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长将孩子送进名为“红黄蓝”的幼儿园时,他们本希望能为童年绘出更多样的色彩,却没有料到会遭遇泛着寒光的缝衣针。
5月2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新闻发布会。发布会披露,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的北京红黄蓝幼儿园案已提起公诉。
这一刻,半年前愤怒的红、焦虑的黄与忧郁的蓝仿佛又在眼前。但时过境迁,回首整起事件,也许最大的愤怒、焦虑与忧郁,是我们不知道有什么值得托付信任。
事情起于2017年11月22日。当天北京警方接到部分家长报案,指红黄蓝幼儿园存在“虐童行为”。在警方调查后发布的情况通报中,整起事件是由于该园教师刘某某因儿童不按时睡觉,采取用缝衣针扎的方式进行“管教”引发的。
此时,家长与社会的惊诧与愤怒可以理解。就在报案当天,红黄蓝还被某网站评为“2017年度影响力教育集团”。原本以为努力打拼之后,将孩子交给“知名教育品牌”就可稍稍放下的心,在红黄蓝形象轰然倒塌之时感受到了背叛。更重要的是,痛定思痛我们如何补救?红黄蓝之后,我们还能又还敢相信谁?
但是也必须说明的是,如果红黄蓝事件仅只于此,那么它不过是一起幼教领域的丑闻,沉痛却还不至于令人茫然。可在部分互联网与自媒体的舆论场中,红黄蓝事件不过是一个缺口,透出仿佛笼罩整个社会的幽深之暗。
由于其复杂,我们无法还原那个更为耸人听闻的红黄蓝。即使能,我们也不愿如此。每一点莫须有的猜疑、捏造与添油加醋,都是对涉案儿童的伤害。在此,只重现几个关键词:喂药,脱衣,威胁,性侵。整起事件交织着权力与交易的味道,让舆论不只为子女教育而烦恼。一条条小道消息在我们耳边低语着: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世界就是这么让人毛骨悚然;曾相信的一切,都不值得信任。
除了虐童之外,也许红黄蓝事件真正值得我们为之担忧的,是围绕一起严肃事件竟催生出了如此之多的流言。视频证据与调查检查,均未发现有其他侵害行为存在。“喂药”和“脱衣”,来源于部分家长的诱导与编造。而“猥亵”则源自两名30岁左右女子的捏造传播。
媒体的发展让我们以无与伦比的速度体验着变化的世界,但有时,我们的理性思维跟不上这变化,自然而然的情绪反弹是唯一的回应。
矛盾总有双方。在过去,消息的传播要经过电缆、经过印刷、经过口耳相传。无可避免的时间间隔既给了我们思考的时间,又给了另一方回应的余地。但现在,一方当事人仿佛就在身边述说,我们也立即报以同情的义愤。而当另一方在舆论的怒目而视下战战兢兢说出自己的理由,我们常常发现他们应当被给予同样的理解。我们越来越熟悉反转,以及反转的反转,这也难怪。
更要命的是,矛盾的双方并不是唯一的利益相关方,总有人出于无心或有意给自己“加戏”。他们有的为了一些流量带来的“江湖地位”而无底线煽情,就着人血馒头大快朵颐;有的惯于在人们的焦虑上做文章,借助哗众取宠收买人心;有的则为了“卖人设”、蹭热度,不惮以最大的恶意肆意点评。轻信就这样摧毁了对社会、对生活的信任。
但是,我们也不能总是猜忌。我们可以不相信网络上的流言,它没有可靠来源;我们可以不相信媒体的报道,它可能充满偏见;我们甚至可以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它见证了太多反转。可我们总要找一个支点,不是为了撬动地球,而是为了安放生活。它会成为众声喧哗之中一锤定音的定海神针。这样一种力量,值得我们托付信任。
法律值得我们信任。在一个利益日益复杂多元、对于个人来说则越来越显得陌生的社会,唯有法律不会让我们失望。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法律永远是人民利益的凝结体,代表着各社会群体的最大公约数。如果某一起事件让我们意识到人与人能有多么不同,那么法律永远给我们以安慰:我们在更广的层面上,仍然如此相近。
在一个富有活力的社会,法律为它的成员划定唯一的底线。这社会再令人惊奇,却共享着一套共同的法律。有了法律,我们判断是非就有标准:有些是事实,其他的则是臆测与推断。
法治值得我们信任。所谓法治,首先是司法机关以法律为准绳。在办理案件、化解纠纷时,司法机关能不能顶住压力、唯法是从?这不仅是对受害者保护,也是对涉嫌施害者的公正。面对罪恶,我们是究竟是诉诸法律,还是诉诸“言语暴力”等其他途径,是考验这个社会成熟、理性的试金石。相信司法机关,是相信法律、相信法治的第一步。相信中国司法,定能“不负江山不负卿”。
法治的另一重意思,是社会成员也要给法律以尊重。遇到了困难,利用法律提供的途径寻求救济,是属于每位公民的法治思维。如果我们认为法治值得信仰、值得追寻,那么即使是别人首先背离了法治,我们也应当依法维权。对法律的维护,绝不会获益于对法律的违反。
红黄蓝事件经历了光怪陆离与依法处置,如今早已进入司法程序的正轨。但它的真正启示,是要问一问事件的每位参与者、围观人:“相信法律,相信法治”,这八字可在心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