“我对这世界已舍不得苛责,舍不得抱怨,我只想怀着这样的温柔之情度过生命里的每一天。”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已经耳濡目染了种种欲望,难以自拔,我们太需要一些纯洁、清静的东西来滋养、净化我们的灵魂。丛林的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提醒:再复杂的人事社会,再残破的自然环境,只要我们的心愿意,哪里都可以有自己的一片伊甸园。

  有人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私下以为,丛林的《山林日记》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每一个作家都有自己的习惯用词,丛林也一样。或许是丛林的现实生活太过甜蜜,在好些篇章中有“如蜜”这样的字眼,比如“阳光如蜜”“慈爱如蜜”“松香如蜜”“时光之蜜”等等。丛林的散文是清新而沉静的,但或许作者过于营造一个洁净的“自然”,所以书写中因为“自我”反而少了些张力,有些阐述虽然深奥也只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我觉得大自然的精微奥义一方面是我们对于自然的热爱感怀,更多的是自然本身散发出来的美好和力量,以及自然本身对于人类的言传身教。人是自然的一分子,只有回归自然,才是找到“自我”的必经之路。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1617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