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自强书写华章|今晚他们是师大夜空中最亮的星!

2018-06-20 01:21:23  阅读 101 次 评论 0 条

  在长安校区终南音乐厅举行。第五届“感动春天”大学生自强之星寻访评选活动自3月份启动以来,经过学院寻访推荐、初评复评、网络事迹展示和综合评选等环节,共产生了

  他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通过种菜维持全家五口人的生计。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每当放假王勇凯兄弟俩的身影总是穿梭在田间地埂。

  他的中考成绩排在全校第418名,而依照往年高考情况来看,仅有排名在前80名的学生有可能进入大学继续深造。他第一次感觉到象牙塔如此遥远,但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考上大学。高中三年,他刻苦学习,虚心请教,勤学不辍。晚上十点全校熄灯后,他用每周仅能回家充一次电的手电筒,继续学习至凌晨一点。第98名、第47名、第12名,每一次考试都是对他努力的认可。2008年,距离高考还有50多天时,奶奶突然离世。这一噩耗令他悲痛万分,成绩也因此受到很大影响。但他知道不能任由自己沉溺于悲伤的洪水中,他必须振作,否则过去三年的努力终将功亏一篑。他重新提振精神,投入紧张的复习之中,最终考入西安文理学院。

  大学期间,他两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积极参加挑战杯和运动会等活动,并利用寒暑假和课余时间做兼职以减轻家庭负担。他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加入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他的汗水挥洒在为太乙宫敬老院、在学校草坪,“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铭刻在心。

  本科阶段的学习让他逐渐领略到物理科学的魅力所在,并深深爱上了这一门妙趣横生的学科,因此义无反顾地决定考研深造。大四刚开学时,学校为了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安排大家到咸阳华星特种元器件研究所实习。这使得考研复习时间变得极为紧迫,但他没有放弃,白天辛勤工作,晚上挑灯复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终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2012年,王勇凯考入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在张中月教授带领的微纳米光学小组开始科学研究工作。科学研究不仅是思维方式的锻炼,同时也是体力的考验。由于光学实验大多只能在暗室条件进行,他常常忘记时间错过饭点;为了确保电子束曝光实验的精度,只有夜晚环境震动较小时才能开展实验,因此他经常奋战至凌晨4点;研究组实验条件有限,需要去其他高校做实验,他不顾往返周折,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也曾遭遇瓶颈,但怀着追求科学梦想的他从未在任何困难面前低过头,度过了黎明前的黑暗后,他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科研成果。研一第二学期,他利用非对称金属纳米孔阵列结构实现了增强透射现象,并用分量法解释了其形成的机制,相关的研究结果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在物理学SCI二区杂志上,目前已被SCI引用28次。经过一年的努力后,他在该研究领域又有了新的突破,以他为第一作者的另一篇SCI二区文章也被收录。

  优异的学业成绩和突出的科研能力,使得他于2014年获得硕博连读的宝贵机会,并得到陕西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文资助项目资助,同时参与导师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的申请和执行。硕博期间,他已经以第一作者发表6篇SCI论文,其中一区1篇,二区5篇;并以共同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9篇。他所在的研究小组也非常注重创新方法的培养,2015年他获得“发明问题与解决理论”国际二级认证,并将此方法成功地应用在科学研究方面,发表题为《向超系统进化趋势在纳米光子学研究中的应用》方法论论文一篇,申请专利2项。上述研究成果得到国内专家的肯定和好评,在陕西省学位委员会等主办的“陕西省第二届研究生创新成果展”获得优秀奖。此外,他连续两年获得博士一等积学奖学金,2017年再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并顺利完成优秀博士论文项目。凭借着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优秀的科研成果,他在临近毕业之际已经收到了多所高校发来的就职通知。

  科学研究总是关注着各个学科的前沿领域,为了开拓视野,加强交流合作,王勇凯先后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在会议上以口头报告和张贴学术墙报的形式与领域内同行进行交流和探讨。例如,他在中科院西安光机所与美国光学学会联合主办的“全国光电子技术学术论坛”中做了精彩的口头报告,并获得了优秀论文奖。此外,他还多次前往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和西北大学光子所实验室搭建光路,并于2017年6月前往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学习学科前沿知识。

  作为研究小组在师大的第一届学生,他不仅是导师的得力助手,也是师弟师妹的大哥哥。从2012年进组以来,他一直负责组内仪器调研与购置、财务报销、和实验室卫生。在完成自己博士课题研究工作的同时,他也表现出很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论文撰写方面,协助导师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刚进组的师弟师妹们大多难以适应相对单调的科研生活,他总是鼓励他们努力坚持,并时常组织大家一起运动缓解压力。2017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他作为在校生代表向新生介绍自己在师大的学习实践经历,分享了自己自强不息的师大故事。

  大风可以吹倒坚实的墙壁,却吹不走看似柔弱的蝴蝶。他始终坚信:生命具有极大的潜力,只要本着乐观的态度,坚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信念,终将战胜困难,勇往直前!

  宋飞朝,中共党员,陕西师范大学第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2014级本科生兼职辅导员。

  阳光、憨厚,这是宋飞朝留给人的第一印象,谁也不会想到他阳光的外表下潜藏着坎坷曲折的成长之路。宋飞朝出生在陕北偏远小城的一个山沟沟,父亲靠苦力养活一家五口人,母亲在家带着三个孩子。那时候,国家教育扶持力度尚未达到现在的水平,三个孩子的学费、借读费等,已经几乎花费了家庭的所有收入,还尚有不足。每逢三个孩子开学的时候,都需要向亲戚邻里借钱才得以维持三个孩子的求学费用。宋飞朝回忆说,小学时用的都是煤油灯,初中家里才通了电,那时候一家人每月只吃一斤油……

  贫困的家庭环境并没有使宋飞朝消极懈怠,反而磨砺出他的坚韧。2010年秋天,他如愿考取了陕西师范大学,但是他的求学之路并不轻松,因为这是兄长放弃自己读大学的机会换来的。在国家生源地贷款和助学金的帮扶下,他得以顺利完成学业。大学四年,他担任班长,服务同学;坚持公益,服务社会。临近毕业时,品学兼优的他获得硕博连读的机会。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他放弃了这个机会。他将目光投向了更能展现自身价值的道路——参加西部计划的研究生支教团。宋飞朝说:“国家给了我这么多,我得做点什么,而不是一味的索取。人一定得学会感恩,感恩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可以让我心里很踏实!”

  2014年8月,宋飞朝赴陕西省榆林市佳县王家砭镇程家沟村程家沟希望小学支教。那里地处黄土高原,交通不便,水资源缺乏,气候环境恶劣。他,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一进校门就担任了五年级的班主任兼全科老师,他还是全校的体育老师。他一人承担着好几个人的工作量,却乐此不疲,很快和学生打成一片。宋飞朝了解到,该校师资力量匮乏,学生群体特殊,其中33.6%是单亲、智障、家庭特困或父母双亡的儿童。出生寒门的他,深知这些孩子的不易。于是,每天繁重的课业结束后,他利用晚上休息的时间通过QQ、微信以及微博等自媒体展开网络募捐,尽他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这里的孩子。

  他每天课时量不少于9节,睡眠时间不足六小时,但他仍挤出时间定期徒步家访,有时一走就是六七个小时。渐渐地,这个来自陕西师范大学的宋老师被附近十里八乡的村民熟知,村民们每每提起,都是一片赞扬之声。

  宋飞朝用一年的时间,为该校募集善款物资总计二十余万,建立“一对一”资助十余对,成立四个兴趣小组,组建足球队、鼓乐队、体育特长队,筹建一所图书屋,使附近关闭近十年的旧寨小学恢复招生,甚至在一次机缘巧合下为该校争取到一栋四层的全新教学楼……他的事迹在当地广为流传。他积极与社会各界爱心组织对接,让六十多个孩子第一次走出大山,赴延安、榆林等地学习参观。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公益组织加入进来,北京好未来教育基金会、榆林青少年社工协会、菩提教育金会、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安中学、陕西“91.6”广播电台等社会各界爱心人士都纷纷向程家沟希望小学提供了帮扶和援助。就这样,宋飞朝的公益行动,让这样一所濒临关闭的乡村小学一举成为榆林市的明星乡村小学。

  “我知道,对于大山里的孩子,改变命运的唯一办法就是用知识改变命运!我希望尽己所能,帮助更多的人!”宋飞朝说道。他的支教事迹后来被拍成纪录片《枣树》,该纪录片荣获新丝路长安杯大学生国际微电影节纪实类二等奖。

  宋飞朝的公益之路并没有伴随着支教结束而中止。2015年秋天,宋飞朝回到母校陕西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他与西安邮电大学的爱心青年一起,成立了爱心青年帮。2016年暑期,他与爱心青年帮的成员一起发起公益项目《众筹科技小屋——圆山里孩子的科技梦》,历时一年有余,现分别在陕北、关中、陕南三地搭建起4所科技小屋,惠泽数千名学生,另有1所科技小屋将于今年6月前在马妮留守儿童之家落成。2016年寒假,他担任陕西师范大学学生处爱心社团的指导教师,组织爱心社团开展“爱心义卖发卡·送寒冬温暖”等公益活动,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今年1月,他参与组织 “圆梦古城公益活动”,帮助4所乡村小学、9名乡村教师、29名留守儿童圆梦古城西安。他积极参加各类公益活动,被大家亲切称呼为“能量哥”。

  在他的影响下,他的一位朋友放弃了年薪几十万的工作,自愿前往程家沟希望小学支教;他的一个学妹放弃了省会城市工作的机会,自愿到家乡的县级中学工作;他的一名学生,每月拿出300元的绩效工资,捐赠给乡村小学。他的公益足迹遍布三秦大地,他的公益善举影响数万名学生,他的公益事迹先后被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凤凰资讯等多家媒体报道,并被陕西省团委、佳县团委、陕西师范大学等多家单位予以表彰。

  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成立95周年的大会上指出: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宋飞朝现在的另一个身份是学生兼职辅导员,他正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当代青年人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

  李静,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2016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半月后,她响应祖国号召,积极应征入伍。“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服役期间,她多次参加维和部队飞行保障、人大政协两会机群、中外军事领导互访、航天发射和首长专机保障服务工作,多次受到嘉奖和表扬,被授予年度“优秀士兵”称号。现担任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研究生会副主席,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本科生2015级兼职辅导员。

  2014年,国内地震、洪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当滔滔的洪水中出现解放军战士铁柱般的人墙时,当抗震救灾前线战士用带血的双手从废墟中扒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时,当雪域高原、南海诸岛上战士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守疆卫土时,李静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她听从心底“参军,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锻炼自己”的呐喊,说服家人,投笔从戎,成为了一名真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初入军营,便是为期三个月的新兵连军事训练与理论学习,这里不是滋生“骄”“娇”二气的温室,是一切行动听指挥、站如松、坐如钟、纪律严明的军营。李静在新兵连刻苦训练,努力学习政治理论,迅速掌握军事技术,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从地方大学生到一名合格士兵的转变。在轻武器实弹射击、十公里航博拉练等高强度的军事训练中,她坚守“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信念;在条令条例学习、革命英雄事迹宣讲等高标准的理论学习中,她坚持“刻在脑子里,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的信条;在队列会操、内务评比等比赛项目中,她坚持“敢打敢拼敢赢”的革命精神,真正做到了不怕苦、不怕累、不抛弃、不放弃,受到新兵连连长及指导员的一致称赞。当被授予沉甸甸的军衔时,她才明白军人誓词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苦练杀敌本领,时刻准备战斗,绝不叛离军队,誓死保卫祖国”的真正含义。在最终的综合考评中,李静在政治理论、军事素养、工作能力等各方面表现突出,被挑选到专机服务队工作。

  入伍前,李静曾梦想着有朝一日能驾战鹰翱翔蓝天,或持钢枪搏击战场,但专机服务队的工作主要是为国家和军队的高层领导做好服务,和她向往的部队生活差距很大,这让李静陷入迷茫,她甚至一度怀疑自己入伍的抉择是否正确。然而,经过下连后的军事素质锻炼、国航培训及“反劫持英雄机组-蓝丁寿机组”“忠诚战士-陈修文烈士”等空军先烈事迹的教育,她很快理解了这份工作的政治性、崇高性和必要性。她为能入选这支专机部队而自豪。她曾说:“虽然我是一个女孩子,但我肩膀上也扛有国家忧患复兴、人民幸福安康的梦想,心里也系有三秦子弟的血性。正是为了母校陕师大的荣誉和家人殷切的期望,所以我要比男儿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好工作,为国家多担一份责任,为首长多分一份忧愁,让领导放心,让家人放心”。为尽快掌握业务理论和各项技术,李静常常每天只休息四五个小时,背诵各项指标要点,练习操作各项设备。不论是风卷雪花的数九寒冬,还是骄阳似火的炎夏酷暑,她都潜心学习,按照最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到“绝对安全,万无一失”。李静在多次考核评比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并开创了新兵连续多次摘得单项比赛第一的先例。参军两年她随专机飞过祖国的大江南北,不论是南海风云突变时,还是神舟发射举国欢庆时,她作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战士,从没放下“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训言。尽管她随专机曾多次在阎良、临潼机场停留,首长得知她是西安人,劝她回家看看,但她一直以工作为重,严守规定,保守秘密,从未离开过工作岗位。2015年12月,从小抚养她的奶奶离世,临走时拿着她的照片,看着门外,叫着静静的名字。而这时远在西北塞外的她,因为执行特殊任务,在奶奶弥留之际,也未能回来送她最后一程。直到退伍回家后,她才有机会去给奶奶扫墓,弥补心中的愧疚与遗憾。“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李静用行动践行了对祖国的诺言。

  2016年6月,我国驻南非维和部队突遭袭击,军委命令我部执行紧急任务即刻赶赴南非,接回牺牲同志。当时李静还在执行其他任务,当组织抽调指派她作为此次紧急任务的送机人员时,李静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积极配合机组采购、配置食品药品,核对物资清单,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了前期采购工作。第二天,她一大早随机组先进行首趟装机,拆卸座椅,固定担架,再回到仓库认真做好当日送机所需的飞行前期准备工作。她多次登机认真核对机上物资,尽可能的为机组减轻负担,完成与机长、乘务长的交接。最终,飞机准时起飞,克服艰难险阻,航程数万公里,未发生任何失误,圆满完成了这项光荣的任务。“魂兮归来,烈士还乡”,祖国用最高的礼遇接英雄回家。上级领导对李静在此次保障任务中的表现给予极高的赞扬。对于这次任务李静这样说:“虽然时值夏天,在高温下连续工作数十小时,身上的军装早已不知湿了几遍,但一想到我们快一点,在远方曾为祖国战斗的英雄就能早点回到祖国母亲温暖的怀抱,我就干劲十足。当看见钢铁雄鹰展翅飞向蔚蓝的天空时,我庆幸这身蓝色军装让我承担了这神圣的使命。”正是基于这种干劲,她用行动践行了专机部队“专”“高”“严”“细”的优良作风与“绝对忠诚,极端负责,特别过硬,卓越追求”的专机精神,被领导称作是“经得起组织考验,担得起重担的好同志”,她成长为绽放于蓝天之上的铿锵玫瑰。

  退伍不褪色,李静相信,自己的军旅生活虽没有战火硝烟,没有冲锋陷阵,没有轰轰烈烈,却有着刻骨铭心的感受,而这种感受只能是走进绿色军营,融入战斗集体才能切身体会的。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李静也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热心公益,奉献社会,保持军人本色,在同学中树立军人品格,做新时代下的有志青年,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

  沈艳艳, 2015级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她出生于安徽定远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从村落小学到乡级中学,直至镇级高中,一路走来虽然平凡,仍一直努力。高考失利,她以423的低分进入一所民办院校,开始了为期三年的专科学习生涯。但她不甘于此,2013年,通过专升本考试,考取阜阳师范学院;2015年,通过考研进入我校教育学院学习;2018年,考取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三次考试,三次求学机会,终于成就了现在的她。她用8年时间诠释了一个平凡人的不平凡经历。

  沈艳艳,来自安徽一个农民家庭,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因为她的降生更加拮据。两位姐姐,一位哥哥,年龄差距并不大,同时处于上学的年纪。看着同龄的孩子早已背上书包奔向校园时,她羡慕不已。这一切她的父母都看着眼里。8岁那年,她终于如愿圆了上学梦,自此便开始了一段崎岖而又不平凡的求学之路。

  从村落小学到乡级中学,直至镇级高中,一路走来,没有突出特长,也没有傲人成绩,她平凡如尘埃,甚至于带过自己的班主任都叫不出她的名字。高中时候的她,常听别人说起大学生活的美好自由,她也时常梦想着自己有一天可以进入大学的殿堂。然而,现实却将她从美梦中叫醒。

  2010年,她高考失利,进入安徽三联学院学习,开始了为期三年的专科生涯,她的大学梦在这里搁浅。

  经历高考的失利,她抱怨过,也悔恨过。悔恨自己的不努力,抱怨老师的不重视。但她深知时间不会因为她的懊恼而倒退,她能做的就是好好抓住余下的时光,不给自己机会在未来去后悔现在。

  专科学习的时间里,她严格要求自己,从不给自己懈怠与放松的机会。第一学年便以优异成绩获得安徽三联学院“一等奖学金”,第二学年获得英语系“优秀学生”称号。两次殊荣,是学校和学院给予她的极大肯定,她学习的热情被再一次点燃。专科第三年是实习期,在同学们讨论要去哪里实习的时候,她沉默了,她不断地追问自己:她渴望已久的大学梦难道再也无法实现了吗?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听到一个新鲜的名词——专升本。她眼前一亮,一切仿佛有了转机。这是她完成求学梦的最后一次机会,她心中暗想:我一定要牢牢抓住这次机会。专科期间所修专业是涉外文秘,但是她报考的本科院校专业为小学教育,两专业之间几乎毫无交集,她必须进行跨专业学习。这是她第一次接触教育学方面知识,没有人指导她,她只能一遍遍地读课本,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便上网查资料。尤其是心理学知识抽象难懂,她一遍一遍琢磨案例,在理解中记诵,在摸索中学习,直至将课本上的内容倒背如流。这一年,她坚持着,努力着。耕耘过,就会有收获。2013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阜阳师范学院,她的大学梦终于能够如愿了。

  2013年9月,沈艳艳进入阜阳师范学院学习。此时的她还未从入学的兴奋中走出来,老师的一句话点醒了她:今年你们是新生,明年就是毕业生,好好利用这两年时间吧。也许正是因为时间的短暂,沈艳艳才愈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学生活。随着学习的深入,对知识的渴望给了她再次前进的动力,她决心考研,争取继续学习的机会。

  还未来得及慢慢感受,便要再次开始奋斗。多少个站着都能睡着的瞬间,多少次痛苦挣扎的徘徊,每当她想要放弃时,母亲的话便会在她的耳畔响起:“不怕慢,就怕站。”慢一点可以,但是却不能站在原地不动。母亲的这句话时刻影响着她,支撑着她。五年的时间,足以改变她人生轨迹的两次机会,都被她紧紧抓住。2015年,她以358分的成绩考入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从此开始了她的硕士学习生涯。

  在师大求学的岁月里,她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在导师的指导下公开发表四篇学术论文。2016年至2017年间,她积极参加教育学相关研究领域举办的学术年会,在交流中开阔视野,在学习中提升专业素养,先后荣获“一等积学奖学金”“二等积学奖学金”以及“优秀研究生”称号。2016年7月,她参加我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深入青海省大通县桦林乡走访调研。由于正值假期,他们所住的桦林中学学生宿舍内各项设施均已停止供应。7月的青海天气还是那般清凉,早晚温度较低,由于没有热水,他们只能用冷水洗漱。入户走访之际,村里留下的多为年长者,少有村民能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当地方言又难以听懂,相互之间无法沟通信息。面对语言难关,沈艳艳与队友们将量表中的题目简化为通俗易懂的口语,在交流过程中密切观察村民的口型与表情,力求准确捕捉到村民线天的实践调研中,他们克服多重险阻,在调研中收集到丰富的研究数据,更收获了成长。

  任时光多么美好,终须面对别离,三年的时光转瞬即逝,身为教育学专业的一名硕士研究生,她想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带着异于常人的毅力与不断拼搏的精神,她于2018年考取了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读博将是一段艰辛的历程。她并不优秀,但是她比常人更加懂得坚持,即使再苦再累,都将无法阻挡她前进的步伐。三年之中,师大赠予她的不单单是名誉,更重要的是为她提供了一个实现自身理想与价值的人生舞台。她感谢母校,感谢母校的栽培,感谢母校给予的一切。

  三次考试,三段求学经历,成就了现在的她。她用八年的时光演绎了一段平凡人的不平凡经历。祝愿她的未来更加不凡,更加精彩!

  马佳鑫,中共预备党员,2014级材料化学专业, 现已被保送至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直接攻读博士学位。他出生于河南省卫辉市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像每位出身寒门的学子一样,是坚毅的信念,不懈的追求,支撑他克服艰难险阻、跨越重重障碍。他用科研的梦做画笔,书写着坚强豁达的人生篇章。

  马佳鑫,来自一个平凡而又普通的家庭,全家以务农为生,日子清贫但也幸福。家庭的突然变故使他过早地品尝到生活的不易和艰辛,但他依旧自信自强、乐观开朗,坚强地面对每一次挑战。再多的困难也消磨不了他骨子里的韧劲儿,再多的困苦也浇不灭他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梦想的执着。他坚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人生没有跨不过的坎,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知识改变命运”是支持他不断拼搏的动力,他发奋读书,凭借着自己顽强的毅力,2014年终于考入陕西师范大学。

  初入大学,由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身份转变,曾使他一度迷茫,他不断扪心自问究竟如何才能有价值地度过四年时光。学长学姐的经验,导师的引导和帮助,让他明白唯有科研学术才是自己的真正归属。起早晨读的学生里有他,压着图书馆闭馆铃声散去的学生中有他,深夜致知楼亮灯的实验室里有他,他拼尽全力去完成自己的蜕变。还记得临近二年级最后一场考试时,马佳鑫被查出患有急性肺炎,但为不耽误考试,他每天一边打点滴,一边单手翻看课本,因为他不想放过任何可以战斗的机会,因为找任何借口的放松,都是逃避责任的表现。梅花香自苦寒来,在这次考试中,他以专业第一的成绩向大家证明“一个人可以被战胜,却不可以被打败。”不断的努力使他凭借年级第一的排名顺利获得推免资格,并被推免至中国科学院。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三年的知识积累也让他在暑期夏令营中游刃有余、应对从容,终被录取为直博生。

  他自信乐观,勇于尝试,敢于在各种活动中挑战自己。迎新晚会上他是主持,体育场上他是健将,他的眼界越来越开阔,人生也越来越自信。努力而自信的他,在大学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获得“国家奖学金”“一等优秀奖学金”“大连化物所奖学金”“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陕西省二等奖”等奖项,并被评为“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标兵”“优秀实习生”“优秀学生”。

  懂得规划、高度自律一定是实现梦想途中的必由之路。马佳鑫会分阶段地为自己制定目标,他明白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并全身心地为之付出。对待时间,他格外珍惜,对待事情,绝不拖延。极强的执行力、绝对的自律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成为他制胜的法宝。他的同学常晓明曾这样评价他:“马佳鑫总是将时间安排的特别合理,每个时间段做什么事情,总是井井有条,包括什么时间吃饭,他都特别有规律。”

  他立志在科研的路上不断攀登,于是在二年级便加入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省“百人计划”刘治科教授课题组,从事钙钛矿太阳电池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研究需要多学科交叉知识,实验方面需要化学制备知识,原理方面涉及固体物理等物理方面知识,测试方面需要材料表征等大型仪器的使用……面对重重困难,他不畏惧、不退缩,一步一个脚印,知识储备不够可以自学,实验失败就重头再来,理论支撑匮乏就一页页翻阅文献……每天宿舍、教室、实验室,三点一线的生活已成习惯,做实验到天亮也已是家常便饭。一路走来,虽有迷茫,但有老师的指导和鼓励,有自己不懈的努力,目前他已参与发表2篇学术文章,其中一篇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应用材料与界面》(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影响因子7.504),另一篇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纳米尺度》(Nanoscale,影响因子7.356)。2017年9月份确定保研之后,他毫不放松,又开始自学研究生期间需掌握的专业内容,还加入到材料学院雷志斌教授课题组,从事超级电容器储能方向的研究,目前他已前往大连化物所,正在新的未知和探索里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希冀能为自己的大学生活画上圆满句号。

  大学四年,他实现了最初的承诺,用诸多的科研成果实践了自己的价值。如果说本科阶段他为自己垒起了科研金字塔的地基,那么在之后的学术征途上,他将不断向金字塔的顶端走去。和文献为伴,与实验为友,怀着一颗求知又勇敢的心,怀着对真理的信仰,开始新一轮历练和成长。

  我会一头扎进青春的海洋,畅游其中,游向海中央,然后仰望湛蓝天空露出会心一笑。

  林碧昕,中共党员,2014级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每每提起她,周围人对她的印象似乎还停留在那个活跃在学校、学院各个活动现场的学生会主席形象上。殊不知她在大四这一年陆续收到了多所名校的录取信并最终决定在今年9月前往全球排名前30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不熟悉的人会说这个姑娘运气真好,但熟悉她的人都知道,这一切都关乎她骨子里的那股劲儿。

  大学前三年,林碧昕离一枚学霸的标准配置还有差距,她的专业成绩并不是很突出,有时候甚至综合排名会浮动到前五名以外。但是在大四的这一年,她却奇迹般陆续收到了来自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渥太华大学(University of Ottawa, or uOttawa)以及纽芬兰纪念大学(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成为同学们口中的“学霸”。问秘诀,林碧昕说了三个字:专、狠、钻。

  专,在林碧昕看来就是“孤注一掷”。大三结束,她突然有了“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想法,加之大三她主持的一个勤助科研项目让她对科研燃起了浓厚的兴趣,出国深造成为她下一个目标。七月末一个酷暑难捱的下午,几经比较,她把目标锁定在世界名校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上,从那天开始,出国深造就成为她的全部。

  狠,在林碧昕看来就是“心无旁骛”。确定目标后她要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通过语言考试。从备考托福的第一天起,爱听音乐的她给手机里专门新建了一个歌单,全部是英文歌曲和托福听力材料,为的就是能时时刻刻浸泡在英语环境中。晨起后练习口语,十点半去吃午饭,十一点半前准时到达图书馆,一直学习英语直到图书馆闭馆,那段时间每天三点一线,单调却不乏味。每天的学习很枯燥,任务量巨大,凭着大学前三年积累的良好习惯,林碧昕每天都会理顺并制定第二天的学习任务,这些任务是她给自己的硬性指标,每天必须完成所有计划之后才能洗漱睡觉,学习的内容只能多不能少。那阵子她的书桌上垒起了一摞摞的参考书和复习资料,为了让参考书里的重要知识点记忆得更牢固,她会将重要部分再次总结,并一字一句得敲成电子版,为的就是强迫自己将知识二次消化。最终她拿到了托福96分的优异成绩。

  钻,在林碧昕看来就是“精益求精”。除了语言成绩外,在留学申请过程中还有一项重要的材料就是文书,短短的几百字里要凝缩申请人身上最闪光最能凸显个人特点的内容,林碧昕在文书上下了很大功夫,前前后后修改了近几十遍,问老师、问同学、问自己,力求还原一个真实的“林碧昕”。

  为什么说林碧昕是一名典型的学生会主席,因为她身上有着鲜明的学生干部特质。归结起来也是三个词:尽情、尽力、尽心。

  尽情,就是对学生工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大三之前,林碧昕并不是学生会干部,可是只要是与学院学生有关的工作她却场场不落。在校运会期间,跟着学姐熟悉整个运动会流程,督促运动员训练;学院举办迎新晚会,还在理科部的她主动请缨,参与了整个活动的进行,直到晚会结束后跟学长学姐一起打扫完剧场的卫生才离开。 “说到底我就是喜欢学生工作,参与其中让我觉得无比快乐、有成就感”。

  尽力,就是把学生工作当成自己的事情。大三回归学院后凭借对学生工作的熟悉与热爱,林碧昕挑起了地科院学生会主席的大梁。林碧昕全程负责、参与了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12•9”马拉松长跑、长安雁塔两场迎新晚会、学校春季运动会、传统文化节等各项大型活动,在各项活动和事项面前,她都能当仁不让,一马当先,冲在同学们的前面,战斗在最艰苦、最被需要的地方。在她的带动下,整个学生会呈现出一种团结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学院的学生工作也取得优异成绩:蝉联了校运会、“12•9”马拉松长跑团体冠军,荣获社会实践省级标兵团队。在学校共青团创建评优表彰中,学院学生会被评为“十佳分学生会”,林碧昕也被评为“十佳”学生会主席。

  尽心,就是对学生工作有着深深的情结。说到尽心,林碧昕同届学生会干部宋亦凡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林碧昕复习考研最紧张的时刻,也是在申请学校的关键阶段,已不是学生会主席的她还是准时出现在了12•9马拉松比赛的现场,仔细检查后勤准备情况,为参赛的每一位运动员加油鼓劲。取得冠军拍完大合照后,她立刻转身一路小跑返回图书馆。用她的话来说“这种重要的比赛我怎么能缺席”。宋亦凡这样评价她:“林碧昕对有关学生工作的一切绝对是真爱,没有私心,她真心实意希望学院和同学们好,她觉得是学院成就了她,她愿意付出一切去回报。”

  青春似海洋,面对未知,有些人可能会迷茫,会退缩,会瞻前顾后,会不知所措,可是林碧昕不会,“我会一头扎进青春的海洋里,畅游其中,游向海中央,然后仰望湛蓝天空露出会心一笑。”

  热西达木·吐尔地,维吾尔族,计算机科学学院2015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但自强与坚持是最好的捷径。生活不是一帆风顺,但自信与笑容是最有力的春风。选择最美的路,迎着最暖的风,十里春风不如你,你就是美好。

  热西达木·吐尔地,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莎车县人,计算机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现担任班级文艺委员。她稳重又不失活泼,待人真诚,工作认真负责,学习勤勉刻苦。虽年幼时接受汉语教学,但因基础薄弱且没有语言环境,汉语的学习之路走得困难非常。但她一直乐观努力,她坚信,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只有不断拼搏,才能在奋斗的路上获得满满幸福感!

  热西达木从11岁起就享受到国家对偏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教育扶持政策,给予了她在上海求学的机会。本科期间,她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各类辩论赛、晚会表演、团日活动等,重视每次团支部组织的学习与讨论。值得一提的是,她还代表学院参加了学校第十三次学生代表大会,并获得“校园宣传先进个人奖”。她阅读党史,学习十九大报告精神,用先进的理论来武装自己,使自己在思想高度上不落人后。平时她注重从各种途径获取知识,了解党和国家的新政策和新举措,以此来保持自己的先进性。不仅如此,寒暑假在家期间,她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让十九大精神在农村基层生根发芽。

  选择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的那一年她才11岁。从未出过远门的她拉着行李箱、背着双肩包穿梭在中国地图的对角线小时的硬座旅程成为自己思考人生与理想的最佳时段。认识到汉语基础的不足,她便废寝忘食地专心学习。多少个夜里她借助手电筒微弱的光,爬在被窝中悄声拼读每一个字,多少个清晨她躲在教学楼的角落,重复诵读着每一句话,她的字典里总是圈画了五颜六色的线条,她语文书上每一篇文章里都概括了自然段思想,她尝试写作小说、散文,用并不熟练的汉语在一年间写下了十多万字的日记。就是这份努力下,热西达木的汉语水平在一点点提高,在一场演讲赛中获得了二等奖。她深刻了解到作为共青团员的使命与责任,她认为学问未必全在书本上,除了学好书本上的知识,更关键的是要能够学以致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刚开始学习时,她也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面对压力,她毫不退缩,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去应对,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刻苦钻研专业技能,注重知识经验的积累。平时生活中,她跟舍友相处融洽和睦,不仅给她们讲解民族故事和风俗习惯,也和她们一起学习、交流。在班级中,她很喜欢与同学们展开讨论,交流想法,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努力用自己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影响周围的同学。她感慨道:“我现在还不能做出伟大的贡献,那么就应该从身边开始,从小事做起。”热西达木兴趣爱好广泛,她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交际面,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样的她用行动带动了身边更多的人,同做向上向善好青年。

  坚韧、勇敢、热情,是她的代名词。热西达木喜欢在活动中历练自己,不断成长。2017年至今,她在陕西师范大学党委学工部(学生处)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科担任助理;还曾作为学校“石榴籽工作坊”的成员赴山西参与爱国教育社会实践;暑期在家乡进行支教,站在讲台上传道解惑,收获学生的温情;参加了陕西师范大学少数民族学生骨干的培训;她还跟随计算机科学学院新疆籍学生“红色革命教育”实践队赴延安进行学习;她在校外成立了少数民族学生公益志愿队,参与“全国免费午餐公益福利基金大学生驿站”项目,组织“一行一膳”等三场公益活动;协同少数民族志愿者队伍自行组织养老院探访公益活动;在2017年暑期,她参加了“2017年陕西省政府大学生见习活动”,在陕西省委民族事务委员会见习。在2018年,热西达木被评为“陕西省大学生自强之星”。热西达木的自强使她光鲜亮丽,热情使她更加美丽动人。在自强自信的路上,她除了充实自己,更带给别人快乐和幸福感,她永远无法忘记,那位养老院中的老奶奶紧紧握住的双手,还有耳畔那句“常过来看看我”的叮咛。

  热西达木愿用自己的青春和热情、真诚和爱心投入到志愿公益事业中,她说,作为大学生,理应担负起对社会的责任,如果学生们只关注自我,还有谁来接过下个时代的接力棒。

  回忆起自己的大学时光,热西达木提到:“我的大学演绎了一场多彩的幕剧,让我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经历了无数的考验、挑战和历练。大学要做完自己曾经想做而又迫于现状没能做的事情,我还会立足于本专业,咬定青山不放松,勤勤恳恳地做下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要相信自己,锤炼自己的品格,真诚待人,培养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学会学习和认知,敢质疑敢尝试。拼搏路上不要害怕孤独,不将短暂的人生时光耗费在碌碌无为的等待与于事无补的抱怨中。”

  青春如歌,应唱响自我;韶华易逝,应全力拼搏!奋斗是永恒的追求,热西达木是这样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连浩,2016级运动训练专业学生。不断的学习、持久的努力、坚持的梦想造就他的“金牌”人生。

  连浩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母是兰州市一家煤电集团的普通职工,与一般家庭迎接新生命时充满了喜悦与欣慰不同的是,出生时他右手先天残疾。因此他的降临,带给家人的除了喜悦外,还有些许忧伤。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必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连浩的精彩人生之路在坎坷中启程。

  他的伯父是一名乒乓球业余爱好者,拥有自己的乒乓球馆,他的伯父和堂哥经常带他去球馆玩耍,久而久之,他对乒乓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7岁那年,他正式开始乒乓球规范训练,与乒乓球的缘分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的,他的伯父则是他迈入乒乓球领域的第一位领路人。

  在练球的初期,他的伯父每天都只让他简单地重复练习发球的几个基本动作,连球拍都摸不到。再加上伯父对他的培养极其严格,使得年少的他无法理解,甚至想过要放弃。通过家人的开导,他打消了放弃的念头,选择继续坚持基础训练。多年后,他回首儿时枯燥的练球经历时才明白伯父的良苦用心,如果没有伯父的悉心指引和严格训练,他与乒乓球的缘分可能会被孩童时期的惰性消磨的一干二净。

  在他的伯父的悉心教导下,连浩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在探索打球的方式与风格上,却仍有些迷茫,他对于自己的水平认知,也总是模糊不清。从那时起,他便开始细心地观察其他乒乓球选手的打球方法与风格,渐渐地摸索自己的路径。所谓“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他很庆幸在他的人生中有很多这样的明镜,使他得以自鉴,有所提升。

  埃及无臂乒乓选手易卜拉辛·哈麦德也是他非常敬重的一位前辈,易卜拉辛·哈麦德在10岁因一场火车事故失去了双臂,但是这并没有削减他对乒乓球的喜爱,在尝试了各种办法后,他最终发现用嘴可以继续打乒乓球。可以说,他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用嘴打乒乓球的运动员。连浩一直清晰地记得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残障不在于手脚,而是在于没有毅力坚持做完自己想做的事,完成梦想”,这句话的每个字都深深地烙在连浩的心里,所以他从来不以身体上的残疾作为自己不思进取的借口。他深知,他无法改变命运带给自己的不幸,但是可以改变对生活的态度,积极一点,乐观一点,努力一点,他渐渐发现,生活有更多的精彩在等待着他。

  也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度过了艰辛而孤独的训练生活。2004年,他的伯父带着10岁的他进入西安一家乒乓球专门学校学习,这也是他第一次离开家,训练的疲惫,独在异乡的孤独时常萦绕着连浩。有一段时间,他每天都在等待父亲的电话,等待着那熟悉的声音。但渐渐地,练球几乎充斥了他的全部生活,让他没有时间想家。与此同时他也感觉到这种科学、系统的集训使他训练起来更踏实、更有信心,他的目标也越来越明确。

  2007年,北京奥运会前夕,12岁的连浩作为主力球员陪练入选国家队。在为期一年的集训中,他的球技快速增长。之后他便开始征战国内外各种赛场,09年约旦亚锦赛、10年广州亚残会、12年伦敦残奥会、14年哥斯达黎加公开赛、14年阿根廷公开赛、15年德国公开赛、在全国残疾人乒乓球锦标赛中,他更是取得了连续蝉联六年冠军的骄人成果。

  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则是他成长历程中最浓重的一笔。备战奥运会期间,他跟随国家队进行了紧张的封闭集训,每天都要进行“多球极限”“对内比赛”等高强度训练。当时,里约正值冬天,天气冷、昼夜温差很大,再加上11个小时的时差,他需要克服气候、环境、时差等诸多困难,尽快适应比赛环境、进入状态。多年来的专业训练培养了他扎实的职业素养,除了不太适应当地的饮食外,其他外界因素对他没有造成任何干扰。他和队友们披荆斩棘、一路凯歌打到了男子团体半决赛,奥运金牌似乎触手可得。

  决定金牌争夺资格的半决赛中,对胜利的极度渴望影响了他的比赛发挥,第一局比赛输了。输球的那一刻,他的心咯噔了一下,似乎感觉不太可能,他不愿接受自己输了的事实,因为对手在此之前从未在正式比赛中战胜过自己。休息时,教练似乎读懂了他的想法,一反常态没有跟他分析策略技巧,而是利用短暂的休息时间淡淡地对他道了一句:“连浩,一个禁得起胜利的人,也要禁得起失败”。他恍然大悟,原来人的内心才是最值得征服的战场。在之后的比赛中,已经调整好心态的他跟换了一个人似的,与队友团结一心,最终帮助中国队以2:1的比分取得胜利。

  时至今日,他依然难忘获得金牌的那一刹那,难忘五星红旗在国际赛场上高高飘扬的那一片段,难忘当他走下领奖台和教练、队友拥抱在一起,共同感动的那一瞬间。那一刻他感到自己就是一颗闪耀的星星,更感到中国就是国际上那颗最亮的星星,他为此自豪。

  就算起点再低也不能轻言放弃,只要脚踏实地终将赢得未来。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位卑未敢忘忧国,愿为人民献青春。 经历风霜,才会期待阳光;懂得坚持,才会更加坚强。 打败你的不是现实,而是自己。 每一个有底气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 我会一头扎进青春的海洋,畅游其中,游向海中央,然后仰望湛蓝天空露出会心一笑。

  生命之于我们应当如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纵使只有萤烛之光,也要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不要畏惧困难蹉磨,坚定地朝着理想走去,成为一个会思考会判断且内心柔软的人! 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永远相信,越努力,越幸运,风雨过后总会有彩虹。 星辰大海,以梦为马 努力是奇迹的另一个名字。 太阳有属于自己的光辉,我也一定能绽放自己的光芒。

  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 将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脱下戎装,我依旧是红军师传人! 如果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属于一个层次,那么对社会有所贡献则属于另一个层次。 像螺旋曲线般缓慢但坚定地上升,终会迎接明媚的未来。 太阳有属于自己的光辉,我也一定能绽放自己的光芒。 远赴他乡学路漫漫求学虽苦应坚持,惟望学有所成;成归黔贵乡情浓浓此情难忘作红烛,甘愿教书育人。 做你想做的梦,去你想去的地方,成为你想成为的人,因为你只有一次生命和一次机会去做你想做的事情。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1894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