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货郎电工”参加国资委“劳动最美丽——一线工人故事会

2018-06-19 06:18:02  阅读 112 次 评论 0 条

  人民网4月29日讯 4月28日下午,由国资委新闻中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等单位共同组织“劳动最美丽——一线工人故事会”系列活动在北京中国黄金集团综合办公楼多功能厅召开。会议以讲故事的形式,交流展示了中央企业一线职工的工作和生活,中国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货郎电工”的故事在现场以5分钟视频展示南网一线员工用青春和汗水点亮万家灯火,敬业无私、克己奉献、乐观坚韧、服务人民、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和良好形象。

  月亮山,上世纪80年代还需国家食盐救济的地方!月亮山,榕江县上世纪90年代最后一个乡通车的地方!月亮山,2009年贵州黔东南州最后一个村寨通电的地方!

  他,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的两个乡、4个村、19个村寨还不包括单家独户,一个月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来回行走两三百公里抄表和抢修输电线年来,扎根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月亮山区、不离不弃,用双脚丈量月亮山,工作的足迹遍布200多平方公里的管辖区域;在这条抄表路上,他传递着物品、传递着信息、传递着光明,传递着能量,成为月亮山百姓最信任最亲近的“货郎电工”。

  六年前,也是1号这一天,王炳益来到摆桥村苗寨冷老各家抄表,听到老人咳个不停,他的老伴正忙着出门,想去找“鬼师”驱鬼。王炳益一看是发高烧,赶紧从包里掏出随身携带的感冒药,给老人吃了两颗,然后交代他多喝水,好好休息,把剩下的药留给了老人。后来得知老俩口的生活全靠政府的低保度日,每次上山,他会顺路砍些柴禾,还经常带些药啊、肉啊、水果啊给老人,自己掏钱为老俩电费,直到现在。老人逢人就说,他有一个干儿子叫王炳益。

  2008年的一天,他在冷明松家抄表时,冷明松正为寻找赚钱门路在发愁。此时,王炳益想到兴华乡市场的香菇很好卖,有些人种香菇开始富了起来,于是他建议冷明松也试一下。他说干就干,当年就种了60袋香菇,赚了3000多块钱,相当于前两年他家的总收入。后来,冷明松还发动全村种植香菇,因此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王炳益不仅要抄表,还要负责沿途电力线路的巡视,有时要消缺和清理通道,如果老乡家用电有故障,就会耽误正常的赶路时间,天一黑,他就要找一个牛棚住下。“牛棚宾馆”是王炳益发明的词,就是老百姓为了方便,在田边简易搭建关牛茅草棚。春夏还好,到了冬天,四处透风。老乡们知道他常在牛棚里过夜,总会特意准备些柴米油盐在里面,如果他用了,第二天会放十元或者二十元钱在稻草底下。

  有人问他,这14年,工作辛不辛苦?14年,说不辛苦是假的。他走的这条路,要淌过109道河水,冬天水冷刺骨,再累也不敢停,一旦停下,刺骨的冰寒就从麻木的双脚立刻转移到全身,但这还不是最难忍受的,最怕的是雨季,水会涨到一米多高,会淹到脖子,他必须把衣服脱下来,连包一起高高举过头顶淌过去。只要水位没超过头顶,他都要坚持进山。如果不去,老乡们用电出了问题怎么办?如果不去,他们要他带的物品,又怎么办?

  一个人行走在原始森林无人区,莽莾苍山,面临的不光是熊、还有野猪、毒蛇、旱蚂蝗带来的危险。2011年秋天的一个晚上,他抄完姑细寨子的电表,摸黑去下一个寨。路途中,不远处一团黑影在移动,发出沉闷的低吼声,他连滚带爬跑到姑皆寨,住进老乡王克勤家,王克勤说:“算你命大,那是熊!”28年前,王克勤曾与黑熊搏斗,缝了整整42针。几十公里看不到一户人家,手机又没信号,他出了个主意,就在身上拴了个铃铛,伴随着叮叮当当的铃声,一路唱着山歌,就不会感到孤独寂寞和害怕了。

  人民网4月29日讯 4月28日下午,由国资委新闻中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等单位共同组织“劳动最美丽——一线工人故事会”系列活动在北京中国黄金集团综合办公楼多功能厅召开。会议以讲故事的形式,交流展示了中央企业一线职工的工作和生活,中国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货郎电工”的故事在现场以5分钟视频展示南网一线员工用青春和汗水点亮万家灯火,敬业无私、克己奉献、乐观坚韧、服务人民、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和良好形象。

  月亮山,上世纪80年代还需国家食盐救济的地方!月亮山,榕江县上世纪90年代最后一个乡通车的地方!月亮山,2009年贵州黔东南州最后一个村寨通电的地方!

  他,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的两个乡、4个村、19个村寨还不包括单家独户,一个月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来回行走两三百公里抄表和抢修输电线年来,扎根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月亮山区、不离不弃,用双脚丈量月亮山,工作的足迹遍布200多平方公里的管辖区域;在这条抄表路上,他传递着物品、传递着信息、传递着光明,传递着能量,成为月亮山百姓最信任最亲近的“货郎电工”。

  六年前,也是1号这一天,王炳益来到摆桥村苗寨冷老各家抄表,听到老人咳个不停,他的老伴正忙着出门,想去找“鬼师”驱鬼。王炳益一看是发高烧,赶紧从包里掏出随身携带的感冒药,给老人吃了两颗,然后交代他多喝水,好好休息,把剩下的药留给了老人。后来得知老俩口的生活全靠政府的低保度日,每次上山,他会顺路砍些柴禾,还经常带些药啊、肉啊、水果啊给老人,自己掏钱为老俩电费,直到现在。老人逢人就说,他有一个干儿子叫王炳益。

  2008年的一天,他在冷明松家抄表时,冷明松正为寻找赚钱门路在发愁。此时,王炳益想到兴华乡市场的香菇很好卖,有些人种香菇开始富了起来,于是他建议冷明松也试一下。他说干就干,当年就种了60袋香菇,赚了3000多块钱,相当于前两年他家的总收入。后来,冷明松还发动全村种植香菇,因此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王炳益不仅要抄表,还要负责沿途电力线路的巡视,有时要消缺和清理通道,如果老乡家用电有故障,就会耽误正常的赶路时间,天一黑,他就要找一个牛棚住下。“牛棚宾馆”是王炳益发明的词,就是老百姓为了方便,在田边简易搭建关牛茅草棚。春夏还好,到了冬天,四处透风。老乡们知道他常在牛棚里过夜,总会特意准备些柴米油盐在里面,如果他用了,第二天会放十元或者二十元钱在稻草底下。

  有人问他,这14年,工作辛不辛苦?14年,说不辛苦是假的。他走的这条路,要淌过109道河水,冬天水冷刺骨,再累也不敢停,一旦停下,刺骨的冰寒就从麻木的双脚立刻转移到全身,但这还不是最难忍受的,最怕的是雨季,水会涨到一米多高,会淹到脖子,他必须把衣服脱下来,连包一起高高举过头顶淌过去。只要水位没超过头顶,他都要坚持进山。如果不去,老乡们用电出了问题怎么办?如果不去,他们要他带的物品,又怎么办?

  一个人行走在原始森林无人区,莽莾苍山,面临的不光是熊、还有野猪、毒蛇、旱蚂蝗带来的危险。2011年秋天的一个晚上,他抄完姑细寨子的电表,摸黑去下一个寨。路途中,不远处一团黑影在移动,发出沉闷的低吼声,他连滚带爬跑到姑皆寨,住进老乡王克勤家,王克勤说:“算你命大,那是熊!”28年前,王克勤曾与黑熊搏斗,缝了整整42针。几十公里看不到一户人家,手机又没信号,他出了个主意,就在身上拴了个铃铛,伴随着叮叮当当的铃声,一路唱着山歌,就不会感到孤独寂寞和害怕了。

  2014年2月11日,榕江县月亮山区“货郎电工”王炳益在月亮山10千伏定水线摆王支线巡线之路。吴忠亮 摄

  人民网4月29日讯 4月28日下午,由国资委新闻中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等单位共同组织“劳动最美丽——一线工人故事会”系列活动在北京中国黄金集团综合办公楼多功能厅召开。会议以讲故事的形式,交流展示了中央企业一线职工的工作和生活,中国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货郎电工”的故事在现场以5分钟视频展示南网一线员工用青春和汗水点亮万家灯火,敬业无私、克己奉献、乐观坚韧、服务人民、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和良好形象。

  月亮山,上世纪80年代还需国家食盐救济的地方!月亮山,榕江县上世纪90年代最后一个乡通车的地方!月亮山,2009年贵州黔东南州最后一个村寨通电的地方!

  他,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的两个乡、4个村、19个村寨还不包括单家独户,一个月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来回行走两三百公里抄表和抢修输电线年来,扎根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月亮山区、不离不弃,用双脚丈量月亮山,工作的足迹遍布200多平方公里的管辖区域;在这条抄表路上,他传递着物品、传递着信息、传递着光明,传递着能量,成为月亮山百姓最信任最亲近的“货郎电工”。

  六年前,也是1号这一天,王炳益来到摆桥村苗寨冷老各家抄表,听到老人咳个不停,他的老伴正忙着出门,想去找“鬼师”驱鬼。王炳益一看是发高烧,赶紧从包里掏出随身携带的感冒药,给老人吃了两颗,然后交代他多喝水,好好休息,把剩下的药留给了老人。后来得知老俩口的生活全靠政府的低保度日,每次上山,他会顺路砍些柴禾,还经常带些药啊、肉啊、水果啊给老人,自己掏钱为老俩电费,直到现在。老人逢人就说,他有一个干儿子叫王炳益。

  2008年的一天,他在冷明松家抄表时,冷明松正为寻找赚钱门路在发愁。此时,王炳益想到兴华乡市场的香菇很好卖,有些人种香菇开始富了起来,于是他建议冷明松也试一下。他说干就干,当年就种了60袋香菇,赚了3000多块钱,相当于前两年他家的总收入。后来,冷明松还发动全村种植香菇,因此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王炳益不仅要抄表,还要负责沿途电力线路的巡视,有时要消缺和清理通道,如果老乡家用电有故障,就会耽误正常的赶路时间,天一黑,他就要找一个牛棚住下。“牛棚宾馆”是王炳益发明的词,就是老百姓为了方便,在田边简易搭建关牛茅草棚。春夏还好,到了冬天,四处透风。老乡们知道他常在牛棚里过夜,总会特意准备些柴米油盐在里面,如果他用了,第二天会放十元或者二十元钱在稻草底下。

  有人问他,这14年,工作辛不辛苦?14年,说不辛苦是假的。他走的这条路,要淌过109道河水,冬天水冷刺骨,再累也不敢停,一旦停下,刺骨的冰寒就从麻木的双脚立刻转移到全身,但这还不是最难忍受的,最怕的是雨季,水会涨到一米多高,会淹到脖子,他必须把衣服脱下来,连包一起高高举过头顶淌过去。只要水位没超过头顶,他都要坚持进山。如果不去,老乡们用电出了问题怎么办?如果不去,他们要他带的物品,又怎么办?

  一个人行走在原始森林无人区,莽莾苍山,面临的不光是熊、还有野猪、毒蛇、旱蚂蝗带来的危险。2011年秋天的一个晚上,他抄完姑细寨子的电表,摸黑去下一个寨。路途中,不远处一团黑影在移动,发出沉闷的低吼声,他连滚带爬跑到姑皆寨,住进老乡王克勤家,王克勤说:“算你命大,那是熊!”28年前,王克勤曾与黑熊搏斗,缝了整整42针。几十公里看不到一户人家,手机又没信号,他出了个主意,就在身上拴了个铃铛,伴随着叮叮当当的铃声,一路唱着山歌,就不会感到孤独寂寞和害怕了。

  人民网4月29日讯 4月28日下午,由国资委新闻中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等单位共同组织“劳动最美丽——一线工人故事会”系列活动在北京中国黄金集团综合办公楼多功能厅召开。会议以讲故事的形式,交流展示了中央企业一线职工的工作和生活,中国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货郎电工”的故事在现场以5分钟视频展示南网一线员工用青春和汗水点亮万家灯火,敬业无私、克己奉献、乐观坚韧、服务人民、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和良好形象。

  月亮山,上世纪80年代还需国家食盐救济的地方!月亮山,榕江县上世纪90年代最后一个乡通车的地方!月亮山,2009年贵州黔东南州最后一个村寨通电的地方!

  他,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的两个乡、4个村、19个村寨还不包括单家独户,一个月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来回行走两三百公里抄表和抢修输电线年来,扎根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月亮山区、不离不弃,用双脚丈量月亮山,工作的足迹遍布200多平方公里的管辖区域;在这条抄表路上,他传递着物品、传递着信息、传递着光明,传递着能量,成为月亮山百姓最信任最亲近的“货郎电工”。

  他,就是一名中共党员,中国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榕江供电局兴华供电所的一名普通的抢修班长——王炳益。

  一个工具包,一个送货包、一只铃铛,109道河水、100多公里山路,这是他每月进山抄电表、巡线路必须配备的东西和要行走的路程。

  六年前,也是1号这一天,王炳益来到摆桥村苗寨冷老各家抄表,听到老人咳个不停,他的老伴正忙着出门,想去找“鬼师”驱鬼。王炳益一看是发高烧,赶紧从包里掏出随身携带的感冒药,给老人吃了两颗,然后交代他多喝水,好好休息,把剩下的药留给了老人。后来得知老俩口的生活全靠政府的低保度日,每次上山,他会顺路砍些柴禾,还经常带些药啊、肉啊、水果啊给老人,自己掏钱为老俩电费,直到现在。老人逢人就说,他有一个干儿子叫王炳益。

  2008年的一天,他在冷明松家抄表时,冷明松正为寻找赚钱门路在发愁。此时,王炳益想到兴华乡市场的香菇很好卖,有些人种香菇开始富了起来,于是他建议冷明松也试一下。他说干就干,当年就种了60袋香菇,赚了3000多块钱,相当于前两年他家的总收入。后来,冷明松还发动全村种植香菇,因此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王炳益不仅要抄表,还要负责沿途电力线路的巡视,有时要消缺和清理通道,如果老乡家用电有故障,就会耽误正常的赶路时间,天一黑,他就要找一个牛棚住下。“牛棚宾馆”是王炳益发明的词,就是老百姓为了方便,在田边简易搭建关牛茅草棚。春夏还好,到了冬天,四处透风。老乡们知道他常在牛棚里过夜,总会特意准备些柴米油盐在里面,如果他用了,第二天会放十元或者二十元钱在稻草底下。

  有人问他,这14年,工作辛不辛苦?14年,说不辛苦是假的。他走的这条路,要淌过109道河水,冬天水冷刺骨,再累也不敢停,一旦停下,刺骨的冰寒就从麻木的双脚立刻转移到全身,但这还不是最难忍受的,最怕的是雨季,水会涨到一米多高,会淹到脖子,他必须把衣服脱下来,连包一起高高举过头顶淌过去。只要水位没超过头顶,他都要坚持进山。如果不去,老乡们用电出了问题怎么办?如果不去,他们要他带的物品,又怎么办?

  一个人行走在原始森林无人区,莽莾苍山,面临的不光是熊、还有野猪、毒蛇、旱蚂蝗带来的危险。2011年秋天的一个晚上,他抄完姑细寨子的电表,摸黑去下一个寨。路途中,不远处一团黑影在移动,发出沉闷的低吼声,他连滚带爬跑到姑皆寨,住进老乡王克勤家,王克勤说:“算你命大,那是熊!”28年前,王克勤曾与黑熊搏斗,缝了整整42针。几十公里看不到一户人家,手机又没信号,他出了个主意,就在身上拴了个铃铛,伴随着叮叮当当的铃声,一路唱着山歌,就不会感到孤独寂寞和害怕了。

  人民网4月29日讯 4月28日下午,由国资委新闻中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等单位共同组织“劳动最美丽——一线工人故事会”系列活动在北京中国黄金集团综合办公楼多功能厅召开。会议以讲故事的形式,交流展示了中央企业一线职工的工作和生活,中国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货郎电工”的故事在现场以5分钟视频展示南网一线员工用青春和汗水点亮万家灯火,敬业无私、克己奉献、乐观坚韧、服务人民、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和良好形象。

  月亮山,上世纪80年代还需国家食盐救济的地方!月亮山,榕江县上世纪90年代最后一个乡通车的地方!月亮山,2009年贵州黔东南州最后一个村寨通电的地方!

  他,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的两个乡、4个村、19个村寨还不包括单家独户,一个月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来回行走两三百公里抄表和抢修输电线年来,扎根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月亮山区、不离不弃,用双脚丈量月亮山,工作的足迹遍布200多平方公里的管辖区域;在这条抄表路上,他传递着物品、传递着信息、传递着光明,传递着能量,成为月亮山百姓最信任最亲近的“货郎电工”。

  他,就是一名中共党员,中国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榕江供电局兴华供电所的一名普通的抢修班长——王炳益。

  一个工具包,一个送货包、一只铃铛,109道河水、100多公里山路,这是他每月进山抄电表、巡线路必须配备的东西和要行走的路程。

  每月1号这一天,在贵州榕江县兴华乡摆乔村有两个人在家门口等待一个人的到来,或是一种声音的到来!这成了老俩口的一种期盼。

  六年前,也是1号这一天,王炳益来到摆桥村苗寨冷老各家抄表,听到老人咳个不停,他的老伴正忙着出门,想去找“鬼师”驱鬼。王炳益一看是发高烧,赶紧从包里掏出随身携带的感冒药,给老人吃了两颗,然后交代他多喝水,好好休息,把剩下的药留给了老人。后来得知老俩口的生活全靠政府的低保度日,每次上山,他会顺路砍些柴禾,还经常带些药啊、肉啊、水果啊给老人,自己掏钱为老俩电费,直到现在。老人逢人就说,他有一个干儿子叫王炳益。

  2008年的一天,他在冷明松家抄表时,冷明松正为寻找赚钱门路在发愁。此时,王炳益想到兴华乡市场的香菇很好卖,有些人种香菇开始富了起来,于是他建议冷明松也试一下。他说干就干,当年就种了60袋香菇,赚了3000多块钱,相当于前两年他家的总收入。后来,冷明松还发动全村种植香菇,因此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王炳益不仅要抄表,还要负责沿途电力线路的巡视,有时要消缺和清理通道,如果老乡家用电有故障,就会耽误正常的赶路时间,天一黑,他就要找一个牛棚住下。“牛棚宾馆”是王炳益发明的词,就是老百姓为了方便,在田边简易搭建关牛茅草棚。春夏还好,到了冬天,四处透风。老乡们知道他常在牛棚里过夜,总会特意准备些柴米油盐在里面,如果他用了,第二天会放十元或者二十元钱在稻草底下。

  有人问他,这14年,工作辛不辛苦?14年,说不辛苦是假的。他走的这条路,要淌过109道河水,冬天水冷刺骨,再累也不敢停,一旦停下,刺骨的冰寒就从麻木的双脚立刻转移到全身,但这还不是最难忍受的,最怕的是雨季,水会涨到一米多高,会淹到脖子,他必须把衣服脱下来,连包一起高高举过头顶淌过去。只要水位没超过头顶,他都要坚持进山。如果不去,老乡们用电出了问题怎么办?如果不去,他们要他带的物品,又怎么办?

  一个人行走在原始森林无人区,莽莾苍山,面临的不光是熊、还有野猪、毒蛇、旱蚂蝗带来的危险。2011年秋天的一个晚上,他抄完姑细寨子的电表,摸黑去下一个寨。路途中,不远处一团黑影在移动,发出沉闷的低吼声,他连滚带爬跑到姑皆寨,住进老乡王克勤家,王克勤说:“算你命大,那是熊!”28年前,王克勤曾与黑熊搏斗,缝了整整42针。几十公里看不到一户人家,手机又没信号,他出了个主意,就在身上拴了个铃铛,伴随着叮叮当当的铃声,一路唱着山歌,就不会感到孤独寂寞和害怕了。

  人民网4月29日讯 4月28日下午,由国资委新闻中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等单位共同组织“劳动最美丽——一线工人故事会”系列活动在北京中国黄金集团综合办公楼多功能厅召开。会议以讲故事的形式,交流展示了中央企业一线职工的工作和生活,中国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货郎电工”的故事在现场以5分钟视频展示南网一线员工用青春和汗水点亮万家灯火,敬业无私、克己奉献、乐观坚韧、服务人民、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和良好形象。

  月亮山,上世纪80年代还需国家食盐救济的地方!月亮山,榕江县上世纪90年代最后一个乡通车的地方!月亮山,2009年贵州黔东南州最后一个村寨通电的地方!

  他,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的两个乡、4个村、19个村寨还不包括单家独户,一个月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来回行走两三百公里抄表和抢修输电线年来,扎根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月亮山区、不离不弃,用双脚丈量月亮山,工作的足迹遍布200多平方公里的管辖区域;在这条抄表路上,他传递着物品、传递着信息、传递着光明,传递着能量,成为月亮山百姓最信任最亲近的“货郎电工”。

  他,就是一名中共党员,中国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榕江供电局兴华供电所的一名普通的抢修班长——王炳益。

  一个工具包,一个送货包、一只铃铛,109道河水、100多公里山路,这是他每月进山抄电表、巡线路必须配备的东西和要行走的路程。

  每月1号这一天,在贵州榕江县兴华乡摆乔村有两个人在家门口等待一个人的到来,或是一种声音的到来!这成了老俩口的一种期盼。

  六年前,也是1号这一天,王炳益来到摆桥村苗寨冷老各家抄表,听到老人咳个不停,他的老伴正忙着出门,想去找“鬼师”驱鬼。王炳益一看是发高烧,赶紧从包里掏出随身携带的感冒药,给老人吃了两颗,然后交代他多喝水,好好休息,把剩下的药留给了老人。后来得知老俩口的生活全靠政府的低保度日,每次上山,他会顺路砍些柴禾,还经常带些药啊、肉啊、水果啊给老人,自己掏钱为老俩电费,直到现在。老人逢人就说,他有一个干儿子叫王炳益。

  2008年的一天,他在冷明松家抄表时,冷明松正为寻找赚钱门路在发愁。此时,王炳益想到兴华乡市场的香菇很好卖,有些人种香菇开始富了起来,于是他建议冷明松也试一下。他说干就干,当年就种了60袋香菇,赚了3000多块钱,相当于前两年他家的总收入。后来,冷明松还发动全村种植香菇,因此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王炳益不仅要抄表,还要负责沿途电力线路的巡视,有时要消缺和清理通道,如果老乡家用电有故障,就会耽误正常的赶路时间,天一黑,他就要找一个牛棚住下。“牛棚宾馆”是王炳益发明的词,就是老百姓为了方便,在田边简易搭建关牛茅草棚。春夏还好,到了冬天,四处透风。老乡们知道他常在牛棚里过夜,总会特意准备些柴米油盐在里面,如果他用了,第二天会放十元或者二十元钱在稻草底下。

  有人问他,这14年,工作辛不辛苦?14年,说不辛苦是假的。他走的这条路,要淌过109道河水,冬天水冷刺骨,再累也不敢停,一旦停下,刺骨的冰寒就从麻木的双脚立刻转移到全身,但这还不是最难忍受的,最怕的是雨季,水会涨到一米多高,会淹到脖子,他必须把衣服脱下来,连包一起高高举过头顶淌过去。只要水位没超过头顶,他都要坚持进山。如果不去,老乡们用电出了问题怎么办?如果不去,他们要他带的物品,又怎么办?

  一个人行走在原始森林无人区,莽莾苍山,面临的不光是熊、还有野猪、毒蛇、旱蚂蝗带来的危险。2011年秋天的一个晚上,他抄完姑细寨子的电表,摸黑去下一个寨。路途中,不远处一团黑影在移动,发出沉闷的低吼声,他连滚带爬跑到姑皆寨,住进老乡王克勤家,王克勤说:“算你命大,那是熊!”28年前,王克勤曾与黑熊搏斗,缝了整整42针。几十公里看不到一户人家,手机又没信号,他出了个主意,就在身上拴了个铃铛,伴随着叮叮当当的铃声,一路唱着山歌,就不会感到孤独寂寞和害怕了。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18897.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