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诗》中找寻最初的爱感恩节之际随武自然的笔触感恩母亲

2018-06-03 18:09:16  阅读 120 次 评论 0 条

  你记忆里最深的声音是什么?在这个变得越来越浮华的社会中,各种声音充斥在我们的耳边:起床时嘈杂的闹铃;马路上小贩的叫卖;各式各样的手机铃声;甚至还有在商业背景下无聊的口水歌,然而不管这些声音如何嘈杂,有一个声音,一定会让你在瞬间感到温暖,那就是母亲的声音。

  母亲的声音深刻在我们每个人的灵魂里,如身体里的水一般,我们虽无法确切的感受到,却将我们柔暖的包裹,成为我们生命中的无可或缺。在我们痛苦时,在我们忧伤时,通过耳边、通过电波甚至通过纸笔,打碎我们故作的坚强,让我们柔软内心能够被温柔以待。趁着这个感恩节,无论你是在外的游子还是繁忙碌碌的城市人都请你用你自己的方式,拥抱这位给予你生命,赠与你温暖的人,以羔羊反哺之态,感恩伟大的母亲。

  许多诗人穷其一生也找不到一首代表作,尽管写了几百乃至上千首,人们一提起他/她,脑子并没有伴随着一首诗浮现出来。这样的诗人是立不住的。诗人的代表作很多时候并不取决于自己,不是作者有心想让哪首成为代表作它就能如其所愿成为代表作,代表作必须是一种约定俗成,大家认了,它才能成。为什么这么多专家学者不约而同都认《陶爱格》,肯定有它的理由。

  一,这是一个很新鲜的词汇。人们读到这个题目首先会想,人名吗?还是地名?及至读到诗才知,它既不是人名也不是地名,它是具有蒙古族特色的一个词汇,有它独特的象征义。原来,在内蒙古以及全球有蒙古族后裔生活的地方,都会听到额吉(母亲)反复吟唱只有一句歌词的陶爱格,陶爱格的含义是什么谁也说不清,那些原本舍弃给小羊羔、小驼羔喂奶的羊妈妈、骆驼妈妈听到额吉反复吟唱陶爱格后,就会流泪回来给小羊羔、小驼羔喂奶,小羊羔、小驼羔就会流着泪跪下来吃奶。这是一个神秘的生活真实,来自草原游牧部落几千年的传承,不用说蒙古族以外的人不知道,恐怕蒙古族里牧民以外的人也不知道。作者把这个素材从蒙古族牧民日常行为中抓取出来,以诗歌的形式表达,是非常独特的一个发现,具备了代表作的唯一性。

  二,写法上本诗直接继承《诗经》一唱三叹的表达模式,同时也吸取了蒙古族长调的内在节律,具有鲜明的音乐性,其中陶爱格的反复吟颂,那种回旋的沉醉般的旋律让人忍不住想歌而咏之、舞而蹈之。草原的坦荡、造就了这个民族文化的坦荡和对天地抒情的浪漫。出生、成长于内蒙古赤峰的武自然先生,血液中即生成有草原民族的广博之爱和浪漫情调,《陶爱格》的写作也因此别具一种悠扬的韵味。这是一首容易传颂、容易被记住的诗。这也是一首诗能成为代表作的重要元素。

  武自然先生,著名诗人、记者。祖籍山东,1962年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1983年毕业于赤峰学院中文系,后毕业于内蒙古大学新闻系。教学8年,在内蒙古《红山晚报》工作11年,从编辑、记者,到周末部主任、编辑部主任、总编室主任,到常务副总编辑,在此期间连续8年获得中国晚报新闻一等奖,还获得了中国晚报新闻特等奖,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2003年调入《经济日报》,2003年至2006年5月任《经济日报》驻内蒙古东部记者站副站长(主持工作),2006年6月至今,在《经济日报》驻天津记者站任站长。

  许是因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原因,武自然先生的诗歌中对自然的亲近似乎与生俱来。一如诞生于森林掩映之间的欧洲古典乐,诗与歌的形成从来离不开自然的加持,而这一点,正是武自然先生最为人所称道的一点,他的诗歌质朴、有力量,颇具八十年代诗歌的内在精神和表现方式,纯净自然,不矫揉,不造作。既无做作的无病呻吟,也无含糊不清的奢靡华丽,整体用一些平常不太常见的组合方式营造他个性化的诗歌语言,造成一种陌生化的效果。以短句式为主,继承了小诗传统,诗虽小而大有乾坤,蕴含着对生活、生命的辩证的体验与理解。

  2017年,武自然先生的诗集《自然的诗》一经面世便受到了各方赞扬。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诗人吉狄马加倾情推荐,称武自然先生俯首拾来皆是诗,可谓典型的当代才子!相信武自然先生,在未来也会继续以坚韧的精神与自然的笔触,为我们带来一场中国诗歌的文艺复兴。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17220.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