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青春片2018年黯然退潮

2018-06-01 19:45:19  阅读 124 次 评论 0 条

  没有人会永远18岁,但永远有人怀念18岁。以回顾校园往事为卖点的青春片,曾在内地电影市场大卖特卖,但如今,风头悄悄变了:2018年由顾长卫执导,蓝盈莹白客主演的青春片《遇见你真好》,上映近一个月票房仅为5000万;由马思纯张若昀主演的青春爱情片《奇葩朵朵》4月4日上映,如今票房刚破3000万。放眼望去今年的“五一节”档期,完全没有青春片的身影,而从13年到16年,每年都会有至少一部青春片在这个档期上映。

  俗话说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但在电影圈里发生一场巨变可能只需要五年。从众人追捧的香饽饽,到乏人问津市场回归理性,国产青春片用了五年时间黯然退潮。青春片怎么就不吃香了?回顾其中的故事,足够让人唏嘘感慨。从吸金能力惊人到不再被市场追捧国产青春片 只用了五年时间回顾国产青春片(为行文方便,特指中国大陆制作的青春电影)的票房爆发,还要从五年前说起。2013年4月26日赵薇执导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下称《致青春》)上映,票房一路突破7亿元,这部电影不仅引爆了国产青春片的投拍热潮,而且从制作、内容、演员,到营销手段等多个方面,定义了接下来几年国产青春片的套路。

  作为《致青春》投资方之一和发行方的光线影业尝到了甜头,他们第一次把“五一”当做大档期去操作,并提出“五四青春日”的概念,随后从2014年的《同桌的你》、2015年的《左耳》到2016年的《谁的青春不迷茫》延续“青春片”的概念接连上映,牢牢占据了五一档期,并分别斩获4.5亿、4.8亿和1.8亿票房。

  14年和15年是国产青春片的黄金时代,包括《匆匆那年》《栀子花开》《何以笙箫默》《谁的青春不迷茫》等一系列青春片接踵而至。电影公司开始大手笔买下热门小说和经典歌曲的大IP,并邀请明星作为导演监制,再搭配“小鲜肉”演员,将镜头对准了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校园生活,青春片的新潮流顿时风起云涌。

  那时,青春片以“怀旧”情怀作为主打,迅速俘获一大批年轻观众,并在市场展现出惊人的吸金能力。2014年贺岁档,张一白执导的青春电影《匆匆那年》以4000万的成本收获5.7亿票房,力压同档期《太平轮(上)》《一步之遥》等大片突出重围。而在2015年,即使在时光网评分仅为4分左右的《栀子花开》《何以笙箫默》,都可以随随便便卖过3亿以上票房。

  从16年开始,青春片在市场上逐渐开始走下坡路,这一年吴亦凡刘亦菲主演的《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在暑期档收获票房3.37亿,尚不足第一部《致青春》票房的一半,但它已经是16年票房最高的一部青春片了。周冬雨马思纯凭借主演《七月与安生》双双斩获金马影后,难得出现一部口碑不错的青春片。

  17年变得更加惨淡,除了一部由徐璐彭昱畅主演的《闪光少女》口碑不错,斩获6479万票房以外,剩下的青春片几乎在市场上毫无水花,改编自热门IP的《李雷和韩梅梅》拿下4071万票房,由景甜欧豪主演的《青禾男高》票房也刚过3000万,其他单片票房不足1000万变成了常态。到了2018年,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虽然内地电影市场依然火热,但青春片已经很难再引起观众的兴趣。

  从随随便便卖过3亿以上票房,到单片票房不足1000万变成了常态,这种有中国特色的类型片“青春片”,到底是怎样被电影人玩坏的?

  在好莱坞类型片定义中,青春片(Teen film)的场景主要是“高中”,主角是12-17岁的中学生,观众范围主要是基于青少年或者年轻的成年人,内容涉及初恋、青春期焦虑、成年、叛逆、和父母冲突等,“性爱”这个元素是不可或缺的,它是青春期最大的“矛盾冲突”之一,它多数时候以轻松幽默的形式出现,如《美国派》。青春片还和喜剧、歌舞、科幻、恐怖等类型精彩杂糅在一起。

  而在中国内地,最近几年“青春片”一般主要以校园生活为背景,多以“过来人”的身份回望青春,回忆懵懂爱情,通过在中学、大学的对比中获得怀旧的怅然情感。制作套路:疯抢IP:从怀旧歌曲到热门小说统统拿来改编入门门槛低:无需大制作,明星转型导演试金石2013年赵薇导演的《致青春》上映后狂收7亿票房,而它的制作加上宣发的成本不过6000万,投入产出比令人惊喜。国产青春片从此开始野蛮生长,它们批量生产,沿用《致青春》的成功模式,从制作到内容上都变得套路满满。

  首先是疯抢热门IP,从怀旧歌曲到热门小说统统拿来改编成青春片。于是我们看到了由怀旧歌曲改编的电影:《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栀子花开》等等,还有由热门小说IP改编的电影:《左耳》《何以笙箫默》《匆匆那年》《夏有乔木 雅望天堂》等等。仿佛所有和“青春”沾边的文化符号,都可以改编成青春片,甚至连英语课本里的人物“李雷和韩梅梅”也不例外。

  和其他大制作的商业片相比,青春片不仅门槛低投资少,而且拍摄周期短,制作难度也比较小,它几乎成了明星转型当导演的“试金石”。从赵薇郭敬明苏有朋何炅等充满话题性的明星,第一部转型当导演的作品无一例外都是青春片,他们拿技术门槛低的青春片作为自己转型的习作,或者只是干脆想赚一票就走。

  批量生产的青春片在15年-16年达到了最高潮:邀请高颜值、高人气的年轻演员出演,走进知名院校取景拍摄,套上“热门IP”的外壳讲一个年轻人爱而不得的故事,戏外再疯狂使用吸引眼球的话题营销等等,这些制作套路被电影人玩儿得愈加纯熟,而观众们的青春怀旧情怀也被一次又一次地消费,青春片也离泛滥成灾不远了。

  仿佛在80后、90后的青春岁月中,除了狗血爱情外实在没什么值得书写的事情,那些和爱情无关的迷茫和挣扎,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的探索,那些充满中二气质的热血感,在国产青春片并不常见,校园爱情仍然是绝对的主题。如此雷同的故事套路,让2017年后上映的新片不得不忙着撇清自己,“我们是不一样的青春片,没有车祸没有堕胎。”

  在这股青春片的热潮中,图书馆、教室、篮球场成了最常见的故事发生地,而中国特色的丑校服也频频亮相,以勾起观众对学生时代的怀念。此外,充满年代感的黑板、奖状、录音机、CD机、旧书等等,种种充满符号感的元素屡屡出现,它们套上了一层名为“怀旧”的滤镜,让青春片充斥着一股“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塑料气质。

  当然也有跳出套路的青春片,2017年上映的《闪光少女》就充满新意,它聚焦当下的青春故事而不只是怀旧,西洋乐和民乐的大战充满热血气息,而少女的青春心事又让人忍不住动容。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主任、教授李道新评价说:“《闪光少女》没有去书写创伤性青春,这是跟其他电影最不一样的地方。青春片总要动不动就要打一场生死架,动不动就喝酒,就堕胎,这是我受不了的地方。这部电影出了呈现对整个世界的开放和宽容,还有年轻人向上的心态,非常可贵。”青春片为何曾在内地如此受欢迎?观众群体迭代 校园生活有代入感青春片为何曾在内地市场如此受欢迎?《匆匆那年》导演张一白曾这样分析,“这是因为国内电影观众群体发生了非常明显的更迭换代,新的观影人群和观影习惯开始形成。”随着电影主流消费人群年龄不断下降,25岁以下人群逐渐成为观影的主流,他们都是青春片的主要受众。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下的年轻人成长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和平年代,他们没有经历大振幅的社会变动,人生经验更多是自己的“小悲欢”和“小离合”。当下的年轻人还没有真正变老,就已在唱着《时间都去哪儿了》,校园可以说是他们最漫长、最重要的共同记忆,学生时代开始成为他们无限缅怀的人生段落。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80后”“90后”观众会有如此浓重的“校园情结”。

  中国电影市场是世界上最蓬勃的市场,而中国电影观众也是世界上最多变的观众。没有人能完全了解当下的电影观众,一切都处在飞速的变革中。

  从2013年到2018年已经过去了5年,如今新一批的大学生即将迎来“00后”群体,而“95后”也将全面步入社会参加工作,主流观众群体又迎来新一轮洗牌。那些从前喜欢看青春片的观众正逐渐长大成熟,他们或许会开始喜爱更有深度的艺术片,或者偏爱更简单粗暴的商业大片,在类型片日渐成熟的当下,观众的选择正变得无限丰富,为什么非要看青春片?

  国产青春片似乎更像是为一代人量身定制的电影,在他们初入社会,奋力打拼又迷茫艰难的时刻,献上一剂关于青春校园的安慰剂,缅怀感慨过后再继续打拼。至于现在初入职场的“95后”,是否会像前辈一样热衷于回望青春呢?也许他们兴趣并不大——游戏,直播,短视频,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瓜分着他们的注意力。盛极而衰的青春片做错了什么?片方走不出套路 观众看腻了情怀五年之内,青春片盛极而衰。“青春”不可能永驻,成堆的同类影片和跟风者必然会让观众逐渐失去兴趣,这场青春风的落幕并不令人意外。

  本来这种以”怀旧”和”感伤”为特征的青春片,并不像喜剧片或动作片一样是常青题材,如此今天做一个《同桌的你》,明天做一个《同桌的他》,今天做一个《匆匆那年》,明天做一个《匆匆这年》,内容还依然走不出狗血校园恋情的套路,生生把“青春片”这个曾经的金字招牌做臭做烂,观众看不腻才怪呢!

  在业内人士看来,从前青春片的野蛮生长,和中国电影市场的迅猛发展密切相关,繁荣背后有不少虚假的泡沫,而从17年起内地市场开始放缓票房增长,转入苦练内功的调整阶段,而青春片的发展也走入理性的轨道。与其说青春片五年来变得盛极而衰,不如说它终于调整到了正常的市场状态。

  以北美市场为例,青春片并不是容易大卖的类型片,观众范围主要是青少年或者年轻的成年人,他们的消费能力有限。打开北美年度票房榜,最卖座的大片一直是《星球大战》、漫威DC超级英雄大片、还有主打全年龄合家欢的动画大片。

  以2017年颁奖季热门的青春片《伯德小姐》为例,全球票房也才7285万美元(4.85亿人民币),北美票房4895万美元(3.07亿人民币),这部高口碑青春片的全球票房,甚至还不如当年《匆匆那年》的内地票房(5.86亿)。别人家的青春片怎么拍?喜剧歌舞动作悬疑 嫁接成熟类型片美式性喜剧、日韩热血校园、台湾小清新等“青春片”,和大走“怀旧风”的内地青春片,有着一些分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不妨来看看,别人家的青春片都是怎么拍的。

  《美国派》:一部美国青春喜剧片,讲述了四个正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决定在毕业前夕摆脱处男身份的故事,是非典型性的青春励志片,一共拍摄了七部系列片。

  《朱诺》:高中生朱诺初尝禁果竟珠胎暗结,她决定把孩子生下来,然后交给一对善心的夫妇抚养。这个超级年轻的妈妈,也经历一次心灵的蜕变。如此棘手的一件事情,在影片中居然变得相当有爱。

  《大人物拿破仑》:高中生拿破仑不酷不帅,有点二有点呆,他也有着和其他处于迷茫青春期的男孩一样的烦恼。这是个经典欠扁式小人物大翻盘的电影。

  歌舞:《歌舞青春3》迪斯尼出品的原创电视电影,青春混搭歌舞及喜剧,引发全球观众追捧。

  悬疑:《告白》日本导演中岛哲也代表作,初中班主任发现自己女儿的死和班上两个学生有关系,双方展开“暗斗”。

  运动:《五个扑水的少年》高中游泳部女老师为5个男学生报名参加文化祭,但他们的节目竟然是花样游泳(水上芭蕾),刚好老师还怀孕休假,他们只好利用暑假时间找海豚训练师帮忙。

  海外的青春片发展时间长,类型丰富,青春片不算是一个单独的片种,它会和其他元素结合,不仅仅有校园爱情,还包括对学校,对教育,对人生方方面面的思考。当一种类型获得市场成功的时候,就会有人不断复制。

  中国内地的类型电影还不够发达,在类型的嫁接、混搭、杂糅的过程中缺乏成功的经典案例,如果没有大家也都不敢尝试新的类型,为了保证稳妥,只能复制以往成功的类型案例——也就是校园狗血爱情。

  以今年颁奖季斩获无数大奖的青春片《伯德小姐》为例,电影里没有堕胎、没有流血、没有牺牲和悲情,有的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子在即将成年的时刻所经历的迷茫的一年。电影从女主角自身的道路选择、母女之间的家庭冲突,来讲述这个毫不起眼、却很容易引起共鸣令人深思的青春话题。原来青春片也可以这样拍,在青春飞扬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迷茫和矛盾。

  比如杨树鹏导演的《少年》,用悬疑犯罪类型包裹了一个少年闯入成人世界的故事,更像是一部犯罪片。由王一淳执导的《黑处有什么》讲述少女青春性启蒙烦恼,贯穿始终的凶案伏笔,增添了浓重的悬疑气氛。

  国产青春片走到今天,已冲破了很多审查的禁忌,这在几年前甚至是很难想象的。过去国内青春类型片供应严重不足,这和不少电影人讳莫如深的电影审查,也有很大关系。过去,由媒体总结的电影审查不成文的规定是,“不得出现中学生恋爱,早恋不许成功;大学生恋爱需保证尺度;结婚、生子等必须出现在大学毕业以后”等等。

  但是,近年来这些“标准”已经逐渐被突破了,比如《同桌的你》渗透了一小段男女主角在初中、高中的恋情、《匆匆那年》里主人公在中学恋爱的戏份已经长达几十分钟,但仍是回忆的一部分。《遇见你真好》则直接把故事情节放在了“高四”复读班,规避了一定的审查风险。《闪光少女》的故事发生在音乐学院附中,也出现了朦胧美好的暗恋情节。

  由此可见,在目前的社会氛围下,电影中较为纯洁和纯粹的“高中生恋爱”,渐渐开始成为可以接受的审查尺度。不过这也不代表其允许所有“高中生恋爱”的情形出现,比如:“高中生未婚先孕”等情节,仍不被我国主流价值观接受。

  不是观众不爱看青春爱情片,是国产青春爱情片实在太坑。有钱请好演员,不肯花钱弄好剧本

  国产青春片里极少见到正能量,《闪光少女》是难得的一部。国内高中生面临的最大问题——学习、高考甚至都没有出现,仿佛学生就是到学校谈恋爱的,我们当年这样人一定是学渣无疑!早被家长打死了,哪里有机会上高中。看看日本人拍的《垫底辣妹》,面对与我们类似的高考,是怎么描写学习和生活的。还有泰国《天才枪手》同样描写了每一个高中生都会面对的问题——考试与作弊。最后再说一遍,我们80后的高中真没有堕胎、车祸、癌症,有的只是做题、看书、考试、偶尔作弊、打星际!

  国产青春片里极少见到正能量,《闪光少女》是难得的一部。国内高中生面临的最大问题——学习、高考甚至都没有出现,仿佛学生就是到学校谈恋爱的,我们当年这样人一定是学渣无疑!早被家长打死了,哪里有机会上高中。看看日本人拍的《垫底辣妹》,面对与我们类似的高考,是怎么描写学习和生活的。还有泰国《天才枪手》同样描写了每一个高中生都会面对的问题——考试与作弊。最后再说一遍,我们80后的高中真没有堕胎、车祸、癌症,有的只是做题、看书、考试、偶尔作弊、打星际!

  所以闪光少女是最近几年最好的青春片了,演员阵容整体年轻化,不用去看那些奔三的腊肉们装年轻,学业上的乐器鄙视圈,爱好上二三次元的代沟,感情上都是朦朦胧胧的,更多的是在少年时代的对于自己喜好事物维护的勇气。这些才是大部分天朝学生的经历啊。只是在宣传上烂棋下的太多了。

  阳光灿烂的日子 算是50后青春片了吧,父辈说那片不错,他们当年确实是那样的,可现在的青春片总感觉我们不在同一个国度,为啥片里的我当时都没遇到过?片子里的学校和老师思想真开放啊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17000.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