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命只是一瞬间,有些时候却显得很长。人的死亡或长或短,但结局都一样。无论伟人、名人、凡人、罪人,都是黄土一捧,化入大地。静默无语,任人评说。
这个清明,每日人物去“中国的阿灵顿”——八宝山革命公墓,采集了一些别样的故事。
1950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将距离复兴门十公里的护国寺改建成公墓,取名北京市革命公墓。1970年,改名八宝山革命公墓。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正门进去,左边是二墓区,右边是三墓区。二墓区较深,三墓区较近,又紧挨着大门口的行人通道。因此,一般人进去都会朝右走。他们看到的第一座墓,往往是满学家、历史学家金毓黻的墓。
他1887年出生于一个塾师家庭,22岁时,清末遗老郑孝胥来沈阳(当时称为奉天)小河沿消遣游玩,兴之所至,写诗点评“北俗虽豪缺风雅,麕集屠沽作都会”。这极大地刺激了金毓黻,他愤怒地回击,“鄙视辽人之意溢于词表”是“拘于方隅之见”。
从此,他立志效法汉末三贤,“适彼乐土,爰得我所”,开发研究东北文化。数十年后,金毓黻出版了《东北文献征略》、《奉天通志》、《辽海丛书》、《渤海国志长编》、《东北通史》、《宋辽金史》等,成为著名历史学家,东北史研究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获得“书生半百命 辽海五千年”的赞誉。
顺着小径往北走,很容易被一座气派的合葬墓吸引。墓志铭是八个大字:“一生奋斗,一生清白”。
舒自清是浙江人,靠自学18岁便成为英国义茂利会计事务所最年轻的审计师,1937年加入中共地下组织。后接受组织安排,担任广大华行(华润公司前身之一)副总经理,为中共输送情报、物资和经费。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际贸易通道断绝,进口货行情大涨,舒自清通过丰厚的贿赂结交要员。他租用豪华公寓办酒会、打桥牌、跳舞,与“四大家族”的人混在一起,刺探情报,寻找商机。1945年,舒自清来到美国筹办分公司,很快打入主流商界,与摩根、杜邦等大公司做生意。他将第一批西药运回国内,不到一周便赚得10万美金,而后又向美国出口大豆、桐油、肠衣等中国特产,人称“华尔街上的红色大亨”。
改革开放后,国务院对舒自清在建立特区、引进外资等方面提出的意见非常重视,让他担任对外经济贸易部国际贸易研究所所长。他人生最后的一个愿望是:中国加入WTO。
在这里安息的逝者,也个个都有丰富精彩的人生故事。如右下角这位百岁红军邱南章,曾任周恩来警卫员,护送周恩来去西安谈判,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还亲身经历张国焘叛逃、抗战中的长沙大火等历史事件。晚年经过口述回忆,留下大批珍贵资料。
名人的墓大都经过精心设计,反映墓主的生平特点、人生轨迹和生前的自我评价。比如老舍墓。
67年的生命里,老舍写下诸如《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多达800多万字。
1938年,老舍加入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时曾说,“我是文艺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几年来日日夜夜操劳在书桌上与小凳之间,笔是枪,把鲜血洒在纸上。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愿有人赠给我一块短碑,刻上: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1966年,老舍自投太平湖。墓的地平面做成了水波的形状。墓中没有骨灰,放的是老舍的眼镜和钢笔。
大部分墓都是历史悠久,但路边一座样式新颖的黑色墓碑很能吸引注意力。墓主是著名表演艺术家陈强。2012年去世。
陈强生前在歌剧《白毛女》中扮演恶霸地主黄世仁,在影片《红色娘子军》中饰演南霸天,在那个非黑即白的年代,反派演员受到的是和正派演员截然不同的待遇。解放战争时期,有一次在部队演出《白毛女》,最后一幕是黄世仁跪在台上接受人民的审判,一片叫骂喊打声中,台下有个战士,拔出枪就准备朝舞台上的“黄世仁”射击,幸亏旁边的班长眼疾手快,一把抱住。
后来,陈强自己在电视节目中说,“如果,那就没有陈佩斯了。”
陈佩斯还小的时候,陈强带着他去文艺单位考演员,对方认出了这位“大反派”,就让他带着儿子回去,“我们主要是挑选正一号的演员”;后来陈佩斯又去八一厂面试,等了大半年才被接纳。
郑律成出生于全罗南道光州(今韩国),他的三个哥哥先后为朝鲜和中国的革命事业献出了生命。
1933年,年仅15岁的郑律成随着一批进步的朝鲜青年来到中国,一边从事革命活动,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声乐、钢琴和小提琴。4年后他投奔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在《黄河大合唱》的影响下,他写成《八路军大合唱》,后来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也就是今天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此外,朝鲜军歌《朝鲜人民军进行曲》也出自他的手。
陈波儿是广东人,7岁求学厦门,少年、青年时曾游学香港、上海,并东渡日本,肄业于复旦大学、中国艺术大学。
那时,陕北延安成为全国进步青年心目中的革命圣地,一批又一批进步青年突破的层层封锁来到延安,陈波儿也是其中之一,她和胡朋、石联星、于蓝、李丽莲这几位演艺明星,因相貌姣好、身材曼妙,被称为“五朵金花”。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波儿奔走各地演出《保卫卢沟桥》、《八百壮士》、《同志你走错了路》等抗日剧目。她还追随宋庆龄、何香凝、鲁迅、蔡元培、周恩来、郭沫若等人,致力于爱国活动,与史良、沈兹九等人率先成立全国最早抗亡组织“上海妇女界救国会”,组织救亡演出队。1951年不幸突发心脏病,病逝于上海。
参加“二.二八”起义后,台湾青年纪朝钦为了躲避政府的迫害,匆忙逃往大陆,甚至没来得及和女友告别。这一别,就是三十多年。
女友出身显赫、家境宽裕,身边不乏追求者,但20多年来,她数次远渡日本、美国,企图寻找纪朝钦,直到38岁结婚,也未能和纪朝钦团聚。上世纪80年代,两岸开放探亲政策后,两人才联系上,彼时都有了各自的家庭。
纪朝钦是2007年电影《云水谣》的人物原型之一。这部电影上映的时候,纪朝钦是和老伴一起去的。他并没有心脏病,却带了速效救心丸。
八宝山公墓伫立着各种形态各异的纪念碑。其中有一座“征服贡嘎山遇难烈士纪念碑”。
1957年5月,刚组建不久的中国登山队首次独立攀登7000米以上的雪山,就选择了四川的贡嘎山。年轻的中国登山运动没有经验。海拔7556米的贡嘎山虽比珠峰低,但攀登难度远远超过珠峰,登山死亡率是后者的4倍。17名成员最后只回来了13名。
当队员们正在向海拔 5400米高度攀登时,要穿越一段雪槽。一股冰雪冒起,一声轰响,一场中型雪崩发生了,千百吨的冰雪倾泻下来,队员们被冰雪裹在一起顺着雪崩的冲击力在山坡滚动,瞬间滑下了 200多米。北京大学气象助教丁行友被雪崩埋得太深,被救出来时已经窒息身亡。
登顶成功后,师秀、彭仲穆、国德存三名队员下山时,在海拔 7000米左右高度最陡的一段冰坡上滑坠,摔下几千米深的山涧牺牲。
新中国成立初期,成功登顶贡嘎山,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情,贺龙亲自接见了牺牲运动员的亲属,他握着丁行友父亲的手说,“可惜我的娃儿年龄还小,还不能像你那样把他贡献给国家”。
师秀的儿子说,很多年里他都被科幻故事中关于“速冻人”的故事吸引,幻想着沉睡在高山冰雪中的父亲有朝一日会出现在他面前,而且不会变老,永远年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