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同馆课回顾 娄林:莎士比亚与17世纪的英国思想

2018-06-04 01:15:45  阅读 118 次 评论 0 条

  5月23日下午,应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经典与解释》辑刊主编娄林在我校图书馆三层报告厅为师生们带来了题为“莎士比亚与17世纪的英国思想”的讲座。本次讲座是“全球史与中国2018系列”之“会同馆课”的第二讲,由北外历史学院讲师董成龙主持。娄林老师的研究方向为中国经典研究和西方经典研究,其专著《必歌九德——品达第八首皮托凯歌释义》(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15年7月)获2012年古典文明研究工作坊“天骅”学术奖,主要译著有:尼采《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合译),汉密尔顿《幽暗的诱惑:品达、晦涩和古典传统》,郝岚《政治哲学的悖论》(合译,校对),朗佩特《尼采的教诲: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解释一种》。

  首先,娄林老师概述了莎士比亚戏剧的地位及意义,莎士比亚与十七世纪,或者现代早期的政治思想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某种迟来的转向。“莎士比亚是所有英语世界的教师”,研读莎剧可以提升和教育读者了解关于人生或者政治生活的基本品质,核心是人之为人的教育,即“人是政治动物”的教育。莎士比亚所处的年代正是十六到十七世纪的转折期间,因此“激情”是贯穿其作品始终的思想,而在其所有剧本中,《李尔王》的意义最为重大,“自然”一词出现的频率最高,剧中新旧两种自然观产生了剧烈的碰撞。

  接着,娄林老师将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和霍布斯的思想进行对比,使大家对十七世纪的思想有一个总体上的感受。在《李尔王》中,莎士比亚借埃德蒙之口清晰地传达出新时代的自然哲学以及由之而来的政治主张,而这一点,不但是剧中的剧情冲突,更是一种西方思想史上的思想冲突。莎士比亚戏剧的本质就是政治,而且尤为关心什么是最佳政治,笔下核心关注是王者问题,或谓统治问题。尼采认为莎士比亚是“道德家”, 在一个去道德化的新世界里,莎士比亚依旧坚持道德在政治世界中的意义,尼采尤其强调莎士比亚关注的一个要点:“激情”,但他并不谈论激情本身,而是在戏剧中呈现各种拥有激情的人。而在霍布斯的《利维坦》中,自然状态以及随之而来的整个自然权利学说,都植根于对人的激情的理解,激情——人的激情——是现代政治思想由之出发的理论开端。

  在讲座的后半部分,娄林老师着重通过举例两个剧情,分别是“高纳里尔的‘利维坦’式新政治教育”以及“埃德蒙的新自然——‘利维坦’式的哲学教育根基”,细致地说明了莎士比亚呈现了一种与霍布斯的政治构想本质上比较接近的政治类型。

  莎士比亚批判了马基雅维利这种基于“激情”的政治自由和为达到自由采取的所谓“现实主义”,认为这种“利维坦”新政应该为更有德性的政制取代,莎士比亚笔下的“利维坦”新政,更接近以柏拉图的古典视野衡量政治世界,这是与霍布斯不同的。霍布斯的自然哲学不再主张“宇宙由神的理智主宰”,但他汲取了柏拉图的自然哲学教诲,认为政治生活应该确立新的道德原则,这就是所谓自然法。霍布斯的自然权利的基础首先是他的自然哲学,并通过这种自然哲学发现人完全植根于自身的自然,这样的人的组合就是国家,而《李尔王》也呈现了两种自然观,柏拉图式的和霍布斯式的。在《李尔王》中,莎士比亚以埃德蒙、康华尔、高纳里尔和里根等人的戏剧行为展现了霍布斯以理论形式在《利维坦》中呈现的内容:运用自己的力量保全自己的天性。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中终结了“利维坦”式的思想和政治统治,让我们思考:哲人的德性问题才是首要问题,并给出了两种解决方案:一是重新认识自然的本性,而不能根据埃德蒙和霍布斯这样的自然来预设;二是次一级的政治解决方案,即继承人的问题。

  讲座最后,在场师生就相关问题与娄林老师展开讨论,并一一作了解答,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17271.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