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无所依,令人唏嘘。有些老人,或坐公交车从始发站至终点站,或打开收音机一直听到天亮,或守着一张年轻时的照片陷入怀念……
即日起,河南商报推出《老来何所依》系列报道,让我们一起关注这群陷入孤独的老人。
如果您有感触或意见、建议,欢迎致电、、或通过新浪微博@河南商报。我们期待您的声音。
近日,河南商报记者走访多个社区,采访了数十位独居老人。在孤独的岁月里,他们老无所依,如宋治彬一样,渴望被关注。
为打发时光,他们培养了特殊的“爱好”:捡垃圾、听戏、刺绣……他们觉得,只有心有所托,日子才可以过得快一些。
小区的空地上,几位衣着光鲜的老人正围在一起闲聊,膝下一群幼童嬉戏玩闹,不时传来阵阵欢笑。
距离这幅儿孙绕膝“美景”不到20米的地方,却是另外一幅景象:一位白发凌乱的老人缩在垃圾箱旁,仔细翻找,纸盒、空瓶、塑料袋……她都一一收入袋中。
只见她瘦削的脸上,布满一层污垢,身上的黑棉衣脏得看不出原样,腰间别的小刀,在阳光下有些晃眼。
这位老太太姓魏,今年93岁,家住郑州市经五路。20多年前,亲人的离去让她接受不了,于是陷入近乎疯狂的思念。
“如果老伴儿活着,他都100多岁了。”为了排解思念之情,她揣着5毛钱到街上买了烧纸,“想给他寄点钱花。”
也不知从何时起,魏老太开始疯狂地迷恋垃圾箱。因为没有钟表,每天早晨只要一见光,她就外出到垃圾箱里“寻宝”。家对她来说,只是个睡觉的地方。
魏老太缩着脖子四处偷瞄,之后将头埋进怀里,“刺溜”一口喝下一个生鸡蛋。紧接着,她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拿起剩下的鸡蛋藏进了家门口的墙角。
社区的工作人员经常劝她好好休息,隔三岔五给她送去慰问品,可是,“黏”着垃圾箱成了她唯一的癖好。
“我不想回家!”魏老太说,围着垃圾箱捡东西她就不无聊了,还有钱挣,挺好。
如魏老太这般孤独的老人不少,接受河南商报记者采访的数十位孤寡、独居老人中,多数都有癖好,或迷恋刺绣,或喜欢养猫……他们害怕孤独,拿这些癖好消磨时光,寻找生活的支撑。
82岁的杨希銮老人和魏老太住得不远,偶尔也会碰面,几乎每天中午,她都会坐在阳台上择菜、晒太阳。
老伴5年前去世了,她还有个儿子和孙子在郑州,却是各过各的,一个月也见不了几次面。
采访中,老人双手握着河南商报记者的手不松,连坐下来聊天时,也没舍得放开,好像她手一松,别人就走了。
老人屋里收拾得很干净,墙壁雪白。与其他独居老人的住所不同,她的家跟新房一样,“你看看,这都是孙子结婚时贴的。”
墙上、电视柜上贴满了“囍”字,虽已有5年了,依然和新的一样。老人说,她在屋里没事儿时,就用手使劲儿按按,贴得紧些。
与魏老太迷恋垃圾箱不同,老李是个出名的“干净老婆”,屋里总打扫得一尘不染。
人老睡眠少,每天早晨五六点,老李就睡不着了,起来叠叠衣服,拿起放在床头的木槌捶捶腿。直到意识到饿了,她才去厨房熬点稀饭,或下一包方便面。
对年轻人来说,白天总是很短暂,下班后的时间多么宝贵,而对老李来说,时间真的太漫长,长得让她不知道如何度过。
老李说,她每天必做的活儿,便是打扫卫生,戴着老花镜,哪个犄角旮旯都逃不过她的眼睛。可是,打扫完卫生的老李有时会更空虚,扫得这么干净,有什么用呢?给谁看呢?
偶尔,她也进厨房炒个菜,可总是等到油烧干了,她还没把菜放进去,“手脚都不利索了。”所以,她很少炒菜,吃得最多的就是馒头就豆腐乳。
一天里,除了睡觉、吃饭,剩下的就是坐在阳台晒太阳。由于腿脚不便,她从客厅走到卧室,又从卧室走到客厅,来来回回,累了就坐沙发上休息,很少下楼。
下午4点,老李就躺床上了,准备睡觉。床边放着一台红色收音机,她喜欢听戏打发时间。直到人睡着,收音机还在响,一直响到天亮,自动断电。
老李就这样,在孤独中结束一天,又在次日的孤独中醒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年轻时,每个努力奋斗的人,最终的梦想也许并不是多么有钱,而是能儿孙满堂,老有所依。
当你在路上看到一位满头花白的老人,孤独地推着小车,走走停停,望着川流不息的人群手足无措时,有没有想停下来,和他聊聊天?
他也许早年丧偶,也许儿孙在外,种种原因,导致了他目光浑浊,孤独寂寞,形影相吊。
新春将至,这些老人渴望团聚,希望家里多些人气儿。你愿意做一名志愿者,抽出时间,帮他们打扫卫生,陪他们说说话,减轻他们的孤独吗?
请拨打河南商报热线电话或记者电话—徐方方:、 孙李爽:。我们将从中搭桥,让你和部分老人结成对子,长期进行心灵帮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