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国真逝世引发青春追忆 网友朋友圈晒当年手抄诗

2018-06-17 00:07:18  阅读 109 次 评论 0 条

  对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而言,汪国真和席慕容、金庸、琼瑶一样,霸占了他们的青春期。“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诗坛或者说在诗坛之外出了一个汪国真,他的诗让人读懂了,在主题上积极向上,昂扬而又超脱。”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汪国真的诗歌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会如此风靡。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昨天凌晨两点十分,59岁的诗人汪国真因肝癌不治,在北京去世,一代人的青春符号去了。

  对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而言,汪国真和席慕容、金庸、琼瑶一样,霸占了他们的青春期。他的诗作广为流传,掀起一股“汪国真热”。

  汪国真的诗歌在社会上的流行,是上个世纪末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文化现象之一。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诗坛或者说在诗坛之外出了一个汪国真,他的诗让人读懂了,在主题上积极向上,昂扬而又超脱。”昨天,杭师大教授、青年评论家夏烈向记者讲述着青春期的记忆,那时候,大街小巷的书报亭里,汪国真和席慕容的诗歌,和金庸、琼瑶的小说,永远畅销的读物。

  夏烈当时在读高中,“少年都喜欢赶时髦,因为这是话题,不读一点跟不上时代。他就是让大众和学生热爱了,所以风靡。”

  对于很多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汪国真或许是一个较为遥远的名字。但在上世纪90年代的校园里,这却是一个和刘德华齐名的名字,甚至很多学校都流行“汪国真诗歌演讲”,他的很多诗歌,也是年轻人在结交朋友、谈恋爱时最常被借鉴的。

  当时的年轻人成长为现在的社会中流砥柱,所以,汪国真去世的消息一曝光,昨天满屏皆是缅怀之情,大家都在缅怀自己的青春记忆,很多人在朋友圈晒出了年轻时的诗歌手抄本

  “当时才20岁,课堂内外,大家都在摘抄他的诗的,写情书用,现在回头看,真是匆匆那年。”

  “在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我的表哥表姐,都疯狂地喜欢他,我哥哥甚至因此办了一张油墨印的诗歌报。”

  2010年,汪国真曾来过杭州,他是个很幽默的人,一开口就举例,“曾经有一个大学生跟我讲,他们班有个男生非常喜欢一个女生,你知道这个女生怎么拒绝这个男生的,她抄了我的一首诗,就把男生拒绝了。”

  这首诗叫《请你原谅》:阳光纵然慈祥/也没有可能让每一棵果树都挂满希望/我们只能责怪太阳/我纵有爱心/也无法圆你每一个奇丽的梦想/因此请你原谅。

  “我明白为什么我的诗连续被盗版几十年,原来尽给解决这个问题了,没招的时候,就从汪国真诗集当中找一首诗。”汪国真自嘲。

  “诗歌界的行家会认为,汪国真的诗歌,从内涵到技巧都很平庸。认为他谈不上是牛逼的诗人,无非是抒情的鸡汤体,缺少对于世界和情感的真切感悟。”夏烈说,这样的质疑一直存在着,但是,“当一个作家的作品被广泛传播,尤其被普通大众这样大的阅读量、传播力度和社会影响力之后,就要认真对待他。说明他满足了很朴素的人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从大众文化的角度, 从普遍需求来说,尤其必要。一个社会的文化结构不能只有阳春白雪,也必须有适合大众阅读的必需品。”

  在夏烈看来,至少,汪国真做到了两件事。“深入浅出, 通俗易懂;安慰剂。大家都需要让人活下去的精气神。”

  “当时,改革开放刚开始,大家身体和精神都开始累起来,需要消解压力。汪国真的诗歌,鼓励人生豁达一点, 跟芸芸众生结合得最紧密。”夏烈说,汪国真的诗歌热潮后来过去了,汪国真也淡出文化热点,“但从来没听说过他为人处世怪诞不经的事情。红的时候不张扬放肆、谦虚谨慎,但淡了之后,也没有阴阳怪气,来吸引注意力。对照现在,红了之后翘尾巴的多了去了,人和文还是要有平衡。”

  但汪国真的早逝还是挺出乎大家的预料,昨天,汪国真的助理侯军告诉记者,春节前两天,汪国真感觉身体有一点不舒服,肝部附近隐隐作痛,就去医院检查,医生说需要住院治疗。

  “我们无法相信,更不可能接受,历历往事就在眼前;我们无法遗忘,根本就不会忘却,音容笑貌淳淳教诲。岁月如此无情,何来妙手回春?天妒英才,只怨我辈无能。长叹人生百十岁,我恨人生六十载。”

  随后,发布了汪国真的最后一首诗作《不曾改》,依旧如几十年前一样积极向上

  追求不曾改/那追求/像涨潮时的大海/退了还会再来/向往不曾改/那向往/如同身上的血脉/与生命同在/青春不曾改/那青春/改变的只是容颜/可那一颗心呵/永远与春花一样/汹涌澎湃地开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18605.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