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青春电影作为一种在全世界已经发展成熟的类型影片,在新世纪之后的中国内地不论是影片数量还是影片讨论度都呈现长时间高热度的连续之势。作为一种正在迅猛发展的类型电影,新世纪青春电影的发展深受中国现实的影响,在主题和人物塑造等方面都呈现出某些相似的变化和具有着某种模式化的倾向。通过对国产青春电影的探析,厘清其现状,对其未来类型创作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为一种类型电影,青春电影因其火爆的票房收入、以及每每上映都能引起的高讨论度,甚至能形成某种文化和社会现象,而成为目前国产类型电影行列中极为引人注目的一种。青春片作为一种在美国已经发展成熟的类型电影,在世界各地,不同的国家根据不同的国情发展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模式。作为相对年轻的艺术,电影从诞生之日起就对人类自身的发展有着最深切的关注,而青春是每个个体都必须经历的过程,青春的话题永不过时,并能够最大程度地引起共鸣。
青春电影的定义呈现一种多元化的态势,“从年龄阶段和题材来看,就是指反映青年人及其生活、爱情、心理需求和精神风貌的影片”[1]。目前,对青春电影的定义仍然有着比较大的弹性。进入21世纪之后,青春电影在我国电影市场以《杜拉拉升职记》《将爱情进行到底》《失恋三十三天》《爱出色》《山楂树》等一批电影的喷发为开端,随后形成了观影热潮,并持续至今。这批电影都以表现青年人的成长经历为主,并且主要针对青年观众群体,因此可以将他们看作是青春电影在新世纪之后的一种集中展示。本文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21世纪之后的青春片发展现状上,虽然当前我国的青春电影发展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态势,但是其口碑和票房的成绩并不成正比,为了青春电影未来的发展,尤其是其作为一种新兴类型片能够更加的成熟,对其现状的讨论是极有必要的,厘清现状才能对其未来的发展有更清醒的认知和思考。
青春电影的母题永远与成长分不开,不管是美国的青春喜剧电影、日本的青春残酷电影、韩国的青春浪漫电影,在主题上都以表现人物的成长为主。成长的经历对于青年来说,包括各个方面的成熟和发展。美国青春喜剧电影中,展示性的懵懂和冲动以及对两性关系的探讨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维度;在日本的青春残酷电影中,青春期的不安以及在青春期遭受的伤害和引起的情感爆发都显示出了成长中残酷的一面;而韩国和泰国的青春电影则主要体现情侣之间浪漫的感情经历,尤其是泰国青春电影在展示少年男女懵懂的初恋时更是做到了全方面无死角的浪漫营造。各个国家的青春片都有自己较为突出的一面,纵观世界各地的青春电影,在主题上的呈现可谓是多种多样,纷繁复杂,但反观我国的青春电影在主题上的表现虽然也与成长有关,但是其成长的面向却呈减少的趋势,总体表现为:成长的复杂性简化成了爱情的单一性。
20世纪90年代以第六代导演为主拍摄了不少青春电影,这些青春电影以展现边缘人物的颓废和现实,尤其是都市对青年的压迫为主。而进入20世纪之后,我们可以从《杜拉拉升职记》《爱出色》《失恋三十三天》《如果爱》到最近引起较大轰动的《小时代》《七月与安生》等大量的青春电影看到,对爱情的展示,尤其是展示青年女性的爱情经历成了青春片主题的很大构成部分。青年女性在爱情中遭遇挫折、颓废到底再重新开始,战胜自我并收获一段完美的感情成了青春电影主题的主要表现。青春片目前流行着一种“爱情+青春”的模式,虽然也有不少青春电影有不一样的表现,比如《少年班》《观音山》《中国合伙人》等,但总体而言,不管是从话题讨论度还是票房成绩都无法与《杜拉拉升职记》《北京遇上西雅图》《一夜惊喜》等影片相提并论。
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包括与现实对抗、对自身的认识、在情感中的体验和经历等,而且情感也是多方面的,不应该单单只有爱情。在将青春和成长作为表现主题时,国产青春电影压缩了青春的多面性和简化了成长的复杂性,仅仅在爱情一个维度上对青春中的成长进行了表现,实际上是一种不自觉主题简化。
在类型电影的创作中,人物类型总有固定的特征,例如,西部片中沉默坚毅不被他人理解的牛仔、黑色电影中对男主角造成伤害的蛇蝎美人等。类型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识别和鉴定其所属类型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青春电影中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在主题简化为爱情的前提下,也渐渐有了模式化的痕迹。1.暂时遭遇困境的女性。《北京遇上西雅图》中的文佳佳、《北京爱情故事》中的沈彦、《摇摆的婚约》中的王顺佳等。她们在电影中往往都深陷困境,不管是精神状态还是生存现状都已跌至低谷;2.作为助手的闺蜜(同性/异性)。《失恋三十三天》中的王小贱、《我的早更女友》中的林舒儿等,助手对主角的帮助为主角重新振作提供了重要支持;3.作为拯救者的男性真爱。《北京遇上西雅图》里的Frank、《摇摆的婚约》中的张俊浩以及《我的早更女友》中的袁晓鸥等。他们都以踏实稳重的面貌出现,默默关心女主角,陪伴其渡过最艰难的时刻;4.作为反面角色的前男友。《我的早更女友》中的刘翀,《摇摆的婚约》中的吴巨源等。在电影中,女性遭遇了来自方方面面的打击,其中一项主要打击就来自前男友的背叛,在疗伤的过程中,闺蜜或作为拯救者的男性真爱会帮助她重新树立起信心。这种相对固定的人物模式和人物关系折射出得是一种更为浅层化的情感处理方式。相比较20世纪90年代的青春电影,对青年形成压迫的都市和父辈都已经不是描述的重点。尤其是父辈形象,更是从主要阻碍力变成一种模糊的背景式点缀,或者不会出现,或者已经成为了青年主人公的帮助者。《少年班》中的孙红雷所饰演的周知庸就是如此,他帮助几个少年天才在苦闷的成长过程中整理思路,树立信心。青春电影在对人物进行塑造的过程中,人际关系之间的张力已经不来在于长辈或者都市,更多的是来自同辈或是自己内心。而情感浅层处理方式形成的原因更多的是由于审美现代性的影响,审美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所尊崇的理性不同,它强调“感性主义、个性主义、神秘主义、多变和短暂,来反抗日益合理化和刻板的日常生活”[2],审美现代性体现在影视作品中就是与社会现实的紧密勾连,在青春电影中就表现为消解了宏大主题和历史沉重感之后,对个人情感经历投入关注的小叙事。
电影类型的发展离不开本土生存语境和本土文化的滋养,也离不开“共同伦理”[3]。因此,青春电影中不自觉的主题压缩和人物模式的固化实际上也受到中国电影整体环境和现实社会的深刻影响。在展现爱情的态势上,青春电影呈现的是一种对青春的回望姿态,不管是主题展示,还是人物成长都强调对美好感情的渴望和珍惜,这与青春电影所处的整体环境有关。其中,导演特点、观众群体以及市场的需求都是青春片所经历的现实组成部分,而这些现实正以一种碾压式的方式对青春电影形成影响。
纵观我国青春电影的发展,我们会发现拍摄青春电影的大多都是新导演,新导演选择青春片作为自己的入市之作,存在着便利条件:第一,年纪上的接近,毕竟对于新导演来说,青春既是一种不远的情感经历,又能够与观众很快在电影院中形成情感共鸣;第二,明星偶像的光环辐射。对于年轻导演来说,选择明星更能符合青春电影的气质,以及可以享受明星偶像所带来的话题讨论度。目前,我国的年轻一代演员已经崛起,流量小花小生们不仅个个再带话题,更因为其年轻的资本除了能在电影中表现年龄跨度时,减少尴尬贴近人物,还能凭借其强大的粉丝吸引力,对票房和话题做出巨大贡献。例如《小时代》中杨幂、郭采洁、柯震东、陈学冬等明星群体,以及《致青春2》和《夏有乔木雅望天堂》中的吴亦凡等,都因为明星本身强大的粉丝凝聚力和话题号召度,使得电影在上映之前就已经收获了超高的关注度,形成了粉丝电影的新现象。有的明星甚至还可以通过打造个人人设,形成一种青春电影标配一般的存在,例如,白百何就成了青春电影的典型个人形象代表。除了看中明星偶像的影响力之外,不少年轻新导演还从文本改编出发,挖掘已经成熟并拥有巨大受众的小说或者网络文本,这些网络文本和小说本身也是某种明星,拥有强大的粉丝受众,能为电影提前带来关注度。因此,不管是从自身考虑还是操作的可实现性来看,青春电影都成为新导演的首选。
作为新导演的首选之作,青春电影虽然在表现主题、人物模式、以及故事发展上有彼此重复的嫌疑,但大量的拍摄也客观上能对此种类型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模仿之路道阻且长,但在探索和发展中总有个人风格出现的一天。
目前我国对类型电影构建的强调,不管是从市场实践还是理论建设上,都处于摸索发展的阶段,已经成熟的类型模式并不能够直接引入国内进行照搬,还是需要结合实际国情进行本土化的改造,更不用说类型电影作为一种在美国发展并成熟的模式,有自身一套完整的公式,这些公式深受美国文化的影响,每一个表现元素都深深刻着美国文化的烙印。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不同,有自身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取向,因此在对国外类型电影的模仿过程中就有可能在价值观取向上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不少青春片就展示了一些较为边缘的事件和道德面目模糊的人物。例如《一夜惊喜》中对一夜情的展现就是如此,金依萌接受的是完整的好莱坞电影教育,所以在她的电影中,一个关于一夜情之后寻找孩子父亲的故事就大方自然地呈现在电影荧幕上,《北京遇上西雅图》中主人公文佳佳是一个被包养的金丝雀,其本身的人物设计存在着一定的道德缺陷,虽然一夜情的故事用喜剧的手法来呈现,金丝雀最后也摆脱了自己的身份重新寻找到自我独立和健全的人格,模糊和软化了电影可能带来的争议,但这种情况还是折射出我国电影自身就存在着对健全电影审查机制的呼唤。目前类型构建的意愿是强烈的,尤其是新导演作为一群深受好莱坞规范类型模式影响的创作主体,在创作过程中对国外的模仿是有意识的,但在文化结合的角度上面,未来需要更多地磨合和实践。
由于分级审查机制的不完善,国内青春电影无法像美国青春喜剧电影一样,放飞自我,展现生理方面的需求,也不能表现过于残酷的青春而引起社会的不安,因此希望通过青春电影实现对人生和对社会的深刻反思,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这样的困境中,青春电影在成长向度上的选择自然就变得比较少,虽然也有一些优秀的青春电影向观众展示了更多关于青春的多面向,例如《少年班》关于高智商少年的压抑青春、《观音山》中充满迷茫困惑的青春、《七月与安生》里尽力探询女性个人成长和独立的青春,但大部分青春电影迫于一定的审查压力只能将主题压缩在爱情上也是不争的事实。
在当今社会中,有关情感的热点中有一种所谓的剩女焦虑,随着女性在现代社会中地位的提高和能力的提升,她们对婚姻和情感的包容度和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女性结婚年龄总体在后延,而影视作品热衷于及时反映社会热点。在青春电影中除了热衷表现对剩女群体的现状以外,还慢慢衍生出对女性的成长过程和自我认知的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女性可以通过对电影中的人物进行情感投射,来获得短暂的满足,而其他普通观众也乐于在电影中观看现实里相对熟悉但经过包装更具戏剧化的生活和情感热点。
对青春爱情的回望以及对美好感情的强烈呼唤,也与观众的构成有很大的关系。因其题材的年轻化,青春电影主要针对青年群体,70、80、90是青春电影的主要受众,70、80后已经步入社会进入中年阶段,压力和烦恼成了平日生活的常态,因此在现实重压之下对无忧无虑青春的回望就成了一种想象中的乌托邦,体现在青春片中就是放肆的撒欢、尽全力的追爱、以及不论在爱情中受到什么伤害都能得到弥补和释怀,这些单纯浓烈的感情使得观众能在观影时纾解情绪释放压力。《匆匆那年》《致青春2》《北京遇上西雅图》等都大肆描写了这样的情感状态,因此也引起了一些吐槽,网友们吐槽“逃婚、堕胎、打架可不是我们的青春”。因此近年来,青春片除了上述比较激烈的情感表达之外,也出现了不少小清新之作,强调校园生活里的朦胧单纯,例如《青春派》《初恋未满》《同桌的你》等等,也赢得了不少观众的青睐。
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中国电影热衷于在电影中描绘都市的繁华生活以及营造奢华的环境氛围,对物质的展现和迷恋不再仅仅作为点缀出现在影片的环境背景中,而是摇身一变成为许多青春电影占据大篇幅叙事的出场者,例如《小时代》系列中对名牌奢侈品的展示,使得名牌奢侈品也成了一个不在场但是对剧情的发展有影响的“人物”,对物质的过分追寻使得影片的叙事出现了巨大的漏洞,人物情感冲动,形象塑造僵化,对青春电影的发展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
当代的青春电影尽管存在问题但也无法掩饰其火爆的现状,未来青春电影的发展需要依靠创作者、观众、电影市场和审查机制的共同成熟和完善,目前青春电影能体现出类型模式创作的自觉性,但观其总体的现状,其实国产青春电影并未完全成熟,在创作中对类型模式的追寻与其说是一种不自觉的共同选择,更不如说是对现实的妥协,未来如何理清东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如何在本土化的实践中更进一步,青春电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 刘卉青.一如倒影,一如梦境——论亚洲青春片的精神内涵和故事类型[J].当代电影,2014(6):86.
[5] 费瑟斯通.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6] 肖熹,李洋.《小时代》:倒错性幼稚病与奶嘴电影[J].电影艺术,2013(5).
《电影产业促进法》从今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作为我国文化产业领域的第一部法律,《电影产业促进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对电影产业的规范和发展作出规定。
一年来,全国新闻战线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把新闻舆论工作做得更好。值此“2.19”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我们特集纳媒体的一些优秀案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