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读《唐诗三百首》:《古柏行》——杜甫

2018-06-10 13:18:12  阅读 130 次 评论 0 条

  说明:所附原诗文来自网络,可能会有错误,如发现有误,欢迎留言,一定及时改正

  孔明庙:成都的武侯祠附在先主庙中,夔州的孔明庙则和先主庙分开,这是夔州的孔明庙。

  “霜皮”二句:写柏之高大,是夸大的写法。霜皮,一作苍皮,形容皮色的苍白。溜雨,形容皮的光滑。四十围,四十人合抱。

  “君臣”两句:是插叙。张上若云:“补出孔明生前德北一层,方有原委。”按意谓由于刘备和孔明君臣二人有功德在民,人民不加剪伐,故柏树才长得这般高大;柏树的高大,正说明孔明的遗爱。际会,犹遇合。

  “云来”两句:再承三四句极力形容咏叹柏树之高大。赵次公云:“巫峡在夔之下(按当言东),巫峡之云来而柏之气与接;雪山在夔之西,雪山之月出而柏之寒与通,皆言其高大也。”宋人刘须溪认为云来二句当在君臣二句前,君臣二句当在云来二句后(仇兆鳌把这四句倒置,就是依据刘说的),实太生观大胆。因为这样一来,似乎是通顺些,但文章却显得平庸没有气势,所以黄生斥为“小儿之见”。

  “忆昨”以下四句宕开,以成都古柏作陪。杜甫是前一年才离开成都的,所以说忆昨。杜甫成都草堂紧靠锦江(《杜鹃》诗:“结庐锦水边。”),草堂中有亭(《寄题江外草堂》诗:“台亭随高下,敞熬当清川。”),所以说锦享(严武有《寄题杜二锦江野亭》诗)。武侯祠在亭东,所以说路绕锦亭东。亭,一作“城”。

  郊原古:仇兆鳌注:“郊原古,有古致也。卢牖空,虚无人也。”窈窕:深邃貌。

  落落:出群貌。因生在孔明庙前,有人爱惜,故曰得地,但树高招风,又在高山上,就更要经常为烈风所撼。

  “扶持”二句:不为烈风所拨,似有神灵呵护,故曰神明力。柏之正直。本出自然,故曰造化功。正因为正直,故得神明扶持,二句语虽对,而意实一贯。

  “大厦”句以下又宕开,借古柏之难载,以喻大才之难为世用。《文中子》:“大厦之倾,非一本所支。”古柏重如丘山,故万头牛也拖不动。

  不露文章:指古柏没有花叶之美。此二句中有着杜甫自己的影子。古柏不知自炫,故曰不露文章。古柏本可作栋梁,故曰未辞剪伐。这就杜甫为人来说,即不怕牺牲,与“我能剖心血,饮啄慰孤愁”,“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正是一副心肠。送,就木说,是移送:就人说,是保送或推荐。

  苦心:柏心味苦,故曰苦心。香叶:柏叶有香气,故曰香叶。这两句也含有身世之感。

  “志士”二句:吐出本意,但材大二字仍包括吉柏在年。在封建社会,一个真正想为国家人民作点事的人,是并不为统治者所欢迎的。古来,是说不独今日如此,从古以来就如此。

  这首诗当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和《夔州歌十绝句》当为同时之作。杜甫年轻时便怀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然而一生郁郁不得志,先是困居长安十年,后逢安史之乱,到处漂泊。48岁后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曾一度在夔州居住。此诗即是杜甫54岁在夔州时对夔州武侯庙前的古柏的咏叹之作。

  《潜溪诗眼》:形似之语,盖出于诗人之赋……激昂之语,盖出于诗人之兴。……余游武侯庙,然后知《古柏诗》所谓“柯如青铜根如石”,信然,决不可改,此乃形似之语。“霜皮溜雨四十围……月出寒通雪山白”,此激昂之语,不如此,则不见柏之大也。文章固多端,警策往往在此两体耳。

  《苕溪渔隐丛话》:《学林新编》云:《古柏行》曰:“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沈存中《笔谈》云:“无乃太细长?”某案:子美《潼关吏》诗曰:“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岂有万丈城耶?姑言其高。“四十围”、“二千尺”者,亦姑言其高且大也。诗人之言当如此。

  《杜臆》:成都、夔府各有孔明祠,祠前各有古柏……公平生极赞孔明,盖有窃比之思。孔明材大而不尽其用,公尝自比稷、契,材似孔明而人莫用之;故篇终而结以“材大难为用”,此作诗本意,而发兴于柏耳。……雪山在成都,因“寒通雪山”遂想到锦城,其落脉如此。而“先主”、“武侯”又根“君臣际会”来……成都之柏在郊原,故云“盘踞得地”;然以“孤高”而多“烈风”,则与夔同也。故“扶持”二句,合言两处之柏,而实借以赞孔明之材与“神明通”、与“造化合”也。

  《诗辩坻》:《古柏行》,起六句莽莽疏直,故以“云来气接巫峡长”二语承之。

  《唐诗别裁》:中间时有整句,与《洗兵马》篇同格。大木寓栋梁意,人人有之。从君臣际会着笔,方见精采。

  《读杜心解》:首段用直起法,是夔柏正文。四实拈,四咏叹……中段,追昔忆今,以彼形此,文势摇摆……末段,因咏古柏,显出自负气概,暗与“君臣际会”反对。“不露文章”,写得身分高;“未辞剪伐”写得意思曲……“容蝼蚁”,媒孽何伤;“宿鸾凤”,德辉交映:俱为“志士幽人”写照。结语一吐本旨,而“材大”两字,仍与“古柏”双关。

  《杜诗镜铨》:恰是孔明庙柏,增多少斤两(“扶持自是”二句下)。入后寄托遥深,极沉郁顿挫之致(“不露文章”二句下)。

  《昭昧詹言》:起四句以叙为写……“君臣”四句,夹议夹写,他人必将“云来”二句接在“二千尺”下;看他一倒,便令人迷,与《骢马》“卿家”二句同。……“忆昨”句是宕笔,一开拓势,礼己之所见。“扶持”二句顿挫住。“大厦”句换气,突峰起棱,忽借入双写。“志士”二句另一意,推开作收,凄凉沈痛,此似左氏、公羊、太史公文法。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17872.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