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中宣部部长强调,要真实生动鲜活地讲好中国故事,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讲中国故事有很多重点,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讲中国品牌的故事。他说,我们也有许多标志性品牌和代表性人物,蕴藏着许多人们爱听愿听的故事。(中国文明网1月8日)
讲中国好故事,前提是要有一批可圈可点可评可赞的好故事,比如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神笔马良》、《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励志的故事:《林则徐对联立志》、《朱元璋放牛读书》、《匡衡凿壁偷光》等,这些故事无不表达着优秀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的经久不衰,与这些经典文化的历代传承密切相关,人们通过故事来了解历史、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同时还能增进民族间的认同和融合。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古代中国,包括近现代中国留下了大批经典故事,然而现在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文学创作者越来越多,但是挖掘中国故事的作者却越来越少,好故事少之又少,一提起中国故事,首先想起的是神话故事和古代、近现代名人故事,很少有当今故事,尤其是大众平民的故事。
正如部长说的,高水准的品牌具有塑造国家形象的功效,一部手机、几部韩剧就塑造了韩国的科技、文化形象。根据十三棍僧救唐王民间故事编写的故事片《少林寺》,将中国功夫名扬海内外,一时间全国人民开始学少林拳,世界各地区各国家人们开始将羡慕的目光投向了中华大地。自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二百年时间里,世界好多国家认为中国有的是故宫、长城和各种珍奇异宝,他们认为中国人是“东亚病夫”而绝没想到会有如此神奇的“少林功夫”。
时代在变迁中,时时刻刻都会涌现出许多好故事来,比如,航天、高铁的科技创新故事,华为、阿里巴巴的创业创造故事,袁隆平培育超级水稻的故事。现在缺乏的就是如何把这些故事讲得生动活泼、娓娓动听,使之成为当代中国形象的闪亮名片。就要鼓励支持更多的人参与到故事创作中来,编写身边的故事,比如由中国文明网推出的“好人365”,把社会各阶层、各地区、各行业的好人,一位一位通过讲故事方式展现给世人,让世人在聆听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动,在感动中传承。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因为宣传中的“故事”相对比较模糊、笼统,骨架多,血肉少,这就需要文艺创作者深入一线调查了解,发现更多实实在在的真故事,通过加入文学色彩来“编”故事,把这些故事讲得生动活泼、娓娓动听,使之成为当代中国形象的闪亮名片。(孙永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