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

2018-06-24 01:10:30  阅读 105 次 评论 0 条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化的教育发展背景下,全社会更加注重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同时在小学教学当中,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运动,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让学生具有终身运动的理念。对小学生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笔者经过深入地分析与研究,在本文当中重点阐述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策略,以期能够给予教育工作者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小学生思想较为简单,会把体育课理解成为一种玩耍的课堂,缺乏正确的认识。现实中的体育课是教育,会有一些比较规范的内容,比如队列、齐步走等。这些教学内容相对比较单一,技术提高程度有限,会造成学生对课堂的理解与现实课堂的存在产生差异,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心智初步发展,注意力不集中,但自主独立性逐步凸显,往往偏向于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事物或者参与某种活动。然而,在以教师为主导的体育课堂上,学生互教互学和自选内容是无法存在的,这样就会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体育教学的强制性,从而对体育产生厌倦感。

  每个班里的学生数量较多,每个学生的体育基础和能力也参差不齐,有一些体质较弱、体育基础及能力较差或者体型较为肥胖的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中会感到学习困难,跟不上教学进度,达不到教学要求。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会产生自卑心理,失去自信心,丧失对体育的学习兴趣。

  吸引小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最好就是引起小学生的兴趣,但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兴趣往往都是直接兴趣,还停留在对事物的表面或自己的喜好上,而且很容易就会在活动进行中,因为困难或其他原因就转移了自己的兴趣点。所以小学阶段在在对体育的认识上,是不够全面的,无从选择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角度出发,用一些恰当的语言对小学进行引导,让小学对体育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先加强小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喜爱程度,必要的时候可以举一些有名的或励志的小故事和人物事迹,吸引小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注意力,帮住小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和活动,初步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体育价值观和运动观。这样在接下来的体育活动的参与,体育项目的选择,以及一些体育比赛的参加上,小学生都有自己明确的选择。

  小学生正处于一个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所以大多数的小学生都非常喜欢上体育课,体育课上的锻炼也正好有利于小学生的身体发育。但是因为年龄的关系,很多体育项目小学生做起来并不能达到标准水平,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对给予鼓励和支持,不要讽刺和挖苦,要让小学生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心,增加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小学生的体育需要教师的参与,一方面是为了学生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是要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让教师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学生,学生对于教师给予的鼓励和评价十分的重视,学生如果能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肯定和表扬,会极大的增加对体育课的兴趣,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课上来。而教师的积极参与,可以看到每一个学生的状态和变化,针对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进步,教师都要适时的给予表扬,增加班级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有了学生的信任,教师才能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引导,为学生的选择做好把关工作。

  不管是哪一门的学科的教学,教学活动都是在某一个教学环境中进行的,两者之间有着深刻的关联,不可分割。教学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质量,而教学活动也对教学环境起到一个促进作用。首先是对体育教学内容的改善,体育的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体育课程的需求进行选择,通过体育活动的举办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学生可以参加的体育活动形式越多,对体育的兴趣也就越浓厚,教师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其次是对教学方式的优化。面对着现代小学体育的一些常见问题,体育教师可以多利用一些现代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体育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多媒体中的体育活动的认识,或者对一些有名的体育人物的观看,来增加自己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只有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提高了,体育教师才能有针对性的安排学生的体育课程,并在体育课程中把握住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特长,有意识的培养在体育方面有优势的学生。

  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兴趣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喜爱度和参与度,有效地促进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促进小学生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引导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小学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氛围,促使小学生自觉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1935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