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 名人缘 往事- 九河下梢精英辈出- 那些结缘新区的历史与文化名人(组图

2018-06-05 13:37:24  阅读 97 次 评论 0 条

  中国近代史上,无论是大沽地区还是北塘地区,都曾经历风云变幻,留下了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例如大沽炮台、大沽船坞、高升号等。当从“闭关锁国”转向“开眼看世界”,得水路交通之便的滨海人,勇敢地搭上现代化的船舶,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讨生活,不少人留在当地扎根生长。渤海早报为您呈现滨海新区几位历史与文化名人的故事,他们只是这些与滨海结缘人物中的代表。

  曾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黎元洪,就是从北塘一步步走上人生最高点的。他的父亲黎朝相就埋葬在北塘,重修后的坟墓采用汉白玉材质,俗称白坟。

  黎朝相行伍出身,早年参加鲍超的霆军,后划入唐仁廉的仁字营,跟随唐仁廉转战河南、山东、直隶等地。1874年唐仁廉就任通永镇总兵,黎朝相随仁字营调到北塘驻扎。黎朝相升为把总,薪俸随之增加,便举家从湖北迁到北塘。那年,黎元洪10岁。黎朝相把他送进私塾老师张子仰的家馆。对儿子的学习,黎朝相不仅严格要求,而且悉心辅导。公事之余,常给他讲述《春秋左传》里的战争故事。黎元洪在私塾中五易寒暑,读完四书五经,又读了《御批通鉴辑览》。课余之暇,常到父亲兵营玩耍,对骑马操练很感兴趣。

  1883年,黎元洪19岁时报考天津水师学堂,成为学堂管轮班学员。入学不久,父亲突然患病,他匆匆赶回北塘。然而,未见活面,其父撒手归天,草草葬在北塘。自此,家庭主要经济来源断绝,全家衣食靠他每月4两饷银,以及后母做鞋垫出售来维持。

  据说黎元洪放假回家舍不得花钱乘车,都从天津步行到北塘。生活苦难激励黎元洪更加努力,学习成绩优良。在这所洋务运动中兴办的学校里,他学到了西方科学技术和一口流利的英语。因成绩突出受到嘉奖,1887年毕业时被破例赏六品顶戴衔。在广甲舰任三管轮。结婚后不久,23岁的黎元洪告别他的第二故乡北塘,踏上了海军生涯的征程。

  1894年甲午海战中广甲舰触礁沉没,黎元洪不识水性,竟靠自费购买的救生衣泅水上岸,得以生还,无奈被朝廷监禁数月。丢官卸职之际,正逢洋务派张之洞在南京设延才馆,招揽武备人才,建立自强军。因为黎元洪出身新式学堂,又掌握西方科学技术,自然备受欢迎。从此就在张之洞名下,主持兴办军工,训练湖北新军,兼任翻译,深得张之洞赏识。

  期间他三次被派往日本考察军事,共历时近一年,吸取了国外军事指挥经验,学会了国外军事指挥技能,他训练的湖北新军成为清军中的一支劲旅。1906年清政府在彰德举行秋操,湖北新军胜于各省新军,受到最优等奖励,为此黎元洪名声大振。到辛亥革命前夕,黎元洪已为清军第二十一混成协协统,驻军武昌。在20多年中虽小有周折,但升到如此高官可谓官运亨通了。

  后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1914年,已是中华民国副总统的黎元洪,要在北塘为父亲黎朝相重新立墓。黎公墓占地一亩,中央树立圆柱形墓碑,外有石墙,墓基上有各种雕饰,墓基与石墙之间有四个碟形大盘(据说是荷花盆,也有说西方墓地装饰)。

  坟墓主体用汉白玉石建造,看去华丽壮观,因此北塘人俗称为“白坟”。远望黎公墓,皑皑莹莹,朝晖夕照,成为北塘的一道风景线年大炼钢铁期间,谣传墓中有钢铁,被挖掘破坏,发现其内只有一个悬吊着的盒子,推断为黎朝相的衣冠冢。据介绍,如今的黎公墓已经不复存在。旧址为现在的中小企业总部处。

  “人生是一趟丰富酣畅的旅行,辛苦奔劳是这趟旅行所应付的代价,如果你只付了代价却不欣赏这世界,那太可惜了。”这饱含哲理的诗一样的语言,出自台湾著名作家罗兰之手。罗兰原名靳佩芬,1919年出生于宁河县芦台镇一个书香门第,不过却是在塘沽长大的。罗兰的父亲是天津碱厂的创始人之一,擅长旧体诗及民族乐器。罗兰从小受到书香及艺术熏陶,对文学及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从小就遍读《古文观止》《红楼梦》等,甚至把《辞源》当作小说来细细研读。天资加上努力,让她在文学的道路上一路高歌。

  出生那年罗兰正赶上“五四”运动,接下来是“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战争。不过,“五四”运动让女人能够走出家门读书,罗兰深以为幸。此后的苦难为她的创作提供了难得的素材,也被罗兰认为是一笔难得的财富。抗日战争期间,她从就读的天津女子师范学院,来到乡下的小学担任音乐老师,带孩子们唱爱国歌曲,“在日本人统治下,唱这些歌使我们格外兴奋。”在1948年那个动荡的年代,为了谋生,罗兰凭借一张小学同学购买的船票,乘船来到台湾。“我那时找工作,在火车上碰见了一位小学同学,帮我弄了一张船票,还是船员舱。我想台湾冬天又不冷,即使找不到工作,光吃香蕉也不会饿死,就来了。”

  来到台湾后,罗兰凭借才华和自信,被当地的一家电台录取,从此一直主持音乐和教育节目,长达30多年。工作中,她以平易通俗的语言与听众沟通,谈人生、爱情、友谊,内容包罗万象。后来,她把这些短文、小语结集出版,便是《罗兰小语》。这些蕴含哲理的精短文章被人认为是新时期的“论语”。有人这样评价:“罗兰小语,哲理如诗,鼓舞上进;罗兰散文,充满情趣;她的小说则很雅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罗兰热”风靡大陆,其中含蓄、隽永、睿智、通达的《罗兰小语》成为青少年的“励志书”。

  尽管身在台湾,但罗兰一直没有忘记生她养她的故乡。1995年以后,她先后5次回乡省亲。原宁河电视台记者王少臣回忆,罗兰有大家闺秀的气质。“感觉她特别平静、细腻,又很博爱,但又不是那种一味的爱心,而是有种智慧在里面。”每次回来,她都要去老房子旧址和门前的蓟运河边看看。她说,童年的蓟运河水清河宽,河面渔船帆影点点。这种“静”的意象及感觉分别体现在她的散文及文笔中。

  十八世纪西方用坚船利炮轰开了清朝的海防,打开了清朝紧闭的大门,西方商人、商品开始大批涌入,轮船的进出间接带动了沿海居民的流动。十八、十九世纪之交,是国人开眼看世界的时期,大沽居民本来跑船的就多,加上家乡兵荒马乱的环境,他们更是纷纷登船,到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地讨生活,不少人在当地扎根。至今,仍有许多大沽人居住在香港西环。

  那一年,一位13岁的西沽少年登上轮船,到海上讨生活,最后在香港扎根。对他人们或许非常陌生,但是对于他的后代张学友,国人却很熟悉。原来,著名华人歌手张学友是西沽人。更精确地说,他祖籍滨海新区西沽牌坊后街。“老家”东望海河后关渡口,南临百年古刹潮音寺,老房子如今已经荡然无存,蜕变成了现代化的中心商务区。尽管远在香港,但是对故乡的眷恋却萦绕在张学友父亲的心头,打小就常去玩耍的潮音寺,是他脑海中关于故乡最清晰的形象。2002年,张学友赴沈阳开个人演唱会之际,父亲嘱托他回趟老家看看。那个夏天的一个上午,张学友回到故乡西沽,受到家乡人民的热烈欢迎。家乡人准备了海河水和西沽土,让他带回香港。据当时现场人员回忆,张学友感动得眼圈儿红了。随后,他又乘车沿西沽转了一圈,并去海河大桥驻足良久。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1743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