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海市民文化节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围绕着“在阅读经典中收获知识,感悟文化”的宗旨,以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以群众性竞赛的方式来推进传统文化的普及与振兴,为现代人的生活增添了一抹隽永的亮色。
大赛历时四个多月,吸引全市72000多名传统经典爱好者参赛,参与面广,覆盖各类人群,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儿童,在校学生与市民团队也积极参与。这些市民对于传统文化的感情超出预期,对于传统经典的熟悉程度令人慨叹。他们的全情投入,也表达了全民的情感与共同的价值认同。
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紧紧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传统经典诗文的道德、情感、美感、意蕴、声韵等等,体现了系统的、全面的、可感知的、可吟咏的文化内涵。大赛组委会在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邀请过传忠、何勇等专家学者精心制作各个竞赛环节题库,所选定的经典篇目,如《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唐诗、宋词等,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通过引导市民在参与竞赛过程中广泛阅读、大量背诵名篇名句,帮助他们体味传统文化、感悟人生哲理,提升文化素养、陶冶高尚情操。配合大赛开展的“名家论经典”中华传统经典系列普及讲座、“诵读经典·品味书香”名家经典朗诵会以及诵读专场讲座等活动,对于推动市民自觉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崇尚阅读、自觉阅读的社会氛围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追求国学是一种信仰,也代表我对中国文化的信心,让我可以从中汲取新的智慧。
小时候刚接触国学时,觉得枯燥、难懂,迫于考试的压力死记硬背,却难以理解其中的涵义。在应试教育中,往往每一句话都有固定的解释,每一道题目都有标准答案;但是在我们学习国学的过程中,每个人其实都可以有不同的见解,从中学习应变的智慧。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是经过千锤百炼流传下来的,它们并不是固化、僵硬的。在每个时代,不同的阅读者都可以从中取精用弘、推陈出新。
相比现代泡沫剧中司空见惯的富家少爷与平民女孩的故事,我更喜欢国学中的爱情经典,比如李清照《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李之仪《卜算子》:“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等等。在学习国学的过程中,我发现我们的国学是一个宝库,原来中国哲学是那么深奥,让我由此对中国的文化充满信心。我相信我对国学的热爱,对经典的倾情,不会随时光暗淡,终将保持着最初的钟情、感动。
一直以来,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留意,一知半解。在繁华的现代社会中,我原以为传统文化与国学经典这些老古董似的东西已经可以被时代淘汰了;在日常沟通中,似乎也运用不到与传统文化和国学经典的。然而,国学自有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深重的教育价值。如果一个人可以将国学融入到自己的行为谈吐之中,那么这个人的品性和操守都可能因此而有了深厚的积淀,不再是一个低俗、浅薄的人。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任何一个精通国学的人必定不会是个不学无术的庸人,从某种角度而言,他必定是个“美丽”的人。
通过一段时间对经典国学的精读,确实让我受益匪浅。《论语》,散发出一种“仁”的精神,一种用和谐塑造社会的思想观念;孟子,拥有仁治天下的正气;墨子,主张兼爱非攻的温情;庄子,更是用洒脱的人生观升华心灵……通过阅读先秦诸子百家的经典,我学到、读到的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底蕴,更是一种生命的智慧。
国学经典,博大精深,诗词歌赋,撼地动天。国之瑰宝,世代传承,民族文化,弘扬光大。
时年四月,得悉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大赛消息,怦然心动,跃跃欲试。仔细阅读,又犹豫不决,患才疏学浅,力所不及,况年近七旬,力不从心。“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辗转反侧,决定报名,贵在学习,重在参与。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传统经典,集华夏文明之大成,为中华文化之瑰宝,对中华民族政治思想、文化教育、伦理道德、齐家治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至今仍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之宝贵财富。置身文化宝库,愈发“贪欲”而不能自拔,获取再获取,拥有再拥有。拜读《论语》,体会“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品味《中庸》,懂得“厚德所以载物也”、“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读罢《孟子》,自省吾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讽咏国风雅颂,领略“屈平辞赋悬日月”;诵读唐诗宋词,惊叹“诗成笑傲凌沧洲”;生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死亦“留取丹心照汗青”。
醒则咏诗,梦则诵经。求古寻论,收获颇丰。国之瑰宝,世代传承,民族文化,弘扬光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我从小喜爱文学和艺术,学生时代语文和英语成绩就一直很好,尤其喜爱诵读古诗文和国学经典。由于我的普通话比较标准,声音清脆宏亮,对朗诵、主持等有着特殊的兴趣,还曾经参加过江苏苏州广播电台的一档英文朗诵节目。工作后因机缘巧合,我成为基层宣教工作者,接触到了更多的文化活动,有幸参加了几次朗诵比赛,曾凭借自创自演的《信号灯罢工,平安志愿者接棒指挥》一文,获得2010年东明路街道邻里节演讲比赛一等奖;还参加过2013年浦东图书馆“新的里程碑”演讲比赛,也获得了好成绩。这一次,我希望发挥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感悟和朗诵的特长,演绎自己心中的中华经典。
初接到居委会通知,推荐我参加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的时候,心情非常激动。作为一个热爱生活的新上海人,更作为一个酷爱文学和文艺的新上海女性,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学习机会!但同时,心里也有些胆怯。毕竟这些年没有机会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对古诗文的熟知度也因离开大学多年而生疏,怎么参与这样的比赛呢?面对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国学经典文献,我当选择哪个作为参赛的作品呢?偶然看到一篇微信文章《古人的爱情》,文中对古代几对忠贞不渝的有情人的爱情与当今物欲当道动辄离婚的家庭婚恋状况进行了阐述与对比。我被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深深感动,想要通过诵读来诠释、表达我心中爱情的千古绝唱。通过精心的研读准备,反复查找相关背景资料,我终于站在台上为大家介绍了故事背景且声情并茂地诵读了《钗头凤》。全场响起了掌声。我庆幸有这样一次机会,让我深入地再一次研究和体会古诗词的美。但愿这传统文化、国学经典的学习,从这里开始,却不会在这里结束。
我与夫人的年龄加起来有130岁,都爱好国学经典诵读。由于年龄大了,总感到记忆力差,原先不敢参加相关的比赛。这次逼着“老”鸟先飞,每天捧着题库反复诵读、强记,甚至挑灯夜战。邻居好奇地打听:“高考已经结束了呀,你们还考什么?”我们两人你问我答,居然把近八百道题背了下来。我的夫人原先丢三落四,不是忘了钥匙,就是落了眼镜。这次不但把题库背了下来,精神头也更足了。我夸她:“腰不酸了,腿不疼了,记忆力比以前好多了”,逗得她哈哈大笑。真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我们把《国学基本教材》的24本书几乎通读了一遍,“宋词选读”、“唐诗选读”、“千家诗”的每一篇反复诵读,一边读一边感慨,可惜以前丢失了不少学习的机会。我们把不会读的字都标上汉语拼音,上网搜索有些字的读音。譬如苏轼《赤壁怀古》中“早生华发”的“华”字,网上也有两种读音。“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打电话向人求教,还是没有明确答案。直到决赛那天,专家的解读,才解除我们的疑惑。正如《大学》中所言,“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
我从四岁开始就每天背诵唐诗、宋词、《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现在我对这些非常感兴趣。小时候,我总是很厌烦背古文,后来,在妈妈的帮助下我渐渐读懂了诗、词、古文的意思,读出了其中的韵味,也学会了体会作者的感受,慢慢地,我背诵古诗文的速度渐渐快了,直到现在,我已经能背诵几百篇了。在几年的学习探索中,有困惑、有痛苦、也有突破的喜悦。我最喜欢唐诗、宋词,因为有的诗词像是一个个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写景的诗词能将我带到一个个美丽的世界,陪伴我游览各地名胜。我最喜欢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诗词,有的悲伤、有的凄婉、有的快乐、有的激烈。读着诗词,我能感受到作者的喜怒哀乐,好象来了一次时空穿越,和作者来一次时空对话,这是如此美妙!
我从少年时代就开始学习古诗词,一生与古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古诗词是我生活中唯一的爱好和精神支柱。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我对古诗词和其作者有了更深的理解。可以说,古诗词伴随我已有五十年了,它给了我无穷的精神享受。退休后,街道组织社区中喜爱古诗词的老年人成立了古诗词班。古诗词班成立六年来,学员在不断地扩大。我从当初班中互相探讨古诗词的学员始,到现在担任古诗词班的指导老师,古诗词让我充实了自己的退休生活,同时,在自己几十年对古诗词的爱好和探索中已获得了意外的喜悦。
我正在看书时,爱人忽然问我,路上见到一位漂亮女人你是怎么想的?我说你读过《陌上桑》吗?有位使君看中了聪明美丽的罗敷,罗敷对来者说: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我看见的漂亮女人,她有她的丈夫,我有我的妻子,我妻子才华好,书画好,特别是孝敬父母更好,我就这么想的呀!听了我的回答,妻子很满意。
古文教我关爱他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年轻时就对老人、残疾人给予尊重关爱,对别人的小孩也会像对自己的小孩一样关怀,而孔子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心愿今天终于实现了,现在的老人能吃饱、穿暖、有房住、有医保;孩子们都能受到良好的义务教育。
唐诗宋词给我生活带来乐趣,碰到不顺心的时候,我就会默念诗词,解除心中不悦。屈原的爱国之心,岳飞的满江红,苏东坡的赤壁,其气势宏伟,鼓动人心。有人说我性格好,我想可能同爱好读经典分不开吧。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熟悉得可倒背如流,而真正的体会还是在生活和工作的相互辉映中,人生有了经历的沉淀后,这句话让我更加感悟。有了圣贤的指引,我的心境更认同求深远和行当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的生活与国学息息相关,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潮流下更显可贵和难得,成为我迷茫时必修的功课。每每想起这句话,我的心总会微笑,虚心地对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走过好多城市,结交了许多朋友,岁月走过,不管他们在天涯海角,还是在我身边陪伴,我的心都紧紧的与他们相连,也追随着他们的欢乐身影。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特别是唐诗宋词的音韵美,让人陶醉其中。我记得高中时拿到一盘诗词碟片,整晚倾听,反复吟诵,慢慢回味,那种情景至今难忘怀,为我以后的生活培养了情趣。古为今用,乐在其中,只要你用心品味,国学经典会在岁月的韶华中静静地为你我绽放光彩。
因为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及国学经典,在2012年我报名参加了五里桥街道老年大学的《古诗词欣赏》班,从中学习和吸收了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
记得有一次上课,徐勤才老师给我们讲宋词,讲的是柳永的《八声甘州》,并点名让我来诵读,我却因为陌生,读得很不流畅,但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老师为我们作了全面的赏析和解读,才得知全词共八韵,故称“八声”。通过学习,我喜欢上了柳永的词,“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调论”。平日在家时常诵读,在优美的音韵中感受中华文化对心灵的浸润。
我如一叶扁舟,浸润在广博而又厚重的国学之海,时而飘渺,时而清晰,坚守着对彼岸的向往。
古往今来,经典众多,纵观中西,各有所长。然而我却对中国古代哲学经典情有独钟。与西方不同,中国哲学崇尚的是一种庄严、理性和温柔敦厚之美。这样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这样一种谦卑低调的态度,正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有幸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感受圣贤的浩然之气,汲取其精华,无比滋润。
我眼中的经典,讲的是最简单朴素的道理。它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它从不表现为一种外在的灌输,而在于唤醒每个人内心最善良、最柔软的本真。品读经典,这些朴素的道理,总能给人以莫大的温暖。诚然,无论是中庸之道、处世之道,还是心灵之道,其实都是使一切处于和谐之中,使天地万物各安其位,最终回归于简单与平淡。
转眼间,已行走至人生之而立。三十岁这个年纪,是一个建立心灵自信的年纪。这种自信不是与很多外在的事物形成对立,而是形成一种交融与提升,是由内在的心灵标准衡量你的生命是否有了一种清晰的内省,从容不迫,开始对你所做的事情有了一种自信和坚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实感受,使自己的人生富有意义与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发展历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于我个人而言,更是我最大的爱好,让我深深为之着迷。就拿《三字经》来说,《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馈赠给每个中国人的珍贵遗产,它短小的篇幅,蕴含着许多深刻的人生道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三字一句,两字一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它深深地吸引我,不止是因为它讲了许多生动有趣的人物历史故事,还因为它本身丰富的内涵。在生活中,每一个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三字经》的确可以成为我们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
我把我对国学经典的热爱发挥到了日常生活中,在学校举办的艺术节上,我与同学花了很多心思准备的朗诵节目受到老师、家长甚至区领导的好评,能获得这样的成果,不但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更是与我对国学经典的用心理解分不开的。在今后,希望不但自己学国学,还要向身边人、向广大市民宣传国学,共同学习中华文化,参透经典的思想。
退休以后,为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我选择了学习平时喜欢的朗诵。我在朗诵班里才真真开始了拼音学习,知道了字正腔圆的吐字归音。由于我们这一代人学生期正遇上,很多知识都是缺位的。退休之后,我终于重新开始学习,热情不减当年。记得很清楚的是学到《木兰辞》,非常喜爱,至今还能朗朗上口地背出来;平时诵读“黄河之水天上来”这样的古诗词名句,感觉生活充满了韵味。
为参加诵读大赛,我重拾了在朗诵班里学过的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由于长期说上海话,学讲起普通话平翘舌音不分,前后鼻音不分,为纠正R、L的发音,我反反复复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将《桃花源记》反复念给别人听,请他们听问题在哪里,在此更要感谢我的朗诵班老师晨杨,他不厌其烦,逐字逐句地帮我分析诗词的内容,纠正发音。参加比赛,也是检验汇报我的学习成果的机会,很感谢得到了太多老师及朋友的帮助。通过参加这次活动,相信以后我会更加喜爱中华的传统文化!
我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尤其喜欢中国的文、哲、史,认为这三者是分不开的。文学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也是人性的反映,而这种反映中,必然包含着人们对世界观、人生观、宇宙观的探索,因此,文哲史永远都是相融并进的,而这种相融并进的源头就是“儒释道”的融合。“儒”反映了人与社会的关系,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也是中国政治文化的代表和方向,比如《论语》和《弟子规》,有句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说明《论语》在政治上的重要地位。“道”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儒家主张的个人行为规范的补充,可以让那些在社会环境下疲于赶路的人停下来,关注自然,做到物我两忘、物我合一。“释”反映了人与生命的关系,与本我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因果,在更大的范围里评价“公平”二字。
我体会到,儒道释是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的思想来源,推动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文明发展,之后所有的艺术内容或艺术形式都深受其影响。这些思想的存在支撑起了社会的发展,是社会安定、有序发展的基石。当今,社会的变迁、中外文化思想的冲突,催促着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思想的需求,中国文化的发展更需要民族传统思想的支撑,因此,弘扬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化,不仅是当代的要求,也是中国未来对我们这代人的要求。
七年前,为照顾女儿高龄生育,我请假从安徽来到上海,然而丈夫却因突发疾病而猝死在单位会议现场。仿佛晴天霹雳,我不相信这个事实,无法接受两人从此阴阳两隔。接下来的两年里,我几乎天天夜不能寐,想起我们漫步西子湖,徜徉蝴蝶泉,憧憬退休后要做的事,甚至吵吵架,拌拌嘴,也给晚年的生活增添不一样的乐趣。可是现在一切都成了泡影。正当我沉浸悲伤无法释怀的时候,我参加了一次同学聚会,一位小学同学建议我去参加社区朗读班的学习,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听从了他的劝告。结果,我一上就是五年,而且学了两个专业。我不仅学到了幼时想学而没机会学的知识,还交到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起实现梦想,一起用学到的专业知识回馈社会。更重要的是我已经走出个人生活的阴影,懂得怎样以乐观健康的心态去笑对人生。我想,古人云:难得糊涂,即是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豁达,我们何不效仿之呢?
我第一次接触唐诗是在小学一年级。那时的我只知道学过的诗都是要背的,直到四年级的一节语文课,我突然思考了一个问题:诗在书上已经有了,那就背呗!老师还要讲什么呢?我仔仔细细地听了一节诗的鉴赏课,下课之后,我茅塞顿开,原来老师讲的是诗人当时在什么处境下,在怎样细腻的情感变化写下了流传至今的诗。从那以后,每节诗词鉴赏课我都会认认真真地听老师讲解,等老师讲完,我回家后都会朗诵个几十遍,直到找到那种诗人当时的感觉。过了段时间再读,又会有别的情感加入,让这首诗的感情色彩越来越丰富。从那后,我又爱上了经典诵读。
我在诵读时将全部的精力和思想都放在诗歌的情感中,我闭上双眼,揣测诗人作诗时的情绪,让自己的情感与诗人的情感一样连绵起伏,忽高忽低;随他一起痛苦、欢乐。每次诵读完,我睁开眼睛,头晕沉沉的,仿佛刚刚穿越回来,惊险又刺激,回忆起刚刚的诵读和表达,找出不足的地方,继续改正,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我认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2003年我退休后,随夫回迁上海居住,参加湖南街道复襄居委百灵鸟合唱团,多次参加街道及居委主办的一些文艺演出与家庭读书活动。在住地上海音乐学院师生的精心指导下,学到了一些声乐知识。后因第三代出生,忙于带孩子,暂停了自己的爱好及学习,不想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我的丈夫就患上了癌症,经过两年的治疗,终无力回天,撒手人寰。这晴天霹雳使我一度消沉,也无心唱歌读书。是消沉还是振作,是悲伤还是使自己内心强大起来,我选择了后者。在一位小学同学建议下,我参加了湖南社区的朗读班,结果,我一上就是五年,而且学了两个专业。
朗诵班点燃了我生活的勇气,我开始在浩如烟海的瑰丽文学作品中寻找生命的真谛。贴近诗人的心灵,同时也品尝了文学作品给我带来的启迪、滋养。朗诵使我重振精神,在文学的学习中提升精神品质,传递温暖,传递正能量,让夕阳晚霞绽放出绚丽的色彩。经典诵读的朗朗书声入耳,让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今人领悟到民族之复兴,道德之复兴,以及做人,做事的深刻哲理。
当我还是稚嫩小儿的时候,便经常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那时的我尚不识字,只得拜托爷爷、奶奶给我讲历史故事、国学著作,但是听到不懂的地方,爷爷、奶奶也无法完整流畅地解答,于是自己便在心里发誓将来总有一天将这些疑问一一攻破。后来稍稍有了一些文化底蕴,就开始读《论语》、《孟子》,也不知是什么原因,每当我读起这些国学著作,想从中体会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时候,那颗平常浮躁的心总可以沉静下来。再后来,我迷上了写作,试图将自己在这些国学经典中品味到的文化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再加上理解形成新的传承。不得不说,写作使得我对国学经典、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更上一层楼。从收集国学典故,到在文章中融入自己对于国学文化的理解,国学也使得我的写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我对于国学的涉猎范围也开始向《大学》、《中庸》等扩展。
国学,也许有人会认为已经过时,但在我的眼中,它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瑰丽的宝藏,我依旧会带着敬仰的目光,继续于人生之路上开拓自己的国学文化之旅。
作为一个中国人,与中华经典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论语》中的许多经典之语,无时无刻在我的思想深处潜移默化。
记得在农村中插队的日子里,从一个老乡家中获得一本胡之翼编著的《宋词选》,变如获至宝,欣喜若狂。在那知识贫乏、文化枯竭的时日里,能够得到这样一本典籍,我是何等不易!于是,在荧荧煤油灯下,我细细品读,反复欣赏,读到情深处,不禁涕泪横流,感慨系之。这段经历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打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下乡之前,我又将大哥一本高中语文课本随身带去。当阅至范仲淹名篇《岳阳楼记》时,深为其精彩篇章所感染,至今记取在心,难以忘怀。
出于对中华文学的偏爱,我后来考取了安徽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函授专科,系统学习,获益匪浅。从此以后便与中华文学经典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我的书橱里,摆放着许多中华经典著作,一有空闲,便翻阅不已,从中感悟不少新的知识。爱好中华经典,于是乎便经常舞文弄墨,在单位里便与通讯报送工作走得很近。经常写些新闻通讯,见诸报端。在实践中提高了写作水平。退休以后,我仍坚持上老年大学,充实自己,以期一生一世不离开中华传统经典的滋润养育。与其结伴终生,受用不尽,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和养料,不断锻炼人生,领悟新知、吮吸精髓。
喜爱阅读、喜爱诗词,喜爱书法。这是我的一份至爱情结。幼年时父亲教我读《三字经》、《千字文》,接着又读唐诗,学写毛笔字。我觉得唐诗读起来很好听,写毛笔字很开心,父亲大喜,随即给我讲起了韵律平仄,却俨然是对牛弹琴,幼小的我一句也听不懂。久而久之,听琴的小牛犊终于逐渐知道了什么是绝句,什么是律诗,什么是古风,知道了“平对仄,仄对平,平仄两分明”,会背诵“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小牛犊甚至还想写诗呢。也许,这就是最早萌动的那份情结吧。感谢父亲的教诲让我受益终生。小学中学阶段我的学习成绩优秀,捧得一堆花花绿绿的奖状。上大学后,我积极给校刊投稿,与同学们结诗社、写春联、打擂台,搞得热火朝天。工作以后,依然热情不减,业余读诗书,习书画,学创作,活跃在各个领域的大小活动中,然而涤荡了一切。直到退休,方重拾文学爱好与笔墨心情。我大量阅读、努力学国画、练书法,参与各类进修及展览活动;我加入了上海市老年书画会,曾有书法作品入选《中国老年书画家大辞典》;我参加社区文学沙龙及读书组,担任社区报《走进新华》的通讯员,为社区为居民朋友们发挥我的特长,倾情奉献一片爱心和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国学经典真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宝库,我将终生在这宝库中寻宝、探索、追求!
我是一个文、理兼修的高中学生,平时在科学的海洋中遨游,在函数的原野上驰骋,然而最令我心驰神往的还是国学经典。我从小就对中国古典文学很感兴趣,记得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偶然在电视里看到“东方讲坛”中《易中天品三国》的节目,立即被《三国》中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吸引,几乎一次不拉地听完了整篇的《品三国》,还买来许多有关《三国》的书刊来阅读,找来各种有关《三国》的资料来“研究”,俨然成了一个研究《三国》的小专家。在一次小学生作文比赛中,我以一篇《喜爱的我》的作文一举夺得了小学生优秀作文一等奖。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日渐浓厚。课堂上教过的唐诗宋词,课本里学过的经典美文已经满足不了我对国学古文的渴望和需求。我在紧张繁忙的读书学习中挤出时间读了《古文观止》、《资治通鉴》、《三国志》等古代经典著作,对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社会发展、朝代更替有了更加深层次的了解和思考。更为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对国学经典的学习,开阔了我的眼界,培养了我勇于探索的进取精神。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