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是精神圣地是优美散文的母体

2018-06-06 05:41:25  阅读 120 次 评论 0 条

  读高海平的散文,我总会感到有一种淡淡的乡愁在心间萦绕。 同时在悠闲中体味到一种温馨,在个体的感受中体验到一种群体的文化心理。 他的语言如熟透的果实,虽然没有绚丽的辞藻,却处处飘扬着芬芳的醇香滋味,亦如听邻家老伯讲故事,慢声细语,娓娓道来。

  翻开高海平的《一抹烟绿染春柳》散文集,故乡的影子随处可见,故乡对他的影响几乎在每一篇文章中都有体现。厚重的大山养成了他朴实又傲然的个性,对朋友诚实又不失灵活,对领导彬彬有礼又没有谄媚之态。

  文如其人,他的散文因而迸发着谦谦君子的光芒,这种光芒里隐现的是中华民族流传久远的感恩精神。血液里注入了大山基因和故乡情愫,他的笔下就不断地流淌出那些五彩缤纷、斑斓多姿的故乡影像。

  在他的诸多散文中,我最钟情的是他描写故乡的散文。在他温馨的笔触里,我看到的是自己童年的影子,听到的是儿时快乐的歌声,那里有我勤劳的父母,有我幼时的玩伴,还有乡亲们模糊的背影。

  尤其令我欣喜的是,高海平近年的散文创作越来越偏向于记述故乡的民俗风情。而且他的这种民俗散文创作,几乎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逐渐形成了高海平独特的个性。

  民俗散文在上世纪初随着白话文的兴起,也蓬蓬勃勃地生长了起来。鲁迅、周作人、茅盾、林语堂、叶圣陶等人都有这方面的名作问世,其中以周作人的民俗散文创作成就最大。之后,又有汪曾祺、刘绍棠、冯骥才等一大批作家涉足到这个领域。但进入本世纪以后,民俗散文的创作似乎进入了一种沉寂状态。

  高海平的民俗散文创作,遵循了老一代民俗散文作家白描的优良传统,但他又不拘泥于此,而是加入了更加活泼的元素。文中整体使用的是规整的语言文字,不时插入一些土味十足的晋南方言,甚至有时加入一些“暧昧粗鄙”又不失高雅的段子,让读者在一笑之后,产生无限的遐想。

  高海平的民俗散文另一个特色是对整个民俗风情的描写几乎是一丝不落地“整体搬移”,并尽

  可能地从历史发源和沿革方面给予细腻的解读,让读者能从中汲取其中隐涵的种种地域文化要义,为民俗学提供了一个完整又栩栩如生的标准范本。

  如《饼子的故事》,不仅描写了晋南饼子的整个烧烤流程工艺和饼子对晋南人的生活影响,还不惜笔墨追述了晋南饼子的历史渊源和发展。

  高海平的民俗散文的第三个特点是现场感十足。他描写的这些民俗风情,都是亲身经历过的,他的亲人朋友、同学老师、叔伯阿姨和四方街邻,都是其中的参与者、表演者。

  他用儿时的故事诠释久远的民俗风情,又用丰富的民俗知识注解悠扬的乡村故事,读来身临其境。在那种从感性到理性,又从理性到感性的反复过渡中,牢牢记住了文章着意渲染的画面,从而对这些偏僻山野的独特风俗习惯,有了形而上的真切认识和感悟。

  读高海平的散文,我总会感到有一种淡淡的乡愁在心间萦绕。同时在悠闲中体味到一种温馨,在个体的感受中体验到一种群体的文化心理。他的语言如熟透的果实,虽然没有绚丽的辞藻,却处处飘扬着芬芳的醇香滋味,亦如听邻家老伯讲故事,慢声细语,娓娓道来。

  他笔下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流习久远的年节风俗、庙会风俗,常常让我流连忘返,畅想无限。他的笔触涉猎范围很广,举凡天文地理、社会风情、人文历史、高山流水……他都可以举重若轻地信手拈来,用他那颗多愁善感的艺术心灵去呵护、去聆听、去感悟,然后再用他那支生花妙笔轻轻一描,一幅幅田园牧歌式的美妙画图,就翩然来到读者面前。

  故乡是高海平的精神圣地,那里是他优美散文的母体。高海平且行且吟——他行的是故乡铺给他的那条路,吟的是故乡赋予他的那个魂。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17504.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